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197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20_14_校笺_10_奚侗

<p>《老子》20_14_校笺_10_奚侗</p>-齐物书舍
奚侗云:“‘昏昏’,诸本作‘若昏’,句法不协,兹从王弼本。《庄子·在宥篇》:‘至道之极,昏昏默默。”
03410

《老子》39_10_校笺_14_张舜徽

<p>《老子》39_10_校笺_14_张舜徽</p>-齐物书舍
张舜徽云:“此段文字,前数句天、地、神、谷平列,语例字数均同,至此句语法一变,亦犹上文‘天得一以清’数句语例字数均同,至末句‘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语法一变,正相同也。盖连举数语,意...
0348

《老子》25_04_校笺_08_清世祖

<p>《老子》25_04_校笺_08_清世祖</p>-齐物书舍
清世祖云:“‘可以為天下母’者,天下万物之所由生也。”
03410

《老子》02_01_校笺_10_范应元

<p>《老子》02_01_校笺_10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自古聖人体此道而行乎事物之间,其所以全美尽善;而人不知為美善者,盖事物莫不自然各有当行之路,故聖人循其自然之理,行而中节,不自矜伐,以為美善也。傥矜之以為美,伐之以為善...
03414

《老子》52_04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52_04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其兑’,‘兑’,徒外反,《简》云‘言’,河上本作‘鋭’。‘鋭’,自言也。”按:罗振玉云:“‘兑’,《释文》、河上本作‘鋭’。”
03412

《老子》07_02_校笺_12_李嘉谋

<p>《老子》07_02_校笺_12_李嘉谋</p>-齐物书舍
李嘉谋云:“天不爱其施,地不爱其生,是谓不自生。不自生,万物恃之以生,故能長生。此天施地生之道,所以未尝一日息也。”
03411

《老子》07_05_校笺_04_薛蕙

<p>《老子》07_05_校笺_04_薛蕙</p>-齐物书舍
薛蕙云:“夫聖人之无私,初非有欲成其私之心也,然而私以之成,此自然之道耳。如欲成其私,即有私也。未有有私,而能成其私者也。程子有云:‘老子之言窃弄阖辟者也。’予尝以其言为然,乃今观...
03415

《老子》31_13_校笺_05_罗运贤

<p>《老子》31_13_校笺_05_罗运贤</p>-齐物书舍
罗运贤云:“《御览》卷二七○引作‘戰勝,以喪禮處之也’。”
03414

《老子》11_07_校笺_02_严可均

<p>《老子》11_07_校笺_02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有之以為利’,各本句上有‘故’字。”
03413

《老子》56_今译

<p>《老子》56_今译</p>-齐物书舍
知“道”之士,是不向人民施加政令的;施加政令的人,就不是知“道”之士。堵塞他的知欲的感官,关闭他的爱恶的门径;蕴敛他的才华的光耀,使他混同于俗世尘迹;钝锉他的锐利锋芒,消解他的怡喜...
03411

《老子》57_03_校笺_07_罗运贤

<p>《老子》57_03_校笺_07_罗运贤</p>-齐物书舍
罗运贤云:“《御览》六二四引作‘吾何以知天下其然哉?’无‘以此’二字。”
0347

《老子》16_10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16_10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语,帛书甲本皆同之。敦煌唐写本S四七七《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本、广明本“常”下有“曰”字,作“知常曰容”。其他诸今存本皆同帛书甲、乙本。
0347

《老子》17_02_校笺_03_毕沅

<p>《老子》17_02_校笺_03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河上公、王弼并作‘其次親而譽之’。陆希声作‘其次親之譽之’。”
03415

《老子》18_04_校笺_05_罗振玉

<p>《老子》18_04_校笺_05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上)三句‘廢’下,‘出’下,‘和’下,广明本均有‘焉’字;‘國家昏亂有忠臣’句,‘亂’下亦必有‘焉’字,石泐不可见。”
03411

《老子》39_音韵_02_姚文田

<p>《老子》39_音韵_02_姚文田</p>-齐物书舍
姚文田云:“‘落落如石’,落、石韵,此与上句,皆句中自谐。”
03411

《老子》76_01_校笺_06_马叙伦

<p>《老子》76_01_校笺_06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人’,磻溪作‘民’。馆本、卷子成疏无两‘也’字,下同。赵、经幢无上‘也’字,各本及《说苑·敬慎篇》、《文选·座右铭》注引有。‘堅’字,各本及《座右铭》注引同此,卷...
03413

《老子》77_09_校笺_05_严可均

<p>《老子》77_09_校笺_05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斯不見賢’,各本作‘其不欲見賢’,高翻句末有‘邪’字。”
03415

《老子》79_02_校笺_06_张煦

<p>《老子》79_02_校笺_06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契'作'契',开元'人'作'民'。'
03415

《老子》55_07_校笺_03_马叙伦

<p>《老子》55_07_校笺_03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河上注曰:‘人能知道之常行,则日以明达于玄妙也。’是河上亦作‘日明’。··.·‘日’为‘曰’误。”
03414

《老子》35_述评

<p>《老子》35_述评</p>-齐物书舍
本章节通过对有声有味的“乐与饵”和无声无味的“大道”的比较,劝导人君要执守“大道”,以使天下和平康泰。《老子》认为,就体而言,“乐与饵”有声、有味、有形;“道”则无声、无味、无形。...
0347

《老子》60_02_校笺_12_水海

<p>《老子》60_02_校笺_12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老子》本字当作“立”,帛书乙本当抄古《老子》本。“立”,《说文》云:“立,侸也,从大,在一之上。凡立之属皆从立。”(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又云:“侸,立也,从人,豆声,读...
03413

《老子》39_06_校笺_06_王弼

<p>《老子》39_06_校笺_06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用一以致清耳,非用清以清也。守一则清不失,用清则恐裂也。故為功之母不可舍也。是以皆无用其功,恐丧其本也。”
03413

《老子》70_05_校笺_11_蒋锡昌

<p>《老子》70_05_校笺_11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蜀志·秦宓传》作‘知我者希,則我贵矣’。按:语云,物以希为贵,則‘貴’亦希也。故此貴非人貴,亦非自貴,乃他人无知之为貴也。此言普通人君莫知聖人,此圣人所以貴也。”
03414

《老子》08_05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08_05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四句,帛书甲本作“信,正善治,事善能,蹱善時”,第一句脱“言善”二字,第二句、第三句和第四句皆同此;帛书乙本前三句同此,第四句“蹱”作“動”。今第一句从帛书乙本,第二、三、四句从...
0346

《老子》32_09_校笺_04_张煦

<p>《老子》32_09_校笺_04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林‘猶’作‘由’。赵‘與’作‘於’。吕、葛无‘也’字。”
03412

《老子》54_01_校笺_05_刘师培

<p>《老子》54_01_校笺_05_刘师培</p>-齐物书舍
刘师培云:“《韩非子·喻老》作‘善建不拔,善抱不脱’,较今本为长。”
03410

《老子》32_02_校笺_05_纪昀

<p>《老子》32_02_校笺_05_纪昀</p>-齐物书舍
纪昀云:“‘天下莫能臣也’,按:河上公注本作‘天下莫敢臣’。”水海按:譣道藏河上公本、宋刊河上公本、王羲之书河上公本、陆德明所见河上公本皆作“天下不敢臣”。河上公注云:“道樸雖小,...
0347

《老子》14_08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14_08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繩’,食陵反,又民忍反。梁帝云:‘无涯际之貌。’顾云:‘无穷不可序,或云宽急。’河上本作‘繩’。‘復(今简作复)’,音服。”
03410

《老子》63_04_校笺_06_罗振玉

<p>《老子》63_04_校笺_06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敦煌辛本无‘天下’二字。”
03413

《老子》68_02_校笺_03_焦竑

<p>《老子》68_02_校笺_03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善勝敵者不争’,林希逸本作‘善勝戰者不與’,无‘敵’字。”水海按:国家图书馆藏《老子虞斋口义》(林希逸撰)元刻本,经文作“善勝者不與”,则与道藏本《道德真经口义》之经文...
03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