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151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65_07_校笺_05_水海

<p>《老子》65_07_校笺_05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有三个“矣”,义胜。又,“與物反矣”,基本有两种解释:一种认为“反”作相反讲,释此句為“玄德”和万物的性质相反。河上公注云:“玄德之人,與万物反异,万物欲益己,玄德施與人也...
0395

《老子》20_07_校笺_06_毕沅

<p>《老子》20_07_校笺_06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如春登臺’,王弼、顾欢并同。明皇、易州石刻亦同。明正统十年《道藏》所刊明皇本始误作‘登春臺’,陆希声、王真诸本并误,今流俗本皆然矣。又李善《闲居赋》注引亦误。”
0395

《老子》39_03_校笺_02_马叙伦

<p>《老子》39_03_校笺_02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文选》江文通《杂体诗》注引无‘萬物’一句。”
03915

《老子》74_04_校笺_04_马叙伦

<p>《老子》74_04_校笺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常有司殺者殺’,六朝残卷无第二‘殺’字,馆本、卷子成疏‘殺’作‘煞’。柰卷无第二‘殺’字。···伦谓此文‘常’字涉上文而衍,第二‘殺’字亦涉下文而衍。”
0397

《老子》51_08_校笺_01_校堪

<p>《老子》51_08_校笺_01_校堪</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同;乙本作“是胃玄德”,“謂(简作谓)”作“胃”,为“謂”的假借,或为“謂”之省形,《乙本释文》已校改為“謂”。今从甲本。传世诸本皆作“是謂玄德”,同帛书《乙本释文》...
03910

《老子》31_07_校笺_15_许抗生

<p>《老子》31_07_校笺_15_许抗生</p>-齐物书舍
许抗生云:“恬淡,甲本作‘銛襲’,乙本作‘銛’,傅奕本等皆作‘恬淡’。今据改。恬淡,无為也。”
0395

《老子》57_05_校笺_09_古棣

<p>《老子》57_05_校笺_09_古棣</p>-齐物书舍
古棣云:“‘民多利器,國家滋昏’,傅奕本、河上公本、王弼本皆如此,帛书亦同,唯甲本‘國’作‘邦’。唐人本,‘民’字多作‘人’,当是避李世民讳而改。‘利器’的‘器’即生产工具,‘利器...
0398

《老子》16_11_校笺_06_马叙伦

<p>《老子》16_11_校笺_06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馆本、易州‘乃’字并作‘能”,下同。弼注曰:‘荡然公平,则乃至於无所不周普也;无所不周普,则乃至於同乎天也。’盖王本‘王’字作‘周’,‘周’字坏脱成‘王’,读者以‘...
0399

《老子》67_12_校笺_03_张煦

<p>《老子》67_12_校笺_03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等作‘死矣’。”
03911

《老子》21_07_校笺_03_毕沅

<p>《老子》21_07_校笺_03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河上公、王弼并作‘自古及今’。”
03913

《老子》25_03_校笺_08_詹剑峰

<p>《老子》25_03_校笺_08_詹剑峰</p>-齐物书舍
詹剑峰云:“根据现代的科学定律来理解老子所说‘獨立而不改···’的意义,这话是合乎科学定律的,是唯物主义的对世界的认识。因為混成之物(气)是‘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消散也不死不...
0398

《老子》28_05_校笺_05_范应元

<p>《老子》28_05_校笺_05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谷)虚而能容,深不可测,人歸之如水之赴谷也。虚而能容,則常久之德,无有不备。”
0397

《老子》04_01_校笺_06_段玉裁

<p>《老子》04_01_校笺_06_段玉裁</p>-齐物书舍
段玉裁《说文注》云:“凡有沖虚字者,皆盅之假借。《老子》‘道盅而用之’,今本作‘沖’是也。”
03914

《老子》53_07_校笺_06_杨慎

<p>《老子》53_07_校笺_06_杨慎</p>-齐物书舍
杨慎云:“‘是謂盗誇’,謂本皆作‘誇’。柳子厚诗亦押盗誇,盖趂韵之故。今据《韩非子·解老》改作‘竽’。韩非之解曰:‘竽为众乐之倡,一竽唱而众乐和,大盗倡而小盗和,故曰盗竽。’其说既...
03912

《老子》09_述评

<p>《老子》09_述评</p>-齐物书舍
吴澄曾云此章“言不可盈之也”。陈鼓应亦云:“本章在于写‘盈’。‘盈’即是满溢、过度的意思。自满自骄,都是‘盈’的表现。持‘盈’的结果,将不免于倾覆之患。所以老子谆谆告诫人们不可‘盈...
0399

《老子》32_02_校笺_07_张煦

<p>《老子》32_02_校笺_07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开元、吕、林、苏、葛‘莫能’作‘不敢’。”
0399

《老子》32_09_校笺_17_高延第

<p>《老子》32_09_校笺_17_高延第</p>-齐物书舍
高延第云:“道在己,天下歸之,猶百川之歸江海。”
03915

《老子》58_01_校笺_14_水海

<p>《老子》58_01_校笺_1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河上公注云:“其政教宽大,悶悶昧昧,似若不明也。”王弼注云:“言善治政者,无形、无名、无事、无政可举,悶悶然,卒至于大治。故曰‘其政悶悶’也。”然则帛书乙本作“閑閑”,而不...
03915

《老子》20_14_校笺_13_水海

<p>《老子》20_14_校笺_13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帛书甲本作“若”,乙本作“若”,通行本作“若昏”。“”,当为“圈”字的异构。“圈”(hūn呼昆切),上古晓母文部【xuen】,守门者,多以受刑者充当。《说文·门部》:“閽,常以昏...
0395

《老子》39_13_校笺_13_水海

<p>《老子》39_13_校笺_13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据河上公注“侯王至尊貴,能以孤寡〔不轂〕自稱”,河上公“謂”作“稱”。应作“謂”,从帛书甲、乙本。关于“不穀”,历来治老学者各说其是,现述如下,加以讨论。 其一,“穀”校为...
03914

《老子》71_03_校笺_07_马叙伦

<p>《老子》71_03_校笺_07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俞先生说是。···卷子、馆本、成疏作‘是以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臧疏引顾欢曰:‘盖以其自无病也。’疑顾同韩非。”
0397

《老子》41_13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41_13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损掩;帛书乙本“褒”作“袋”。帛书《老子乙本释文》校注云:“道下一字通行本作隱。此作,微残,即褒之异构。褒义为大为盛,严遵《道德指归》释此句云:‘是知道盛无号,德丰无...
0396

《老子》77_02_校笺_04_陈汉章

<p>《老子》77_02_校笺_04_陈汉章</p>-齐物书舍
陈汉章云:“‘高者抑之’,言揉弓也。《大射仪》注:‘揉,宛也。’宛为屈抑也。‘下者舉之’,言扬弓也。《大射仪》注:‘扬弓者,执下末。’扬猶舉也。”
0395

《老子》45_02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45_02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大盈若盐,亓用不窕”,“盅”作“”,“其”作“亓”,“窘”作“窕”。“盘”即“盅”之古异体,《甲本释文》则校为“冲”,高明就校正为“盅”,今从;“”即“窘”的异...
0399

《老子》78_01_校笺_07_张煦

<p>《老子》78_01_校笺_07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文津、开元、吕、林、葛作'天下柔弱莫過於水'。'
0395

《老子》29_04_校笺_04_严可均

<p>《老子》29_04_校笺_04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夫物’,各本作‘故物’。”
0396

《老子》58_02_校笺_11_水海

<p>《老子》58_02_校笺_11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老子》原本当作“邦”,汉人避刘邦讳而改为“民”,唐人避李世民讳又改为“人”,欲复《老子》原本之真,必作“邦”也。况且本章首四句,谈的是“治国安邦”之策,并非仅指“治民”;...
03914

《老子》36_04_校笺_10_水海

<p>《老子》36_04_校笺_10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老子》原本当作“將欲奪之,必姑予之”。“奪(简作夺)”,《说文》云:“奪(今简化作夺),手持隹(鸟之短尾)失之也。从又奞。”段玉裁注云:“‘手持隹失之也’,引申为凡失去物...
03912

《老子》67_06_校笺_08_范应元

<p>《老子》67_06_校笺_08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慈’,爱也。夫慈爱,故能勇于行道,使亲安君尊,而天下人无弃人,物无弃物也。”
03911

《老子》67_13_校笺_16_薛蕙

<p>《老子》67_13_校笺_16_薛蕙</p>-齐物书舍
薛蕙云:“慈為三寳之首,特复言之。以慈保民,民皆亲之如父母,故戰必勝,而守必固。言慈為人之所助也。”
03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