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2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56_音韵_02_水海

<p>《老子》56_音韵_02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知者弗言,言者弗知。”两知字为韵,知属支部。为首尾韵例。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已指出《诗经·周南·麟之趾》即为首尾韵例(详见校笺文)。朱谦之《老子韵例》“首尾韵例”举“知...
0547

《老子》36_03_校笺_04_高亨

<p>《老子》36_03_校笺_04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按:‘興’当作‘舉’,形近而讹。古书常‘廢’、‘舉’对言。《论语·卫灵公篇》:‘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礼记·曲礼》:‘凡祭,有其廢之,莫敢舉也;有其舉也,莫敢廢...
05411

《老子》14_09_校笺_04_石田羊一郎

<p>《老子》14_09_校笺_04_石田羊一郎</p>-齐物书舍
石田羊一郎云:“‘无物之象’承上句‘无物’言,不当在‘无狀之狀’下。‘无物之象’即‘无狀之狀’,即‘恍惚’也。”
05415

《老子》64_14_校笺_13_王弼

<p>《老子》64_14_校笺_13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不學而能者,自然也。喻於學者過也。故學不學,以復衆人之所過。”
0549

《老子》30_03_校笺_04_纪昀

<p>《老子》30_03_校笺_04_纪昀</p>-齐物书舍
纪昀云:“《永乐大典》‘有’作‘者’,有‘矣’字。”
0546

《老子》35_08_校笺_13_王弼

<p>《老子》35_08_校笺_13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言道之深大。人聞道之言,乃更不如樂與餌,应时感悦人心也。樂與餌则能令過客止,而道之出言,淡然无味。視之不足見,则不足以悦其目;聽之不足聞,则不足以娱其耳。若无所中然,乃...
05410

《老子》20_13_校笺_08_严可均

<p>《老子》20_13_校笺_08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純純’,河上、王弼作‘沌沌兮’。”
05412

《老子》01_08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01_08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玄之有玄,衆眇之□”,“又”假作“有”(上古二字皆为匣纽之部),“門(简作门)”字损掩;帛书乙本同此。今从乙本。《甲、乙本释文》和复旦本及高明本皆校“眇”为“妙...
0549

《老子》32_06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32_06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三句,帛书甲本作“始制有□,□□□有,夫□□□□”,第一句损掩“名”字,第二句损掩“名亦既”三字,第三句损掩“亦將知止”四字,《甲本释文》皆已校补。乙本同此三句;今从乙本。张松如...
05414

《老子》11_附录

<p>《老子》11_附录</p>-齐物书舍
“三十辐同一毂”·车制·《老子》成书时代 “三十辐同一毂”是本章节中的一句(通行本在第十一章)。余明光教授在其《黄帝四经与黄老思想》 第四章《老学的代表作——帛书》中,谈及“《老子》...
0547

《老子》64_10_校笺_04_罗振玉

<p>《老子》64_10_校笺_04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景福、敦煌庚、敦煌壬三本均无‘是以’二字。敦煌壬本‘无執’上有‘聖人’二字。”
0546

《老子》65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65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三句,帛书甲本作“故曰:為道者非以明民也,將以愚之也”,“古之”作“故曰”,《甲本释文》校注云:“‘故曰’,各本作‘古之’。”帛书乙本第一句同此,第二句、第三句作“非以明□□,□...
05412

《老子》78_05_校笺_08_蒋锡昌

<p>《老子》78_05_校笺_08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强本成疏引经文云:'是以聖人受国之垢,是謂社稷主;'是成无'云'字,而以'是以聖人'四字连下为句。'
05410

《老子》16_11_校笺_13_苏辙

<p>《老子》16_11_校笺_13_苏辙</p>-齐物书舍
苏辙注云:“无所不容,则彼我之情尽,而尚谁私乎?无所不公,则天下将往而歸之矣。”
05415

《老子》17_03_校笺_06_焦竑

<p>《老子》17_03_校笺_06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其次侮之’,彭本无‘其次’。”
0549

《老子》21_08_校笺_03_俞樾

<p>《老子》21_08_校笺_03_俞樾</p>-齐物书舍
俞樾云:“按‘甫’与‘父’通。‘衆甫’者,‘衆父’也。四十二章:‘我将以為教父;’河上公注曰:‘父,始也。’而此注亦曰:‘甫,始也。’然则‘衆甫’即‘衆父’矣。一章:‘有名万物之母...
0545

《老子》74_03_校笺_03_焦竑

<p>《老子》74_03_校笺_03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古本作‘吾得而殺之,孰敢也’。一‘得’作‘豈’。”
0548

《老子》34_03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34_03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衣被’,纂微、苏、曹、陈、程并作‘愛養’。”
05410

《老子》41_14_校笺_04_严可均

<p>《老子》41_14_校笺_04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善貸且善’,各本作‘且成’。”
05410

《老子》28_04_校笺_04_马叙伦

<p>《老子》28_04_校笺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易说是也。《说文》:‘谿,山渎无所通者。’‘谷,泉出通川為谷。’《老子》以‘谿’喻无有能入,‘谷’喻无所不出,间以‘式’字则不伦矣。又‘漓’与‘足’对,‘婴兒’与‘樸’...
0545

《老子》06_音韵_05_魏建功

<p>《老子》06_音韵_05_魏建功</p>-齐物书舍
魏建功云:“死、牝、門、根、存、勤六句相叶。《经典释文》:‘牝,频忍反,旧音抚死反,《简文》扶紧反。’是旧音与‘死’相叶,而后改音与‘門’、‘根’诸字叶。其初当全相叶可知。”(《古...
05412

《老子》30_08_校笺_20_吴澄

<p>《老子》30_08_校笺_20_吴澄</p>-齐物书舍
吴澄云:“有道者常如婴儿、孺子,故能不老而长年。若壯則必老,此不道者也。不道者早已,言其不能久也。”
05412

《老子》41_述评

<p>《老子》41_述评</p>-齐物书舍
此章主旨,正如王安石所指出的:“此章言道深微妙,隐奥难见。自‘明道’至于‘大象’,皆道也。道之妙,不可以智索,不可以形求,可谓隐矣。道之体,隐乎无名,而用乃善贷且成。上士悟之,特然...
05412

《老子》76_02_校笺_06_严可均

<p>《老子》76_02_校笺_06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生之’,御注作‘生也’,众本作‘之生也’。”
05410

《老子》47_02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47_02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不闚牖,可以見天道’,傅奕、韩非与古本有‘可以’字,古本作‘闚’,音窥。与我同一出者,天下也,何待出户而知?无为自然者,天道也,何待闚牖而見?”
0549

《老子》64_11_校笺_06_张松如

<p>《老子》64_11_校笺_06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其’、‘幾’古通,见王氏《经传释词》。此‘幾’借为近,‘其成’,即‘幾成’也。傅、范作‘其幾成’,此‘其’字作代词,是后世演化出来的用法。龙兴碑及赵至坚本‘民’作‘人...
0546

《老子》20_01_校笺_02_姚鼐

<p>《老子》20_01_校笺_02_姚鼐</p>-齐物书舍
姚鼐云:“使素樸无以巧利為,使絶學无以聖智仁義為,而民寡欲而无憂矣。末句不用韵,古本文字在其意不拘耳。不可以此别出之也,或当為‘无憂絶學’。”
0547

《老子》41_06_校笺_09_奚侗

<p>《老子》41_06_校笺_09_奚侗</p>-齐物书舍
奚侗云:“‘夷’,平也。平有正谊。《左传·昭公二十八年》:‘忿纇无期’,杜注:‘戾也。’戾有反谊,此谓正言若反。夷纇相对,与明昧、進退同。河上本误作‘類’。”
05415

《老子》04_01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04_01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或不盈’,苏‘或’下有‘似’字。”
0549

《老子》32_02_校笺_15_苏辙

<p>《老子》32_02_校笺_15_苏辙</p>-齐物书舍
苏辙云:“樸,性也。道常无名,则性亦不可名矣。故其为物,舒之无所不在,而敛之不容毫末,此所以雖小而不可臣也。”
05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