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27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07_04_校笺_14_水海

<p>《老子》07_04_校笺_1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朱谦之说是。又,作“不··與”是也,作“不··也”非也。帛书本作“不···舆”,“舆”则为“與”的同音假借,即为证。古王弼本作“不··邪”,“邪”犹“與”也(见《古书虚字集...
03015

《老子》34_01_校笺_16_董思靖

<p>《老子》34_01_校笺_16_董思靖</p>-齐物书舍
董思靖云:“汎,通作‘泛’,无滞貌。惟不丽於一物,不离乎当处,无处不有,无时不然,是以左右逢其原也。”
03012

《老子》59_05_校笺_08_劳健

<p>《老子》59_05_校笺_08_劳健</p>-齐物书舍
劳健云:“下文‘可以長久’,众本皆无‘則’字,韩、范此句‘則’字疑衍,既曰‘可以’,不烦更言‘則’也。”
03010

《老子》15_14_校笺_04_薛蕙

<p>《老子》15_14_校笺_04_薛蕙</p>-齐物书舍
薛蕙云:“‘故能敝不新成’,‘故’一作‘是以’,一作‘是以能敝復成’。‘敝’,缺者。至人之所贵新成者,世俗之所贵,惟不欲盈,故能守其敝缺,而不愿為新成也。”
0305

《老子》64_15_校笺_04_马叙伦

<p>《老子》64_15_校笺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以輔’,各本及《文选·鹦鹉赋、鹪鹩赋》注引同此。‘以’字涉上文而衍。‘輔’疑為‘順’字之讹。《贾子·道术篇》‘行歸而過谓之順’,此‘順’字义同。‘恃’亦‘顺’讹。”
0308

《老子》67_05_校笺_06_成玄英

<p>《老子》67_05_校笺_06_成玄英</p>-齐物书舍
成玄英疏云:“‘一曰慈’,慈念苍生,拔苦与乐,此寳道也。‘二曰儉’,少欲知足,守分不贪,此经寶也。‘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谦伪柔弱,先物后己,退身度入,此师寳也。”
03015

《老子》22_01_校笺_20_宋常星

<p>《老子》22_01_校笺_20_宋常星</p>-齐物书舍
宋常星云:“聖人以曲自养,不居功,不伐善,不好高,不自大,不以取聖于人為心,不以自私于己立念,家国天下,身心性命,未有不保全者也。夷险祸辱之来,是非顺受,不争不辩,此便是枉之义。聖...
0307

《老子》25_10_校笺_05_古棣

<p>《老子》25_10_校笺_05_古棣</p>-齐物书舍
古棣云:“公木(即张松如笔名)所说,大体可取;但‘王’仍应作‘人’為宜,它不是只限于对王者说的,这里的‘人’是指奴隶主贵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春秋时的常语,‘地地’、‘...
03014

《老子》56_06_校笺_09_古棣

<p>《老子》56_06_校笺_09_古棣</p>-齐物书舍
古棣云:“帛书甲、乙本皆有‘亦’字,河上公古本(指王羲之本)、王弼本及其他通行本皆无‘亦’字。按:《老子》是诗,以诗求之,‘亦’字不应有,无‘亦’不害其义,有之于诗而言则为赘词。”
0307

《老子》13_07_校笺_03_罗运贤

<p>《老子》13_07_校笺_03_罗运贤</p>-齐物书舍
罗运贤云:“《理惑论》引作‘以吾有身也’。”
0305

《老子》14_04_校笺_05_高明

<p>《老子》14_04_校笺_05_高明</p>-齐物书舍
高明云:“帛书‘計’字乃‘詰’之借字。经文当从今本作‘三者不可致詰’。”
0309

《老子》68_02_校笺_06_武内义雄

<p>《老子》68_02_校笺_06_武内义雄</p>-齐物书舍
武内义雄云:“敦、遂、景三本‘與’作‘争’。按:此‘争’字與下‘不争之德’相对,作‘争’是也。”
0305

《老子》42_10_校笺_06_马叙伦

<p>《老子》42_10_校笺_06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范、馆本、罗卷及《弘明集》六释慧通《驳顾道士夷夏论》并作‘學父’。成疏曰:‘將為學道之先,父亦本也’。是成亦作‘學父’。臧疏引顾欢曰:‘其斅學之本父也’,则顾本作‘斅’...
0309

《老子》45_06_校笺_05_吴澄

<p>《老子》45_06_校笺_05_吴澄</p>-齐物书舍
吴澄云:“阳之躁,勝阴之寒;阴之静,勝阳之熱;亦相反而相为用也。”
03015

《老子》29_01_校笺_08_蒋锡昌

<p>《老子》29_01_校笺_08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寇(前句末)有‘兵争’二字。按:《广雅·释诂三》:‘取,為也。’《国语》:‘疾不可為也。’韦解:‘為,治也。’是取与為通,為与治通;故四十八章河上公注:‘取,治也。’‘...
0306

《老子》54_09_校笺_07_顾广圻

<p>《老子》54_09_校笺_07_顾广圻</p>-齐物书舍
顾广圻云:“今《德经》‘奚’作‘何’,非。傅本作‘奚’,与此(《韩非子·解老》)合。”
03011

《老子》13_08_校笺_04_毕沅

<p>《老子》13_08_校笺_04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河上‘苟’作‘及’,无‘乎’字,王弼同。”
03014

《老子》15_音韵_06_本章韵读

<p>《老子》15_音韵_06_本章韵读</p>-齐物书舍
本章韵读:者,鱼部;達,月部;鱼月合韵。志、志,之部。容,东部,與、浴(屋部)遥韵,东屋通韵。水,微部;,真部,微真合韵。客、澤,铎部。樸、濁、浴,屋部。静、生、盈、盈、成,耕部。
03012

《老子》17_03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17_03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作“其次畏之,其下母之”,“母”为“侮”之假借(“母”,明纽之部;侮,明纽侯部;二字可双声假借),《甲本释文》已校改。乙本同甲本,唯“其”作“亓”。今从《甲本释文》...
03015

《老子》64_14_校笺_09_王先慎

<p>《老子》64_14_校笺_09_王先慎</p>-齐物书舍
王先慎云:“王弼注:‘學不學,以復衆人之過。’‘歸’字疑衍。”
0306

《老子》17_06_校笺_14_唐玄宗

<p>《老子》17_06_校笺_14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注云:“功成而不执,事遂而无为,百姓日用而不知,謂我自然而成遂,则‘太上下知有之’之謂也。”
0308

《老子》27_01_校笺_12_马叙伦

<p>《老子》27_01_校笺_12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范、经幢同此(有‘者’),各本无‘者’,下同。‘徹’字,陆同此,各本作‘轍’。‘迹’字,陆、寇及《意林》引、《文选·闲居赋》注引作‘跡’,各本及《文选·酒德颂》注引...
0309

《老子》04_02_校笺_11_马叙伦

<p>《老子》04_02_校笺_11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臧疏及《后汉书·黄宪传》注引‘兮’作‘乎’。”
0308

《老子》07_02_校笺_06_严可均

<p>《老子》07_02_校笺_06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故能長久’,王氏《萃编》引邢州本与此同,易州石柱及河上、王弼作‘長生’,非也。”
0305

《老子》13_02_校笺_07_俞樾

<p>《老子》13_02_校笺_07_俞樾</p>-齐物书舍
俞樾云:“河上公本作‘何謂寵辱?辱為下’。注曰:‘辱為下贱。’疑有夺误。当云:‘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河上公作注时上句未夺,亦必有注,当与‘辱為下贱’对文成义,传写者失上...
03012

《老子》13_05_校笺_04_张煦

<p>《老子》13_05_校笺_04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林(希逸)无‘是謂···’一句。”
03011

《老子》14_12_校笺_02_焦竑

<p>《老子》14_12_校笺_02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執古之道’,古本‘道’下有‘可’。”
03015

《老子》80_01_校笺_07_焦竑

<p>《老子》80_01_校笺_07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使民有什伯之器’,一无‘民’,一作‘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一下有‘也’。”
03012

《老子》73_述评

<p>《老子》73_述评</p>-齐物书舍
这一章节的主旨是一个,即宣扬“天道”“柔弱不争”的思想;“人法自然”,所以人亦应“柔弱不争”。 这里应首先弄懂《老子》的“天”与“天道”的概念指的是什么。 《老子》书中提到“天”的,...
0309

笔记:「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气…」

笔记:「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气...」-齐物书舍
机体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来源于气、血、津液;它的生成和代谢,又依赖于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气、血、津液和脏...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