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40_03_校笺_09_水海
水海按:蒋锡昌、高亨之说是也。本章的“有”,亦即“有名萬物之母”、“有无相生”的“有”。“有”,实有,即指“有名有形之物”,类似古希腊初期哲学家所说的“实是”(见《形而上学》)。周...
《老子》43_05_校笺_07_水海
水海按:“希”,《尔雅·释诂》“罕也”。《论语·公冶长》“怨是用希”,皇侃义疏云:“希,少也。”《集韵·微韵》云:“希,寡也。”后来写作“稀”。李善注《文选·曹植》“朱华未希”谓:...
《老子》77_02_校笺_08_吴澄
吴澄云:“‘抑之’、‘舉之’二句言張弓。‘有餘’、‘不足’二句言天道。凡弛弓俯其体,則弣在上,弰向下;張之而仰其体,則弣向下,弰在上。是抑弣之高者,使之向下;舉弰之下者,使之在上。...
《老子》79_02_校笺_02_河上公
《老子》28_11_校笺_04_焦竑
《老子》29_01_校笺_11_成玄英
《老子》31_07_校笺_09_卢文弨
《老子》11_01_校笺_08_水海
水海按:“卅”,悉盍切,音sà(飒),《说文》云:“本,三十〔并〕也,今作卅,直為三十字。”(《广韵》引)帛书作“卅”,当為《老子》原字。輻,車轮中连接車轂和轮圈車辋的直条。古时車...
《老子》56_04_校笺_13_蒋锡昌
蒋锡昌云:“按:四章王注:‘鋭挫而无损,紛解而不劳;和光而不污其体,同塵而不渝其真;’是明系‘挫其鋭···’四句之注,何得谓无注。又《文选》注乃约引此文,亦不可举以为证也。易说非是...
《老子》58_09_校笺_02_河上公
河上公注云:“聖人行方正者,欲以率下,不以割截人也。聖人行廉清,欲以化民,不以伤害民也。今则不然,正己以害人也。肆,申也。聖人虽直,曲己从人,不自申也。聖人虽有独见之明,常如暗昧,...
《老子》36_02_校笺_03_魏稼孙
《老子》14_音韵_06_古棣
《老子》15_03_校笺_08_马叙伦
马叙伦云:“‘惟’字,范、彭、白、张嗣成、吴、磻溪、赵写同此,各本作‘唯’。‘彊’,各本并作‘强’。按:‘彊’借為‘勥’,《说文》曰:‘勥,迫也。’‘容’為籀文‘颂’之省,今通用‘...
《老子》61_06_校笺_05_易顺鼎
易顺鼎云:“俞说恐未然。两句承‘大國取小國’、‘小國取大國’分言。两句不同,即在一‘以’字、一‘而’字。以取者取人,而取者取於人。‘以取’者取人,谓大之纳小也;‘而取’者取於人,谓...
《老子》62_01_校笺_10_张舜徽
《老子》16_02_校笺_13_唐玄宗
《老子》17_06_校笺_06_严可均
《老子》81_02_校笺_06_清世祖
《老子》20_07_校笺_11_蒋锡昌
蒋锡昌云:“锡昌按:唐强思齐《道德真经玄德纂疏》引河上公本经文作‘如春登臺’,正与宋河上公本合。俞氏谓河上公所据本必作‘春登臺’,是也。易氏谓《魏都赋》注作‘若升春臺’,然胡刻《文...
《老子》67_11_校笺_03_罗振玉
《老子》38_02_校笺_01_校勘
《老子》38_08_校笺_08_王弼
《老子》69_05_校笺_07_张松如
张松如云:“‘輕敵’,范应元同诸王本作‘輕敵’,六朝写本作‘誙敵’。如按:‘誙’字通作‘詮’,《淮南子·诠言训》注:‘詮,就也。’盖谓往就其敵,先发为主也。‘詮敵’致禍亡寶,正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