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25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48_01_校笺_10_蒋锡昌

<p>《老子》48_01_校笺_10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為學者日益’,言俗主為有為之學者,以情欲日益為目的;情欲日益,天下所以生事多扰也。”
03111

《老子》48_01_校笺_09_薛蕙

<p>《老子》48_01_校笺_09_薛蕙</p>-齐物书舍
薛蕙云:“為學者贵博,故多聞多见,务日有所益。”
04214

《老子》48_01_校笺_08_水海

<p>《老子》48_01_校笺_08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有“者”字义足,《老子》原本当有“者”字,《庄子·知北游篇》引有“者”字,即其证。又譣之王弼第二十章注文,其中引此经文作“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皆有“者”字,足可证《老...
0245

《老子》48_01_校笺_07_张舜徽

<p>《老子》48_01_校笺_07_张舜徽</p>-齐物书舍
张舜徽云:“有‘者’字是也。帛书乙本作‘為學者日益,聞道者日損’,文义尤胜。”
04915

《老子》48_01_校笺_06_朱谦之

<p>《老子》48_01_校笺_06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按:今怡兰堂校刊严本无‘者’字。‘為學日益’与二十章‘绝學无忧’,皆指學礼而言。”
03814

《老子》48_01_校笺_05_蒋锡昌

<p>《老子》48_01_校笺_05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二十章王注:‘下篇為學者日益,為道者日損;’系引此章经文,可证王本二‘日’上亦有‘者’字,当据补正。”
0327

《老子》48_01_校笺_04_马叙伦

<p>《老子》48_01_校笺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庄子·知北游篇》引有‘者’字,各本无。《后汉书·范升传》升奏议引‘學道日損’,盖节文。”
0228

《老子》48_01_校笺_03_焦竑

<p>《老子》48_01_校笺_03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為學’、‘為道’,古本下有二‘者’字。”
04714

《老子》48_01_校笺_02_范应元

<p>《老子》48_01_校笺_0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傅奕、严遵与古本有‘者’字。為俗學者,则日益多事,而心不虚,为常道者,则日損私欲以致虚。”
03410

《老子》48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48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作“為□□□□”,损掩“學者日益”四字,《甲本释文》已校补;帛书乙本如此。今从乙本。道藏严遵本、河上公本、王弼本、王羲之本、顾欢本、景龙本、御注三本、邢玄本、敦煌己本...
03610

《老子》47_附论_02_水海

<p>《老子》47_附论_02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老子》这几章节中的“远”,应释为楚方言的“远”,则切当也。扬雄《方言》(卷十三)云:“藐,广也。”《方言笺疏》云:“《楚辞·九章》云:‘藐蔓蔓之不可量兮’,通作‘邈’。前...
02815

《老子》47_附论_01_

<p>《老子》47_附论_01_</p>-齐物书舍
释“远” 《老子》本书用“远”字,除了本章的“其出彌远者,其知彌少”之外,尚有“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也”(帛书《老子》乙本《德篇》,通行本第六十五章)、“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0447

《老子》47_述评

<p>《老子》47_述评</p>-齐物书舍
这一章节,老子谈的是认识事理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和根本任务的问题。 在老子看来,道不仅是太初宇宙之本体,而且它也是宇宙运行的总规律和总法则。世界上一切具体事物都依循着这个“道”在运动着...
04112

《老子》47_今译

<p>《老子》47_今译</p>-齐物书舍
(把握住道的运行规律和法则,)不从门户走出,就能推知天下的事理;不从窗口向外窃视,就能了解天象的规律。(这样,没有把握住道的运行规律和法则,)向外走出得越远的人,他就知道得越少。因...
04010

《老子》47_音韵_06_本章韵读

<p>《老子》47_音韵_06_本章韵读</p>-齐物书舍
本章韵读:户、下,鱼部。牖、道,幽部。者,鱼部;少,宵部,楚音鱼宵通押。知,支部;名、成,耕部,支耕通韵。
02914

《老子》47_音韵_05_水海按

<p>《老子》47_音韵_05_水海按</p>-齐物书舍
水海按:“不出於户,以知天下。不闚於牖,以知天道。其出彌遠者,其知彌少。”户、下韵,鱼部。牖、道为韵,幽部。者【tia】,鱼部(“者”在此不是一般无义的助词,而是特殊的指示代词,“·...
05515

《老子》47_音韵_04_魏了翁

<p>《老子》47_音韵_04_魏了翁</p>-齐物书舍
魏了翁云:“六经凡下皆音户,舍皆音暑。不特六经,古音皆然。”(陈第《毛诗古音考》引)
04413

《老子》47_音韵_03_顾炎武

<p>《老子》47_音韵_03_顾炎武</p>-齐物书舍
顾炎武云:“下,古音户。《老子》:‘不出户,知天下。’‘修之天下,其德乃普。’‘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后之。’‘善為...
06913

《老子》47_音韵_02_范应元

<p>《老子》47_音韵_0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尟’,思践切。”按:“尟”(xiǎn,《广韵》息浅切),同“鲜”。《说文》:“尟,是少也。”《集韵》:“尟,或作鲜。”段玉裁《说文注》:“尟,本亦作鲜。……或作尠。尠者...
03413

《老子》47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47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本章江有诰韵读:户、下韵(鱼部)。牖、道韵(幽部)。姚文田增名、成韵。陈柱谓:牖、道、少韵,名、成韵。奚侗谓:遠、尠为韵,行、明、成为韵。按:奚侗“少”作“尟”,“名”作“明”。“...
0497

《老子》47_05_校笺_03_水海

<p>《老子》47_05_校笺_03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不為”可能是《老子》原文,而帛书乙本则作“弗為”。为保持帛书本《老子》原貌,暂作“弗為”,何况“不為”又非《老子》书中专用术语,“弗為”与“不為”其义一也。又:“不為”,...
05312

《老子》47_05_校笺_02_朱谦之

<p>《老子》47_05_校笺_02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不為’,河上公本、赵孟頫本作‘无為’。以上‘不行’、‘不見’二语证之,作‘不為’是。”按:敦煌唐写本S三九二六号、P二六三九号《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本、道藏河上公本、《...
0357

《老子》47_05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47_05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损掩句首的“弗”字和句末的“成”字;帛书乙本如此。今从乙本。宋刊河上公本、赵孟頫本“弗為”作“无為”,作“无為而成”。其他诸本作“不為而成”。
03314

《老子》47_04_校笺_11_水海

<p>《老子》47_04_校笺_11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此两句(并下句)是承接上文而作的结论。掌握着“道”的规律和运行法则的聖人,不出行就能推知(其他事物的情况),不望就能明晓(事物的道理)。韩非或谓“不行而知”义为“能并智”,...
04913

《老子》47_04_校笺_10_蒋锡昌

<p>《老子》47_04_校笺_10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不行而知,不見而明’,系承上文言,言不出行而知天下,不窥見而明天道也。”
03913

《老子》47_04_校笺_09_王弼

<p>《老子》47_04_校笺_09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得物之致,故虽不行,而虑可知也。识物之宗,故虽不見,而是非之理可得而名也。明物之性,因之而已,故虽不为,而使之成矣。”
05212

《老子》47_04_校笺_08_水海

<p>《老子》47_04_校笺_08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明”虽通“名”,但《老子》原本作“名”,而不作“明”。“名”、“成”(见下句)为韵107德篇校笺译评(二字皆入耕部);所以,不必改“名”为“明”。 又,《韩非子·喻老》云:“...
04915

《老子》47_04_校笺_07_朱谦之

<p>《老子》47_04_校笺_07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张嗣成、危大有本均引‘名’作‘明’。武内义雄曰:‘名乃明字之假借。’今按:《释名·释言语》‘名,明也’;名与明音义通,不必改字。”
03013

《老子》47_04_校笺_06_劳健

<p>《老子》47_04_校笺_06_劳健</p>-齐物书舍
劳健云:“‘見’,音現,与第二十二章‘不自見故明’义同,当如韩非。”
04115

《老子》47_04_校笺_05_蒋锡昌

<p>《老子》47_04_校笺_05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罗运贤曰:‘《释名·释言语》:名,明也。’锡昌按:‘名’、‘明’古虽通用,然《老子》作‘明’,不作‘名’。二十二章‘不自見,故明’;五十二章‘見小曰明’,皆‘見’、‘明...
05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