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167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76_05_校笺_11_唐玄宗

<p>《老子》76_05_校笺_11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木本强大,故處于下。枝条柔弱,共生于上。盖取其柔弱者處上,强梁者在下。总结上文木根本强大,則枝叶共生其上之义,欲明强梁之人,常在柔弱之下尔。”
0398

《老子》27_06_校笺_17_唐玄宗

<p>《老子》27_06_校笺_17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言聖人心虽凝寂,教则流通,故常用善能以救人,必令释然而达解。大慈平等,无所偏隔,凡是于人,尽皆善诱,故云‘常善救人,故无棄人’。”
0278

《老子》49_02_校笺_04_水海

<p>《老子》49_02_校笺_0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有“之”(结构助词)字,文义足,文句顺。当如帛书本有“之”字。 又,朱谦之云:“《北堂书鈔》七引‘姓’下无‘心’字。按:此言聖人不师心自用,唯以百姓之心為心而已。”
0548

《老子》28_02_校笺_06_蒋锡昌

<p>《老子》28_02_校笺_06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明太祖本、吴澄本、《永乐大典》本‘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三句,及‘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婴兒’三句在‘復歸於无極’句下。按:强本成疏:‘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
0478

《老子》29_04_校笺_12_古棣

<p>《老子》29_04_校笺_12_古棣</p>-齐物书舍
古棣云:“‘故’字,如作联系词确误,可能是错简之后,传抄者為使之与上文联接而加‘故’字,其实在内容上是无法联结的。作為独立一章之首段,不应是联结词‘故’字,而应是发语词。‘故’字在...
0578

《老子》30_05_校笺_03_焦竑

<p>《老子》30_05_校笺_03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果而勿矜’以下五‘而’字,当读如‘於’字。人方果於彼,我独果於此也。‘矜’,自恃也。‘伐’,夸大也。‘驕’,恣肆也。”
0288

《老子》31_04_校笺_04_张煦

<p>《老子》31_04_校笺_04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苏、吕、赵无‘是以’二字。石田羊一郎以此二句為衍文。”
0528

《老子》09_05_校笺_13_成玄英

<p>《老子》09_05_校笺_13_成玄英</p>-齐物书舍
成玄英疏云:“‘天’者,自然之谓也。夫日中则昃,月满则亏。亏必盈极,则反数其然也。所以佐世之功成,富貴之名遂者,必须守分,知足谦柔,静退处不竞之地,远害全身。能如是者,深合天真之道...
0448

《老子》32_01_校笺_10_张松如

<p>《老子》32_01_校笺_10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此章或以‘名’字断句,‘樸雖小’连读;或以‘樸’字断句,‘无名樸’连读,义均未安。王夫之《老子衍》读作‘道,常,无名。’以‘常’與‘道’并列为哲理范畴。蒋锡昌《校诂》则...
0288

《老子》55_05_校笺_13_朱谦之

<p>《老子》55_05_校笺_13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遂州、磻溪、楼正、柰卷、严、顾、彭、王羲之诸本并作‘峻’。”
0288

《老子》33_02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33_02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语,甲本作“自知□,□□”,损掩“者,明也”三字,《甲本释文》已校补;乙本作“自知,明也”,无“知”后“者”字。今从《甲本释文》本。傅奕本、白文本、范应元本同此两句。其他诸本皆...
0428

《老子》12_01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12_01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五色’,青赤白黑黄也。‘令’,力征反。‘盲’,陌庚反。”
0468

《老子》35_04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35_04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道之出’,‘出’尺类反。”
0948

《老子》64_10_校笺_06_马叙伦

<p>《老子》64_10_校笺_06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宋河上、罗卷及《治要》引无‘是以’二字,《文子·符言篇》‘无為’句在‘无執’句下。···吴移此文(指‘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无為故无敗,无執故无失’)至下文‘則无敗事矣’...
0468

《老子》67_04_校笺_05_严可均

<p>《老子》67_04_校笺_05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持而寳之’,御注作‘保而持之’,高翿同。”
0548

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基础理论图表解-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齐物书舍
书籍目录页预览 下载地址 百度网盘
04468

《老子》21_03_校笺_12_蒋锡昌

<p>《老子》21_03_校笺_12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强本成疏引经文云:‘恍惚中有象,惚恍中有物。’是成本经文作‘恍惚中有象,惚恍中有物’。道藏河上本作‘怳兮忽兮,其中有物;忽兮怳兮,其中有像’。正与俞说合。俞谓‘惚兮恍...
0318

《老子》22_述评

<p>《老子》22_述评</p>-齐物书舍
本章节紧承上章节而来,它们一正一反,珠联璧合,充满了辩证法思想。 老子以丰富的社会经验和渊博的哲理智慧来观照现实世界中种种事象的变化,他认识到:一、世间普遍存在着对立统一,事物常在...
0558

《老子》44_音韵_04_马叙伦

<p>《老子》44_音韵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身、親、貨、多、亡、病、愛、費、藏、亡、足、辱、止、殆、久,皆句中韵也。”(《毛诗正韵·后序》)
0608

《老子》78_02_校笺_09_劳健

<p>《老子》78_02_校笺_09_劳健</p>-齐物书舍
劳健云:'按:此句诸本互异,'易'之解亦各自为义。王弼注:'无物可以易之',谓更易也。玄宗(应作'徽宗')注:'万变而常一',谓变易也。河上注:'攻堅强者,无以易於水',谓容易也,六朝本作'言...
0438

《老子》27_01_校笺_08_张煦

<p>《老子》27_01_校笺_08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无‘者’字,下同。”
0408

《老子》47_02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47_02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不窥牖,見天道’,古本‘窥牖’下有‘可以’二字。”
0318

《老子》48_06_校笺_04_张煦

<p>《老子》48_06_校笺_04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苏无‘其’字。”
0318

《老子》02_04_校笺_09_焦竑

<p>《老子》02_04_校笺_09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功成而不居’,古本作‘功成不處’。‘處’,上声。”
0288

《老子》02_06_校笺_06_马叙伦

<p>《老子》02_06_校笺_06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淮南子·道应训》引作‘功成而不居,夫惟不居,是以不去’。‘惟’字,宋河上、吴同此,各本作‘唯’。”
0388

《老子》03_06_校笺_07_王弼

<p>《老子》03_06_校笺_07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常使民无知无欲’,守其真也。”水海按:“真”,即朴也。二十八章王弼注:“朴,真也。”“朴”也即无、道。
0328

《老子》07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07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姚文田谓:先、存韵。陈柱谓:生、生韵,先、存、私韵。“私”字音变与“先”韵,犹“西施”又作“先施”。
0528

《老子》09_01_校笺_15_宋常星

<p>《老子》09_01_校笺_15_宋常星</p>-齐物书舍
宋常星云:“持盈者,取喻盈满之器,恐有倾失之患。持盈之事,不止一端,如官极高品,富比陶朱,声色惟恐其不足,利禄惟恐其不长,终日防危虑险,小心之状,与持盈者何异?故持之于盈,不如已(...
0308

《老子》59_02_校笺_12_蒋锡昌

<p>《老子》59_02_校笺_12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范见王本及《释文》均作‘復’,当据改正。今本弼注作‘服’,亦误。《道德真经集注》引弼注均作‘復’,可证。顾本成疏:‘用之治身,则治伏魔;试用之治国,则远荒归伏’,是...
0318

《老子》14_06_校笺_12_水海

<p>《老子》14_06_校笺_12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一者”,傅奕本及《文选·头陀寺碑文》注引有此二字,其他通行本皆无。徐梵澄謂“此二字句甚关重要,帛书佳”。“一”是“其上不謬,其下不物”的主语,不可少。此处的“一”是指“未...
0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