《老子》31_07_校笺_01_校勘
此二句,帛书甲本同;帛书乙本作“銛為上,勿美也”,“襲(简作袭)”作“”。今从甲本。傅奕本、王真本、白文本前句句首有“以”字,“銛襲”作“恬憺”,谓“以恬憺為上”;后句作“故不美也...
《老子》59_07_校笺_06_焦竑
焦竑云:“‘柢’,一作‘蔕’,花趺也。”水海按:“趺”(fū),花萼也。“柢”,《说文》謂“木根”,即树的主根。徐锴《说文系传》云:“华(花)叶之根曰蒂,树之根曰柢,音同也。”显然...
《老子》37_04_校笺_04_姚鼐
《老子》65_01_校笺_02_武内义雄
《老子》53_06_校笺_04_焦竑
《老子》33_01_校笺_10_范应元
《老子》35_06_校笺_04_奚侗
奚侗云:“‘足’,当依河上公注训‘得’。《礼记·礼器》:‘百官皆足;’郑注亦训‘足’为‘得’。···下‘用之不足既’之‘足’,各本作‘可’,与上二句不一律,盖浅人不知‘足’可训‘得...
《老子》15_06_校笺_03_彭耜
《老子》62_06_校笺_02_焦竑
《老子》64_03_校笺_09_马叙伦
《老子》44_03_校笺_01_校勘
此两句,帛书甲本只残留第一句句首的“甚”字、第二句句末的“亡”字,余皆损掩;帛书乙本全部损掩;今据河上公本校补。李约本“甚愛”前有“故”字,作“故甚愛必大费,多藏必厚亡”。严遵本、...
《老子》53_04_校笺_06_水海
水海按:《老子》原本作“蕪”,因“苗”与“蕪”义通,遂州本、武内敦丁本才作‘苗’。朱说是也。 又,河上公注云:“‘朝甚除’,高台榭,修宫室;‘田甚蕪’,农事废,不耕治,失时也;‘倉...
《老子》13_音韵_03_水海
《老子》73_01_校笺_02_马叙伦
《老子》01_05_校笺_05_俞樾
《老子》49_08_校笺_17_水海
水海按:《老子》原本当作“翕”。吴澄即云“‘歙’,音‘翕’”,“翕”当為本音本字。在《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翕之,必姑张之”文中,帛书乙本作“擒”,《韩非子·喻老》引即作“翕”。此...
《老子》13_10_校笺_05_毕沅
《老子》35_08_校笺_15_王安石
王安石注云:“夫五味之于口,五音之于耳,世皆沉溺而不知反者,以其悦之于口耳之间也。惟道之于口,则非味而常淡然耳。惟其不悦于味而視道之无味,不悦于声而視道之无声,则視之不足見,聽之不...
《老子》65_04_校笺_10_水海
水海按:《老子》原本当作“德”。《文子·道原篇》引即作“德”。“德”和“賊”上古皆职部字,谐韵,可证《老子》古本如此。又,“不知(zhì)”,即不曲巧伪诈,指淳朴无為,正与“知(zhì...
《老子》38_03_校笺_10_高明
高明云:“众所周知,《老子》主张‘无為’,尤以‘虚者之无為’尚可成为道家最高标准‘上德’。如何才能达到此境界,《韩非子·解老》做了极其透彻的说明。他说:‘所以贵无為无思為虚者,谓其...
《老子》78_02_校笺_09_劳健
劳健云:'按:此句诸本互异,'易'之解亦各自为义。王弼注:'无物可以易之',谓更易也。玄宗(应作'徽宗')注:'万变而常一',谓变易也。河上注:'攻堅强者,无以易於水',谓容易也,六朝本作'言...
《老子》04_04_校笺_11_奚侗
奚侗云:“道不可见,故云‘湛’。《说文》:‘湛,没也。’《小尔雅·广诂》:‘没,无也。’道若可见,故云‘似或存’。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二十一章:‘忽兮怳兮,其中有象;怳...
《老子》54_06_校笺_05_洪颐煊
洪颐煊云:“‘脩之於國,其德乃豐’,按‘國’当为‘邦’。上下文身、真,家、餘,鄉、長、下、普皆为韵,此以邦、豐为韵。《韩非子·解老》‘修之邦,其德乃豐’;又云‘以邦觀邦’,字尚未改...
《老子》56_01_校笺_01_校勘
此二句,帛书甲本损掩前句“知者”二字;乙本如此。今从乙本。傅奕本、范应元本两“弗”字皆作“不”,前句、后句的句末皆有“也”字,作“知者不言也,言者不知也”。严遵本、河上公本、王弼本...
《老子》14_11_校笺_04_马叙伦
马叙伦云:“唐写卷子残本‘迎之’句在‘隨之’句下。馆本、易州无二‘之’字。罗卷无上句‘之’字,下句‘不見’下残阙,无可证。《经幢》及《文选·头陀寺碑文》注引两句互易。石田羊一郎从余...
《老子》61_02_校笺_13_魏源
《老子》64_03_校笺_10_蒋锡昌
《老子》65_05_校笺_11_水海
水海按:《老子》原本当作“稽式”。“稽”,《广韵》谓“同也”。《尚书·尧典》“曰若稽古”,郑注云:“同也。”王弼注:“稽,同也。古今之所同则,不可废。”尚有傅奕、范应元等人皆释“稽...
《老子》39_13_校笺_11_马叙伦
马叙伦云:“《颜氏家训·风操篇》曰:‘昔者王侯自稱孤、寡、不穀’。盖本此文。臧疏引蔡子晃曰:‘言有道王侯卑以自牧。’成疏曰:‘王侯贵人,慧聪达体。’则颜、蔡、成并作‘王侯’。各本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