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54_04_校笺_05_易顺鼎
《老子》31_音韵_01_朱谦之
《老子》32_07_校笺_07_蒋锡昌
蒋锡昌云:“按:道藏王弼本‘可’作‘所’,正與注合,当据改正。胡谓‘殆’当作‘治’;然十六章‘没身不殆’;二十五章‘周行而不殆’;五十二章‘没身不殆’;四十五章‘知止不殆’;连此言...
《老子》33_音韵_05_本章韵读
《老子》15_05_校笺_12_水海
水海按:“猷”,同“猶”,《玉篇·犬部》:“猷,與猶同。”段玉裁《说文注》:“今字分猷谋字犬在右,语助字犬在左,经典绝无此例。”“猷”,原是一种“进退多疑”的野兽之名,引申為进退不...
《老子》64_13_校笺_05_吴澄
吴澄云:“此言聖人之欲,以不欲為欲。難得之貨,人所欲者,不貴重之,是不欲人之所欲也。故曰‘欲不欲’。”按:“欲不欲”,欲人之所不欲,想望人之所不想的;欲人之所不欲,則不欲人之所欲。...
《老子》81_02_校笺_05_水海
水海按:“博”,懂得多,见闻广(参见河上公注)。吴澄云:“实有知者,学不务博;务博以广者,非实知其理也。” 又,河上公注云:“‘知者’,谓知道之士。‘不博’者,守一元也。‘博者’,...
《老子》20_09_校笺_09_朱谦之
朱谦之云:“按《说文·子部》无‘孩’字,见《口部》‘咳’字下。《广韵》:‘孩,始生小兒;’‘咳,小兒笑;’同音‘户来切’。《类篇》‘孩与咳同,为小兒笑’。‘孩’、‘咳’本一字,傅、...
《老子》67_07_校笺_01_校勘
此二语,帛书甲本作“□,故能廣”,损掩“儉”字,《甲本释文》已校补。帛书乙本作“檢,敢能廣”,“儉”借作“檢”,“故”假借作“敢”(上古二字皆为見母),《乙本释文》已校改。今从《乙...
《老子》22_01_校笺_01_校勘
二此句,帛书甲本“全”作“金”,“正”作“定”,《甲本释文》已校改;乙本前句同,后句“枉”假作“汪”(上古二字皆为影纽阳部),《乙本释文》已校改。河上公本、王弼本、顾欢本、御注三本...
《老子》41_07_校笺_12_朱谦之
朱谦之云:“《玉篇》:‘,垢黑也。’当为‘辱’之古文。《广雅·释诂三》‘辱,污也,又恶也’。《素问·气交变大论》‘黑气酒辱’。辱有黑义,与白对立,故曰‘大白若辱’。”
《老子》76_音韵_03_水海
《老子》79_02_校笺_12_水海
水海按:吴澄说以主左契者為主财物者,而不向人取财物释之,是'主财说';蒋锡昌说以债权人与負债人双方换契方法释此两句,是為'换契说';高亨说以'吉事尚左'為据,认定執左契者為尊来释之,是為...
《老子》01_08_校笺_09_水海
《老子》49_01_校笺_07_张松如
张松如云:“‘恒无心’,河、傅、王、范以及唐宋以来诸今本,大都误作‘无常心’,因在‘常心’二字上大做文章。焦竑《老子翼》说:‘无常心,心无所主也。’高亨《正诂》说:‘常心者,固有之...
《老子》28_02_校笺_01_校勘
此两句,帛书甲本作“為天下溪,恒德不雞”,“離(简作离)”假借為“雞”(“離”上古為歌部,“雞”為支部,歌支对转而合韵,故“離”可假為“雞”,属转音假借),《甲本释文》已校改;乙本...
《老子》03_08_校笺_03_范应元
《老子》29_01_校笺_10_水海
水海按:《庄子·在宥篇》云:“故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莫若无為。”郭庆藩注:“不得已者,非迫于威刑也。”《庄子》文与《老子》语义同。“為”,指“有為”,强力去做。治理天下的最好办法...
《老子》05_04_校笺_11_水海
水海按:《老子》原本当作“淈(qū)”。《逸周书·五权》:“极赏则淈,淈不得食。”《荀子·宥坐篇》:“其洸洸乎不淈尽,似道。”注:“淈读為屈,竭也,似道之无穷也。”淈,则当竭尽解。...
《老子》31_07_校笺_08_罗振玉
《老子》33_05_校笺_01_校勘
此二语,帛书甲本作“□□□,□也”,损掩“知足者,富”四字,《甲本释文》已校补;乙本同此。今从乙本。傅奕本、白文本、范应元本皆同此,与帛书乙本合。其他诸本皆无“也”字。
《老子》33_07_校笺_09_李大防
《老子》35_03_校笺_06_水海
水海按:《老子》原本作“格”。《说文》云:“格,木长貌。”《玉篇》云:“格,式也,量也,度也,至也。”显見,“格”之本义为“木长”,后引申为“至”,也指一定的标准或量度。《老子》本...
《老子》13_10_校笺_11_蒋锡昌
蒋锡昌云:“按:陈碧虚云:‘王弼本作故貴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託天下矣;愛以身為天下者,則可以寄天下矣。’陶氏据王注,谓王本上句作‘託’,下句作‘寄’,正与相合。是陈见王本,与傅、范...
《老子》36_06_校笺_05_纪昀
《老子》14_12_校笺_04_严可均
《老子》36_音韵_07_古棣
《老子》15_06_校笺_10_蒋锡昌
蒋锡昌云:“强本引成疏经文:‘儼若客。’是成作‘儼若客’。强本嚴遵注:‘常如儼客,不為主人。’是嚴遵作‘客’。王本‘容’字与‘客’形近而误。‘客’與‘釋’、‘樸’、‘谷’、‘濁’為...
《老子》61_08_校笺_01_校勘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夫皆得亓欲,□□□□□為下”,《甲本释文》校為“夫皆得其欲,故大邦者宜為下”。帛书乙本作“夫□□其欲,則大者宜為下”。损掩“皆得”二字,据甲本校补。今前句从甲本...
《老子》16_03_校笺_10_蒋锡昌
蒋锡昌云:“‘夫物’,《释文》作‘凡物’,则王本作‘凡物’,当据改正。‘夫’、‘凡’、‘萬’三字,均为脣音,可以相假;《庄子》作‘萬’,乃用正字。‘凡物’即上文‘萬物並作’之‘萬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