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134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13_10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13_10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可以寄天下’,古本作‘則可以託天下矣’。开元本‘則’作‘若’,无‘矣’字。一‘寄’下有‘於’。”
02710

《老子》35_05_校笺_06_严可均

<p>《老子》35_05_校笺_06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淡无味’,各本‘淡’下有‘乎其’二字。”
05010

《老子》60_04_校笺_09_陶鸿庆

<p>《老子》60_04_校笺_09_陶鸿庆</p>-齐物书舍
陶鸿庆云:“‘非其’二字,盖涉上文‘非其鬼不神’而误衍也。王注云:‘道洽,则神不傷人;神不傷人,则不知神之为神。道洽,则聖人亦不傷人;聖人不傷人,则不知聖人之为聖也。犹云不知神之为...
03510

《老子》16_02_校笺_05_毕沅

<p>《老子》16_02_校笺_05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河上公本作‘吾以是觀其復’,王弼本作‘吾以觀復’,《淮南子·道应训》引作‘吾以觀其復也’。”
03110

《老子》65_07_校笺_02_严可均

<p>《老子》65_07_校笺_02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深遠,與物反’,各本作‘深矣遠矣,與物反矣’。”
04210

《老子》24_01_校笺_13_蒋锡昌

<p>《老子》24_01_校笺_13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强本成疏引经文云:‘跂者不久。’是成作‘跂者不久’。按:王注:‘物尚进则失安。’‘企者不立’,盖所以喻人君行有为之政,如飘風暴雨,急往前进,而其结果,终不免失败也。”帛...
09210

《老子》41_14_校笺_04_严可均

<p>《老子》41_14_校笺_04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善貸且善’,各本作‘且成’。”
05710

《老子》40_04_校笺_03_周立升

<p>《老子》40_04_校笺_03_周立升</p>-齐物书舍
周立升云:“老子所说的‘无’,不仅是表示事物的实体性的范畴,而且还是表明事物的辩证性的范畴。所谓辩证性的范畴,就是说,‘无’是对‘有’而言,‘有’是对‘无’而论。没有‘无’也就无所...
05210

《老子》42_03_校笺_05_蒋锡昌

<p>《老子》42_03_校笺_05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負,亦抱也。《淮南子·说林训》‘負子而登墙’。高注:‘負,抱也。’”
03910

《老子》42_07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42_07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故物或損之而益’,苏无‘故’字。‘益之而損’,苏上有‘或’字。”
03810

《老子》25_10_校笺_11_陈鼓应

<p>《老子》25_10_校笺_11_陈鼓应</p>-齐物书舍
陈鼓应云:“道法自然,道纯任自然,自己如此。就是说,道以自然為归,道的本性就是自然。董思靖说:‘道贯三才,其体自然而已。’吴澄说:‘道之所以大,以其自然,故曰法自然。非道之外别有自...
03910

《老子》27_08_校笺_04_毕沅

<p>《老子》27_08_校笺_04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陆希声无‘者’字,下同。”
05110

《老子》50_05_校笺_07_水海

<p>《老子》50_05_校笺_07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查今本《韩非子·解老》,未引此两句,不知范有何据也?罗振玉、蒋锡昌误校景龙本“厚”下有“也”字,张松如又沿其误校。又,帛书甲本后句作“以其生生也”,答言“因为过于看重生道(...
04010

《老子》28_10_校笺_14_水海

<p>《老子》28_10_校笺_1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古棣说不确。一般学者按通语之释,“樸”即指“樸真”之道。王弼注云:“樸,真也。真散則百行出,殊类生,若器也。”成玄英疏注:“樸,真本也。散,布分也。器,用也。”徐大椿注云:...
04810

《老子》04_01_校笺_13_罗运贤

<p>《老子》04_01_校笺_13_罗运贤</p>-齐物书舍
罗运贤云:“《说文》及《初学记》二十三引并‘之’字绝句。”
05110

《老子》29_06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29_06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羸’,力為反。”
08310

《老子》30_01_校笺_12_想尔注

<p>《老子》30_01_校笺_12_想尔注</p>-齐物书舍
想尔注云:“治国之君务脩道德,忠臣辅佐务在行道。道普德溢,太平至矣。吏民怀慕,则易治矣。不可以兵彊也。兵者非吉器也,道之设形,以威不化,不可专心甘樂也。”
05910

《老子》53_06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53_06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資貨有餘’,古本作‘貨財’,一作‘資財’。”
04310

《老子》31_07_校笺_12_蒋锡昌

<p>《老子》31_07_校笺_12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淡’当据《释文》作‘澹’。‘澹’為‘憺’字之假。《说文》:‘憺,安也。’按:‘恬澹為上’,言安静為上也。‘勝而不美’,言用兵之事,勝而不美也。”
02610

《老子》54_06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54_06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修之於邦’,‘邦’,旧本作‘國’,下同。”
03410

《老子》09_03_校笺_06_毕沅

<p>《老子》09_03_校笺_06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诸本并作‘满堂’,依义作‘室’是。”
03610

《老子》55_05_校笺_12_马叙伦

<p>《老子》55_05_校笺_12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洪说与‘牝牡之合’不相应,俞说为长。‘朘’字范同此,馆本作‘酸’。‘朘’盖出《字林》,陆每以《字林》为《说文》,各本作‘峻’。臧疏、易州、馆本、罗卷、寇、赵无‘也’字。...
03610

《老子》32_03_校笺_07_劳健

<p>《老子》32_03_校笺_07_劳健</p>-齐物书舍
劳健云:“‘王侯若能守’,傅与景龙、敦煌皆如此。范作‘王侯若能守之’,诸王本作‘侯王若能守之’。他本皆无‘之’字,‘王侯’皆作‘侯王’。《释文》云‘梁武作王侯’。按‘侯’、‘守’二...
06710

《老子》55_08_校笺_05_武内义雄

<p>《老子》55_08_校笺_05_武内义雄</p>-齐物书舍
武内义雄云:“‘益生曰祥’之‘祥’字,罗振玉所藏敦煌本作‘詳’,按‘祥’为‘牂’之假借,与‘壯’同义,与下‘物壯則老’之‘壯’字相应。”
03110

《老子》55_述评

<p>《老子》55_述评</p>-齐物书舍
《老子》本章主要宣扬了真正的养生之道。可以说这一章是五十章的姊妹篇。 老子在五十章中就对那种违背生命规律而妄动、过甚追求生命的所谓“生生”的养生之道,给以断然否定,并提出了顺任自然...
03910

《老子》56_08_校笺_06_唐玄宗

<p>《老子》56_08_校笺_06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注云:“体道自然,故不可得而貴。洗然无滓,故不可得而賤也。”
03310

《老子》12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12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甲本“盲”作“明”,《甲本释文》校正为“盲”。乙本同此句,今从乙本。今诸通行本“使”作“令”,谓“五色令人目盲”。
02510

《老子》57_08_校笺_04_水海

<p>《老子》57_08_校笺_0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高明之说是。《老子》下文所谓“聖人之言”,实际上是老子本人寄托之言。成玄英疏文就已指出:“老子自是聖人托伪谦之圣化,故《庄子》云‘寓言十九’也。”
04910

《老子》34_06_校笺_06_纪昀

<p>《老子》34_06_校笺_06_纪昀</p>-齐物书舍
纪昀云:“按:《永乐大典》有‘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九字。”
05410

《老子》35_01_校笺_04_马叙伦

<p>《老子》35_01_校笺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執大象者,天下往’,按:范同此,各本及《文选》王仲宣《哀诗》注引、《晋纪·论晋武帝革命》注引并无‘者’字。”
0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