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11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32_03_校笺_03_焦竑

<p>《老子》32_03_校笺_03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侯王’,梁武本、陆本、古本并作‘王侯’,‘萬物將自賓’,‘萬物’一作‘天下’。”
03211

《老子》15_03_校笺_07_陈柱

<p>《老子》15_03_校笺_07_陈柱</p>-齐物书舍
陈柱云:“‘頌’之籀文為‘額’,则‘容’亦古假借字,不必改。”
03211

《老子》38_11_校笺_05_张煦

<p>《老子》38_11_校笺_05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苏‘處’作‘居’。”
0328

《老子》39_附论

<p>《老子》39_附论</p>-齐物书舍
关于“灵”(繁体字为“靈”)为楚语说。 《老子》“神得一以灵”、“神毋已灵将恐歇”两句,其中“灵”之义,古今学者,约有以下几说。 其一训“灵”为“灵变”。河上公注云:“‘神得一以灵’...
03212

《老子》77_03_校笺_10_朱谦之

<p>《老子》77_03_校笺_10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邢玄、庆阳、磻溪、柰卷、彭均作‘與之’,同此石。”水海按:彭耜本作“不足者補之”。朱氏失校明矣。
03215

《老子》78_02_校笺_04_陶鸿庆

<p>《老子》78_02_校笺_04_陶鸿庆</p>-齐物书舍
陶鸿庆云:'王注曰:'以,用也。其,谓水也。言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也。'是王本'其'上有'以'字,故顺文解之。'
0325

《老子》47_01_校笺_10_王弼

<p>《老子》47_01_校笺_10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事有宗而物有主,途虽殊而其归同也,虑虽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执古之道,可以御今;虽处於今,可以知古始。故不出户、闚牖,而可知也。”
0326

《老子》56_09_校笺_06_成玄英

<p>《老子》56_09_校笺_06_成玄英</p>-齐物书舍
成玄英疏云:“既遗荡乎親疏,又虚忘于利害,毁誉不关其虑,貴賤莫届乎怀。故苍生荷戴而不辞,群品乐雅而不厌,是以天下人间尊而貴之。”
03212

《老子》67_12_校笺_07_水海

<p>《老子》67_12_校笺_07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老子》原本当作“則必死矣”。严遵本则近于此经文。作“死矣”者,为传写者误脱耳。傅奕本作“是謂入死門”,与帛书甲本相差甚远。可能傅本为项羽妾墓本原文。不过,作“則必死矣”,...
03211

《老子》69_03_校笺_05_奚侗

<p>《老子》69_03_校笺_05_奚侗</p>-齐物书舍
奚侗云:“有行若无行,故云‘行无行’;无攘臂忿争之状,故云‘攘无臂’。”
03210

《老子》39_07_校笺_05_高亨

<p>《老子》39_07_校笺_05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刘说是也。發、廢,古通用。《墨子·非命中篇》:‘發而為刑政。’上篇發作廢。·..·《列子·仲尼篇》:‘發无知何能情,發不能何能为。’《释文》:‘發一本作廢。’《史记·平原君...
03215

《老子》43_03_校笺_08_王弼

<p>《老子》43_03_校笺_08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虚无柔弱,无所不通。无有不可穷,至柔不可折。以此推之,故知无為之有益也。”
03211

《老子》25_04_校笺_04_蒋锡昌

<p>《老子》25_04_校笺_04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道德真经集注》(唐明皇、河上公、王弼、王雱注)引王弼注:‘故可以為天地母也。’是古王本‘下’作‘地’,当据改正。今本经注并作‘下’,盖皆经后人所改也。”
0328

《老子》48_03_校笺_07_朱谦之

<p>《老子》48_03_校笺_07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敦煌、御注、庆阳、磻溪、室町、高翻均有‘之’字。罗卷脱第一‘損’字。”
03210

《老子》01_07_校笺_13_张松如

<p>《老子》01_07_校笺_13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此两者,既同出而異名,又同謂之玄。···细审文义,当是承上两句‘其妙’、‘其徼’而言,也就是说的无名自在之道的微妙与有名为我之道的运行这两个方面。”
03211

《老子》03_07_校笺_05_张煦

<p>《老子》03_07_校笺_05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等句末有‘也’字。”
03211

《老子》34_02_校笺_12_范应元

<p>《老子》34_02_校笺_1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道)生物之功既成,未尝名為己有。”
03210

《老子》15_05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15_05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猶兮’,纂微、苏、曹、陈并无‘兮’字。”
03210

《老子》61_03_校笺_14_水海

<p>《老子》61_03_校笺_1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张舜徽说是。这三语还是继续用比喻说明“大国处下”的主张,言雌性常常以安静而勝过雄性,因为她能安静,所以最适宜处下。或云“要做到安静,就得居下位”(复旦本),因果颠倒,不合《...
0326

《老子》64_08_校笺_02_成玄英

<p>《老子》64_08_校笺_02_成玄英</p>-齐物书舍
成玄英云:“河上公本作‘千里’,此言‘百仞’,且七尺曰仞。”水海按:可知成玄英本与帛书甲本同。
03212

《老子》68_01_校笺_10_水海

<p>《老子》68_01_校笺_10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句首当无“故”字。上文主要讲的是“三寶”的原则精神,非专言兵事。魏源就曾指出:“老子著书,明道救时。见天下方务于刚强,而刚强莫勝于争戰。今将救其弊而返以慈儉谦退,则天下必以...
03214

《老子》42_06_校笺_13_成玄英

<p>《老子》42_06_校笺_13_成玄英</p>-齐物书舍
成玄英疏云:“孤、独、鳏、寡,乃不善之事,以此為惡,人之常情,而王公贵人,用斯自牧,足明贵以贱為本、高以下為基,以劝脩行之人,必须处心谦顺。”
03213

《老子》01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01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道、道韵(幽部),名、名韵(耕部),始、母韵(之部,母满以反),妙、徼韵(宵部,徼去声),玄、門韵(文真通韵,玄胡均反)。姚文田谓:玄、玄、門韵,餘同。
0326

《老子》03_05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03_05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四句,帛书甲本前三句全损,仅存“强其骨”一句;帛书乙本如此。今从乙本。想尔本“虚”作“靈(简作灵)”,谓“靈其心”,其他三句同此。其他诸本皆同此四句。
03214

《老子》07_04_校笺_07_严可均

<p>《老子》07_04_校笺_07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以其无私’,《释文》引河上与此同。御注、王弼‘以’字上有‘非’字,王弼句末有‘邪’字。”
0327

《老子》57_02_校笺_06_刘师培

<p>《老子》57_02_校笺_06_刘师培</p>-齐物书舍
刘师培云:“‘奇’与‘正’对文,则‘奇’义同‘邪’。《管子·白心篇》‘奇身名废’,注云:‘奇,邪不正也’,是‘奇’即不正。‘以奇用兵’即不依正术用兵也。”
03214

《老子》39_09_校笺_09_唐玄宗

<p>《老子》39_09_校笺_09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谷得道用,而能虚受,当须盈满,若矜用盈满,將恐至于枯竭,不能流润也。”
0329

《老子》78_02_校笺_05_罗振玉

<p>《老子》78_02_校笺_05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敦煌庚本作'无易之'。景福本作'以其无能易之'。'
03213

《老子》26_04_校笺_15_高明

<p>《老子》26_04_校笺_15_高明</p>-齐物书舍
高明云:“甲、乙本‘萬乘之王’,今本皆作‘萬乘之主’。‘王’与‘主’二字涵义不同。但是,此当从甲、乙本作‘王’字为是,今本作‘主’字者,乃由后人误改。兹举三证如下:其一,战国时代文...
0325

《老子》31_08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31_08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若美必樂之,樂之者’,纂微、司马、苏、曹、陈、程并无‘若美必樂之’句,纂微、苏、曹、陈、程‘樂之者’并作‘而美之者’,司马作‘若美之者’。‘是樂殺人也’,纂微、司马、苏...
03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