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13_03_校笺_02_陈景元
《老子》36_01_校笺_11_马叙伦
马叙伦云:“按:范、罗卷、易州、臧疏同(作‘翕’)。成疏曰:‘翕,合也。’是成亦作‘翕’。白、潘及《意林》引作‘噏’。彭、磻溪作‘歙’。易州‘固’作‘故’。罗卷第三卷止‘張’字。按...
《老子》62_03_校笺_02_陆德明
《老子》16_01_校笺_05_朱谦之
朱谦之云:“‘篤’字,景龙本、景福本、赵孟頫本均作‘’。《字鉴》曰:‘篤,《说文》:馬行顿迟,从馬竹声。俗作。’···《老子》言‘虚’共五见,惟五章‘虚而不屈’,与此章‘致虚極’,...
《老子》16_04_校笺_02_彭耜
《老子》16_08_校笺_01_校勘
此两语,帛书甲本同,《甲本释文》校“”为“妄”;乙本作“不知常,芒”,《乙本释文》校“芒”为“妄”。今从帛书甲本。今通行本皆无“”字,作“不知常”,“妄作,凶”之“妄”,则歸下句。
《老子》20_12_校笺_09_陈鼓应
《老子》38_09_校笺_12_成玄英
《老子》69_04_校笺_02_陆德明
《老子》71_03_校笺_05_刘师培
刘师培云:“《韩非子·喻老》述此义曰:‘越王之霸也,不病宦;武王之王也,不病詈。故曰:聖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据此文观之,则‘以其病病,是以不病’,当作‘以其不病,无...
《老子》41_03_校笺_03_焦竑
《老子》74_06_校笺_01_校勘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夫伐大匠斲者,則□不傷亓手矣”,“代”假作“伐”(上古“代”为职部,“伐”为月部。职部【et】和月部【at】,主要元音相近,韵尾相同,可以旁转,职月合韵。故“代”可...
《老子》25_10_校笺_02_李约
李约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地体静载而生物,法之者令与地同,同地,故云‘地地’也。天德广覆而无私,法之者令与天同,同天,故云‘天天’也。道性忘功,法之者令与道同...
《老子》77_08_校笺_04_毕沅
《老子》46_03_校笺_07_刘师培
刘师培云:“俞说是。《韩非子·解老》‘禍’字涉上文‘君禍’、‘禍乱’而讹。又《喻老》亦引此三语(此句与下‘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憯於欲得’二句)正作‘罪莫大於可欲’。且承上文‘以名号...
《老子》27_01_校笺_19_达真子
《老子》47_音韵_01_江有诰
《老子》28_03_校笺_06_唐玄宗
《老子》52_04_校笺_03_彭耜
彭耜云:“‘塞其兑’,李‘塞’,苏则切;‘兑’,徒外切。《周易》云:‘兑,说也。’爱悦也。言六根染著。‘閉其門’,李‘閉’,博计切,杜绝也;門,祸患之門。”
《老子》07_02_校笺_13_王安石
王安石注云:“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任萬物之所生。既任萬物之所生,乃能長生萬物,而无生之累也。于天言長,于地言久,则重于久可知也。”
《老子》32_02_校笺_05_纪昀
纪昀云:“‘天下莫能臣也’,按:河上公注本作‘天下莫敢臣’。”水海按:譣道藏河上公本、宋刊河上公本、王羲之书河上公本、陆德明所见河上公本皆作“天下不敢臣”。河上公注云:“道樸雖小,...
《老子》10_02_校笺_09_蒋锡昌
蒋锡昌云:“刘惟永《道德真经集义》引王本经文云:‘專氣致柔,能如婴兒乎?’是王本有‘如’字。王注:‘能若婴兒之无所欲乎’,‘若’即‘如’也,证以王注,则王本当有‘如’字。···奚氏...
《老子》56_02_校笺_03_古棣
古棣云:“‘塞其兑,閉其門’,五十二章出现过,该章是讲认识论的,这两句是应有之文。此章,参看下文可知也应有这两句,不能一见有两句重出,就断言一定有一处是衍文或错简,而应具体分析。”
《老子》56_06_校笺_06_马叙伦
马叙伦云:“‘不可得而親’,馆本无‘而’字,下三句同。··‘疏’,赵、吴同此。各本作‘踈’。伦按:‘親疏’,疏字当作‘疑’,《说文》曰:‘疑,通也。从爻、从疋,疋亦声。’今通用‘疏...
《老子》56_述评
《老子》12_02_校笺_03_罗振玉
《老子》57_03_校笺_08_马叙伦
马叙伦云:“寇、馆本、臧疏‘奚’作‘何’,赵、馆本‘其’作‘之’,《经幢》、馆本无‘哉’字。各本作‘吾何以知其然哉?’易州并无‘哉’字。···‘天下’二字涉上句而衍。”
《老子》34_音韵_02_江有诰
《老子》58_08_校笺_12_马叙伦
马叙伦云:“馆本无‘是以聖人’四字,宋河上、臧疏、柰卷、易州‘劌’作‘害’,馆本、磻溪及《韩非子·解老》引作‘穢’。伦谓作‘劌’是。‘穢’借字,‘害’讹字。又疑河上‘割’字作‘害’...
《老子》15_07_校笺_13_蒋锡昌
蒋锡昌云:“《说文》:‘釋,解也;’‘液,水尽也。’冰可言解,而不可言水尽,谊固以‘釋’為长。然‘釋’古亦假‘液’為之。《礼记·月令》:‘冰冻消釋;’《釋文》:‘釋本作液;’是其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