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152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36_07_校笺_06_毕沅

<p>《老子》36_07_校笺_06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河上公、王弼并作‘脱’。古无‘悦’字,作‘脱’者是。《庄子》、《说苑》作‘脱’。”
0599

《老子》36_08_校笺_19_蒋锡昌

<p>《老子》36_08_校笺_19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庄子·肤箧篇》:‘虽有轩冕之赏弗能劝,斧钺之威弗能禁。···故曰:魚不可脱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彼圣人者,天下之利器也,非所以明天下也。’《淮南子·道应训》:‘夫...
0339

《老子》15_09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15_09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渾兮其若濁’,龙兴观碑次解本(无‘兮其’二字,)作‘混若濁’。”
0499

《老子》63_06_校笺_07_唐玄宗

<p>《老子》63_06_校笺_07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夫不三思而后言,輕易其言諾者,必少忠信。不谋始而慎終,多易其行事者,后必生難而為患累。”
0329

《老子》18_03_校笺_05_朱谦之

<p>《老子》18_03_校笺_05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按:室町本有‘焉’字,与广明本同。‘六親’,王注:‘父子、兄弟、夫妇也;’《吕览·论人篇》曰:‘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譣义作‘孝慈’二字是。《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0439

《老子》19_01_校笺_07_魏稼孙

<p>《老子》19_01_校笺_07_魏稼孙</p>-齐物书舍
魏稼孙云:“‘絶聖棄智’,御注‘智’作‘知’。”
0419

《老子》67_13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67_13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以陳’,陳,直忍反。”
0429

《老子》69_06_校笺_12_刘师培

<p>《老子》69_06_校笺_12_刘师培</p>-齐物书舍
刘师培云:“按:此文之‘哀’,则三十一章所谓‘以喪礼处之’也。彼文云:‘杀人之众,以哀悲泣之;戰勝,以喪礼处之’;即此‘哀’字之义。”
0479

《老子》72_02_校笺_07_毕沅

<p>《老子》72_02_校笺_07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狎’,河上作‘狭’,《说文》无‘狭’字。‘猒’,本皆作‘厭’,下同。”
0379

《老子》22_04_校笺_03_毕沅

<p>《老子》22_04_校笺_03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河上公、王弼作‘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
0459

《老子》41_12_校笺_03_马叙伦

<p>《老子》41_12_校笺_03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道’借为‘大’,声之误也。”
0539

《老子》75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75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陈柱谓:飢、飢韵,治、治韵,死、死韵。
0399

《老子》46_03_校笺_06_俞樾

<p>《老子》46_03_校笺_06_俞樾</p>-齐物书舍
俞樾云:“按:河上公本此句之上,有‘罪莫大於可欲’一句。据《韩非子·解老》,则此句当有。惟《韩非子》作‘禍莫大於可欲’,误也。其上文曰:‘夫上侵弱君,而下伤人民者,大罪也;’则本是...
0369

《老子》27_01_校笺_18_王安石

<p>《老子》27_01_校笺_18_王安石</p>-齐物书舍
王安石注云:“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故‘无轍迹’。”
0359

《老子》01_03_校笺_05_水海

<p>《老子》01_03_校笺_05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马氏、蒋氏之说甚是。今据帛书甲、乙本验之,原来《老子》此两句均作“萬物”。今存本前句作“天地”者,乃后人妄改,当据帛书本订正。 又,严可均云:“‘天地始’,御注与此同。河上...
0309

《老子》04_01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04_01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或不盈’,苏‘或’下有‘似’字。”
0549

《老子》51_今译

<p>《老子》51_今译</p>-齐物书舍
“道”使万物生长,而“德”使万物蓄养;体质构成万物的形状,而器型完成万物的品类。因此,万物尊重“道”而珍贵“德”。“道”被尊重,“德”被珍贵,并没有谁给它安排爵位,而它是永恒自然而...
0449

《老子》30_08_校笺_10_高亨

<p>《老子》30_08_校笺_10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五十五章亦有此三句。‘不道’难通,《素问·上古天真论》王冰注:‘所謂物壯則老,謂之天道者;’疑所见本作‘是謂天道’,‘天’误为‘不’耳。然‘不道早已’如改作‘天道早已’,...
0459

《老子》54_03_校笺_10_张舜徽

<p>《老子》54_03_校笺_10_张舜徽</p>-齐物书舍
张舜徽云:“五句‘修之’下,河上、王弼本皆有‘於’字,帛书乙本无‘於’字,与《韩非子·解老》合,盖原文如此。”
0479

《老子》09_04_校笺_05_严可均

<p>《老子》09_04_校笺_05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而驕’,御注作‘而憍’。”
0449

《老子》55_04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55_04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筋柔’,‘筋’,居勤反;‘筋’者俗。”按:《玉篇》云:“筋,俗筋字。”
0529

《老子》33_08_校笺_10_高明

<p>《老子》33_08_校笺_10_高明</p>-齐物书舍
高明云:“帛书甲、乙本均作‘不忘’,按‘亡’、‘妄’、‘忘’三字古皆可通用,但各自的本义迥然不同,《老子》此文所用究竟孰为本字,则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河上公注(见上引文)此乃謂人未死...
0299

《老子》58_07_校笺_09_水海

<p>《老子》58_07_校笺_09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作“人”是。此“人”为泛指,不仅包括“人君”(指“俗君”),也包括一般“民众”。韩非作“人”是,释之为“众人”则不确;河上公作“人”是,训为“人君”亦不确;至王弼始改“人”...
0529

《老子》35_04_校笺_12_柳存仁

<p>《老子》35_04_校笺_12_柳存仁</p>-齐物书舍
柳存仁云:“《道藏》本唐玄宗《疏》误作‘視之出口’。”
0739

《老子》15_01_校笺_09_蒋锡昌

<p>《老子》15_01_校笺_09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士’亦君也。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上士’即上等之君,‘中士’即中等之君,‘下士’即下等之君也。...
0359

《老子》15_07_校笺_12_马叙伦

<p>《老子》15_07_校笺_12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唐写卷子残本、范、白、吴作‘涣兮若冰之將釋’。易州、臧疏、寇、赵及《类聚》九引同此(指傅本‘涣若冰將釋’)。彭、张嗣成‘冰’下有‘之’字,赵写‘涣’下有‘兮’字。按:‘...
0299

《老子》16_02_校笺_06_张煦

<p>《老子》16_02_校笺_06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苏、林、赵无‘其’字。”水海按:蒋锡昌云:“苏、林、赵‘觀’下有‘其’字。”道藏苏本有“其”,观苏注文,似无“其”字。
0459

《老子》64_12_校笺_06_成玄英

<p>《老子》64_12_校笺_06_成玄英</p>-齐物书舍
成玄英疏云:“此戒慎学人,令道心坚固,終始如一,岂有敗乎?”
0409

《老子》19_02_校笺_03_严可均

<p>《老子》19_02_校笺_03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絶民’,各本作‘絶仁’。”水海按:景龙本“絶民”之“民”字涉及上下文“民”字而误。
0429

《老子》24_音韵_02_朱谦之

<p>《老子》24_音韵_02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按行、明、彰、長,阳部;功,东部,此阳、东通韵。”
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