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177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78_05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78_05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聖人言',司马作'聖人之言云'。'
0368

《老子》06_今译

<p>《老子》06_今译</p>-齐物书舍
生养万物的“道”是永恒存在的,因此称它为玄妙的母性。玄妙母性的出生万物之门,就是生长天地万物的根源。它绵绵不断的样子,好像存在又好像不存在(无形无声),然而作用起来,却永不会穷尽。
03612

《老子》36_01_校笺_24_宋常星

<p>《老子》36_01_校笺_24_宋常星</p>-齐物书舍
宋常星云:“起於未然之时,谓之將欲;定於已然之事,谓之必固。此非圣人將欲也,亦非大道將欲也,气数之升沉,自当如此矣。將欲之机,虽不可知,必固之事,虽不可見;发之於外,用之於事,未有...
0369

《老子》14_08_校笺_04_薛蕙

<p>《老子》14_08_校笺_04_薛蕙</p>-齐物书舍
薛蕙云:“‘繩繩不可名’,‘繩’下一有‘兮’字。”
03614

《老子》14_音韵_02_朱谦之

<p>《老子》14_音韵_02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夷’,范本作‘幾’,江氏《二十一部谐声表》与夷、希、微三字均属脂部。首,幽部,後,侯部,幽侯合韵。‘後’字与‘侯’通谐,‘有’从之转入。邓廷桢同(姚文田),惟未及首、...
0366

笔记:「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对于人体具有…」

笔记:「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对于人体具有...」-齐物书舍
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种生理功能。故《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张景岳说:“人之有生,全赖此气”。(《类经·摄生类》) 查看原文 ...
03610

《老子》64_05_校笺_05_王弼

<p>《老子》64_05_校笺_05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為之於未有’,谓其安未兆也;‘治之於未亂’,谓闭微脆也。”
0367

《老子》64_音韵_05_李赓芸

<p>《老子》64_音韵_05_李赓芸</p>-齐物书舍
李赓芸谓:“按:末、土、下皆韵也。末字当读上声如姆,而《广韵》十‘姥’不收。”邓廷桢云:“木為侯部之入声(王力上古二十九韵部,木入屋部),末為祭部之入声(黄侃祭部并入月部),非韵;...
0366

《老子》67_音韵_03_古棣

<p>《老子》67_音韵_03_古棣</p>-齐物书舍
古棣云:“‘天下皆謂吾道大不肖,夫唯大故不肖,若肖,久矣其也小夫。’肖、肖、肖、小為韵,二字入宵部。”又云:“‘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儉’、‘先’為韵,二字入文部。...
0368

《老子》20_18_校笺_04_范应元

<p>《老子》20_18_校笺_04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食’,《音辩》云:‘音嗣。’食者养人之物,人之所不可无者也。‘母’者,指道而言也。谓我所以獨異於人者,而貴求养於道也。”
03615

《老子》31_04_校笺_07_水海

<p>《老子》31_04_校笺_07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楚俗“貴左”是史实。本章“君子居則貴左”、“吉事上(尚)左”及通行本七十九章“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徹”,就反映了这种楚方俗。崔述在《丰镐考信别录》卷...
03612

《老子》33_02_校笺_04_朱谦之

<p>《老子》33_02_校笺_04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并《周易集解》‘震’下虞翻引此句,均作‘自知者明’,作‘知’字是。‘自見之謂明’与经文二十四章‘自見者不明’谊相反。”
0367

《老子》21_05_校笺_06_严可均

<p>《老子》21_05_校笺_06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窈冥,中有精’,顾欢与此同。御注作‘窈兮冥,其中有精’。河上、王弼作‘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0365

《老子》42_06_校笺_10_蒋锡昌

<p>《老子》42_06_校笺_10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十六章‘公乃王,王乃天’;彼文‘公’、‘王’,即此文‘王公’也。弼注‘而得一者王侯主焉’,与经文‘而王公以為稱’无关,不能据以为证。”
03613

《老子》76_03_校笺_03_焦竑

<p>《老子》76_03_校笺_03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之徒’,古本下有‘也’字,下句同。徒,类也。”
03614

《老子》46_音韵_04_水海

<p>《老子》46_音韵_0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天下有道,却走馬以糞。天下无道,戎馬生於郊。”道、道,幽部;郊,宵部。上古幽部【eu】、宵部【au】,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可旁转,故幽宵合韵,道、郊相押韵。“罪莫大於可欲...
0366

《老子》48_03_校笺_04_严可均

<p>《老子》48_03_校笺_04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又損之’,河上、王弼无‘之’字。”按:宋刊河上公本“又損”后无“之”字,而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号、S三九二六号《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又損”后有“之”字。
03610

《老子》02_04_校笺_12_孙鑛

<p>《老子》02_04_校笺_12_孙鑛</p>-齐物书舍
孙鑛云:“‘弗居’,一本作‘不居’。”
0368

《老子》30_01_校笺_06_东条一堂

<p>《老子》30_01_校笺_06_东条一堂</p>-齐物书舍
东条一堂云:“按:《臣轨·守道篇》引‘强’字下,有‘於’字,与王注合。”
03613

《老子》52_08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52_08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作“毋道身央,是胃袭常”,“遺(简作遗)”讹為“道”,“殃”借為“央”(上古二字皆為影纽阳部,故可假借。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殃”即借為“央”),“謂(简作谓...
03614

《老子》80_02_校笺_03_毕沅

<p>《老子》80_02_校笺_03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二‘民’字(另一‘民’字指‘使民復結繩而用之’之‘民’),王弼作‘人’。改‘民’为‘人’,皆唐本也。”水海按:今王弼注云:“使民不用,惟身是宝,不贪货赂。故各安其居,重死...
0365

《老子》73_02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73_02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全损,按所损之字数,《甲本释文》校为“知此两者,或利或害”。帛书乙本“两者”之前损掩一字,不可得知所损为“此”字,还是“知”字,《乙本释文》校为“此”,其他文字皆同...
03615

《老子》08_音韵_09_水海

<p>《老子》08_音韵_09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有静,居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矣。”上【zǐan】,阳部;静【dzǐen】,耕部;阳部【an】和耕部【en】,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故可旁转,阳耕合韵,上、静...
03611

《老子》35_08_校笺_19_古棣

<p>《老子》35_08_校笺_19_古棣</p>-齐物书舍
古棣云:“音樂和美食,对于人们很有诱惑力;而讲道的言论,却是淡然无味——这道,眼睛看不見,耳朵聽不見,而用起来,却是不可穷尽的,那作用便是开头所说的天下歸往,从而互不相害,天下太平...
03615

《老子》36_08_校笺_13_水海

<p>《老子》36_08_校笺_13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古棣謂“利器”为政权,则是。但古棣说帛书无“之”字不合语法云云,则不妥。笔者认为此“之”是助词,相当於“的”,在句中是可以省去的(见《经传释词》卷九“之”字条的最后一种用法...
0368

《老子》15_05_校笺_10_蒋锡昌

<p>《老子》15_05_校笺_10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猶’、‘豫’谊同。王注:‘四鄰合攻,中央之主猶然不知所趣向者也。’河上注:‘若人犯法,畏四鄰知之也。’王以‘鄰’為鄰国,河以‘鄰’為鄰人。譣义,当以王注為是。‘若畏四...
03612

《老子》61_06_校笺_02_严可均

<p>《老子》61_06_校笺_02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御注下句作‘或下而聚’,河上、王弼、高翻作‘而取’。”
03610

《老子》17_06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17_06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百姓皆曰我自然’,‘曰’字,严遵同古本。··故功成事遂,百姓不知帝力,皆曰我自然,此乃相忘于道德也。”
03614

《老子》26_01_校笺_07_蒋锡昌

<p>《老子》26_01_校笺_07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王弼注《易经》之《恒卦》引此与今本同。皇侃疏《论语·学而篇》第一引作‘重為輕根,静為躁本’。按:重谓寡欲自重,輕谓纵欲自輕,二者皆以治身言。静谓清静无為,躁谓急功好...
03611

《老子》09_03_校笺_11_刘骥

<p>《老子》09_03_校笺_11_刘骥</p>-齐物书舍
刘骥云:“金玉满堂,累于物也。累于物,则欲之者多,故莫之能守。”
0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