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162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笔记:「,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气、血…」

笔记:「,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气、血...」-齐物书舍
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气、血、津液;它的生成和代谢,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气、血、津液和脏...
0479

《老子》15_10_校笺_05_蒋锡昌

<p>《老子》15_10_校笺_05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景(福)本、(景龙)碑本皆‘曠兮’句在‘混兮’句下,與《文子》合,疑《老子》古本如此。‘曠兮’,宽大貌。‘谷’者,取其空虚能容。”
0499

《老子》64_05_校笺_06_唐玄宗

<p>《老子》64_05_校笺_06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為之於未有’,‘為’,修除也。此一句释前‘易持’、‘易謀’两句也。所以易者,明欲心未起之时,修除杜绝,则欲恶不生,故云‘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此一句释上‘易...
0269

《老子》19_02_校笺_07_蒋锡昌

<p>《老子》19_02_校笺_07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仁義顺乎自然,孝慈根于天性,皆不能有意强為,强為则失其真,浸假而天下皆假仁義之名以行其私焉。《史记·鲁仲连列传》:‘昔者齐威王尝為仁義矣,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夫仁義...
0559

《老子》19_06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19_06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見’,贤遍反。‘抱樸’,樸,普角反。”
0419

《老子》80_06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80_06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鄰國相望’,林‘望’一作平声。‘聲’,纂微、司马、苏、曹、陈、黄并作‘音’。”
0459

《老子》20_11_校笺_05_张煦

<p>《老子》20_11_校笺_05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葛、苏‘我’上有‘而’字。”
0329

《老子》39_09_校笺_06_罗运贤

<p>《老子》39_09_校笺_06_罗运贤</p>-齐物书舍
罗运贤云:“《太平御览》五四引‘盈’作‘清’。”
0439

《老子》24_06_校笺_07_严可均

<p>《老子》24_06_校笺_07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其在道’,王弼作‘其在道也’,御注、河上作‘其於道也’。”
0389

《老子》41_09_校笺_12_水海

<p>《老子》41_09_校笺_12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改“真”为“德”说不妥。“渝”,《说文》谓“变污”,此义正与“質真”反。“如渝”,犹如后文的“若浊”(《道篇》)。“質真如渝”,言質朴纯真好似污浊的样子。此与上面几句“建言...
0389

《老子》42_10_校笺_06_马叙伦

<p>《老子》42_10_校笺_06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范、馆本、罗卷及《弘明集》六释慧通《驳顾道士夷夏论》并作‘學父’。成疏曰:‘將為學道之先,父亦本也’。是成亦作‘學父’。臧疏引顾欢曰:‘其斅學之本父也’,则顾本作‘斅’...
0299

《老子》46_05_校笺_07_朱谦之

<p>《老子》46_05_校笺_07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大’作‘憯’是也。‘憯’与‘甚’通。敦、遂本作‘甚’,傅、范本作‘憯’。范曰:‘憯,音惨,痛也。’”
0419

《老子》27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27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同;帛书乙本“勶”假作“達(简作达)”(上古二字皆為月部)。今从甲本。宋刊河上公本、王弼本、王羲之本、顾欢本、景龙本、御注三本、遂州本、楼正本、李约本、宋徽宗本、吕惠...
0309

《老子》47_03_校笺_16_陈鼓应

<p>《老子》47_03_校笺_16_陈鼓应</p>-齐物书舍
陈鼓应云:“老子不重外在经验知识,而重内在直观自省。他认为我们的心智活动如果向外驰求将会使思虑纷杂,精神散乱。一个轻浮躁动的心灵,自然无法明澈地透视外界事物,所以老子说:其出彌遠,...
0419

《老子》49_06_校笺_03_马叙伦

<p>《老子》49_06_校笺_03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臧疏引节解曰:‘故道常得其信也。’是节解‘得’字同此,‘矣’作‘也’。然以上句例之,当亦作‘得信矣’。”
0419

《老子》28_08_校笺_05_严可均

<p>《老子》28_08_校笺_05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常得不忒’,各本作‘常德’。”
0429

《老子》50_10_校笺_07_蒋锡昌

<p>《老子》50_10_校笺_07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释文》作‘錯’,当据改。‘錯’为‘措’之假。《说文》:‘措,置也。’此言善摄生者,既不为虎所遇,故虎亦无所置其爪;又不为兵所加,故兵亦无所容其刃也。”
0469

《老子》34_03_校笺_08_王昶

<p>《老子》34_03_校笺_08_王昶</p>-齐物书舍
王昶云:“‘衣被’,开元、至元作‘愛養’。”
0459

《老子》15_03_校笺_05_薛蕙

<p>《老子》15_03_校笺_05_薛蕙</p>-齐物书舍
薛蕙云:“古之至人,與道同体,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既不可識,岂可拟其形容哉?特强為之容,以仿佛其气象如下文之所云尔。”
0329

《老子》15_11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15_11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孰能濁以靖之而徐清’,‘靖’一作‘静’。然‘靖’训安,接下文义相贯。‘而’字,王弼同古本。谓心虽应物,而谁能濁之?以其能安定之,而徐自清也。”
0319

《老子》17_01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17_01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太上’,陆、王弼‘太’作‘大’,音太。”
0349

《老子》66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66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江有诰韵读谓本章无韵。高本汉谓:下、後韵。陈柱又增二“争”字韵。
0549

《老子》38_01_校笺_04_杨树达

<p>《老子》38_01_校笺_04_杨树达</p>-齐物书舍
杨树达云:“据此,《老子》‘上德不德’,当作‘上德不得’。”
04112

《老子》77_07_校笺_07_水海

<p>《老子》77_07_校笺_07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此句非言“天道”,而言“天下(人事)”,故作“唯有道者乎”(感叹句),或作“唯有道者”(陈述句);作“其惟有道者乎”,衍一“其”字;作“其唯道乎”,与老恉不合;作“其惟道者...
0259

《老子》27_01_校笺_12_马叙伦

<p>《老子》27_01_校笺_12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范、经幢同此(有‘者’),各本无‘者’,下同。‘徹’字,陆同此,各本作‘轍’。‘迹’字,陆、寇及《意林》引、《文选·闲居赋》注引作‘跡’,各本及《文选·酒德颂》注引...
0289

《老子》50_04_校笺_02_范应元

<p>《老子》50_04_校笺_0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韩非、严遵同古本。”水海按:这几句范本作“民之生生,而動之死地,亦十有三”,而《韩非子·解老》作“民之生生而動,動皆之死地,之十有三”。韩非不同于范应元本甚明。
0339

《老子》28_09_校笺_03_唐玄宗

<p>《老子》28_09_校笺_03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注云:“常德应用,曾不差忒,德用不穷,故復歸於无極。”
0649

《老子》05_02_校笺_03_王弼

<p>《老子》05_02_校笺_03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聖人与天地合其德,以百姓比芻狗也。”
0329

《老子》52_06_校笺_07_水海

<p>《老子》52_06_校笺_07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作“日”為误也。通行本《老子》五十五章云:“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文例与此一律,可旁证《老子》原文作“曰”而不作“日”。《韩非子》引、诸王本皆作“曰”...
0469

《老子》53_03_校笺_18_范应元

<p>《老子》53_03_校笺_18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谓大道甚平易,而民甚好行小路,以譬民不由正道,循自然平易处行,乃好施设行险,侥倖以速求名利也。下有甚焉,则上必有好者。苏曰:‘大道甚夷,无有险阻。世之不知者以为迂缓,而...
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