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34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31_09_校笺_03_焦竑

<p>《老子》31_09_校笺_03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古本作‘夫樂人之殺人者,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龙兴观碑次解本‘志’作‘意’,无‘矣’字。”水海按:傅奕《道德经古本篇》“樂人”后无“之”...
0435

《老子》54_09_校笺_03_严可均

<p>《老子》54_09_校笺_03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天下之然’,河上作‘之然哉’,王弼作‘然哉’,无‘之’字。”
0255

《老子》31_今译

<p>《老子》31_今译</p>-齐物书舍
兵器是不吉祥之物,一般人物就都厌恶它,所以有志向的人不处于兵器之中。君子平时安居,以左边为上位;用兵作战,以右边为上位。因此(可知)兵器不是君子所用的器物。兵器是不祥之物,(君子)...
0405

《老子》11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11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仅残存“卅”;乙本作“卅福同一轂”。福,应作“幅(简作辐)”,《乙本释文》已校为“幅(简作辐)”。今从《乙本释文》。河上公本、王弼本、顾欢本、景龙本、御注三本、傅奕本...
0355

《老子》57_04_校笺_05_马叙伦

<p>《老子》57_04_校笺_05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各本及《文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注引无‘夫’字。‘夫’字盖涉‘天’字而衍。···‘镾’,各本及《策秀才文》注引并作‘彌’。”
0445

《老子》57_10_校笺_10_唐玄宗

<p>《老子》57_10_校笺_10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上无赋敛,下不烦扰,耕田凿井,家给民足,故云而民自富。人君诚能内守冲和,外无营欲,则下之感化自淳樸也。”
0315

《老子》60_02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60_02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天下,亓鬼不神”,损掩“以道立”三字;帛书乙本同此。今从乙本。帛书《甲、乙本释文》及高明等皆校“立”为“莅”。道藏严遵本、宋刊河上公本、王弼本、景龙本、御...
0545

《老子》36_08_校笺_09_马叙伦

<p>《老子》36_08_校笺_09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范‘邦’字同此。各本及《淮南子·道应训》、《荀子·正名篇》杨注、《淮南子·主术训》高注、《文选·关中诗》注、《后汉书·杜笃传》引并作‘國’。易州及《后汉书·翟酺传》...
0325

《老子》62_01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62_01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萬物之奥也’,‘奥’,李乌报切,言道体无外而万物资给于奥中。纂微、苏、曹、陈、清源、程并无‘也’字。”
0515

《老子》63_01_校笺_03_王弼

<p>《老子》63_01_校笺_03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云:“以无為為居,以不言為教,以恬淡為味,治之极也。”
0305

《老子》67_06_校笺_05_韩非子

<p>《老子》67_06_校笺_05_韩非子</p>-齐物书舍
《韩非子·解老》云:“爱子者慈于子,重生者慈于身,贵功者慈于事。慈母之于弱子也,务致其福,务致其福则事除其祸,事除其祸则思虑孰,思虑孰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必成功则其行之也不疑...
0395

《老子》20_13_校笺_10_王昶

<p>《老子》20_13_校笺_10_王昶</p>-齐物书舍
王昶云:“‘沌沌兮’,开元无‘兮’字。”
0365

《老子》67_10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67_10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误脱;帛书乙本“其”作“亓”,“儉”借作“檢”,《乙本释文》分别已校为“其”、“儉”,其他文字同此。今从《乙本释文》本。严遵本“舍”作“釋”,“儉”前无“其”字,谓...
0345

元气【知识百科】

元气【知识百科】-齐物书舍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组成与分布 元气的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
01775

《老子》67_13_校笺_13_蒋锡昌

<p>《老子》67_13_校笺_13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马说是。八十章‘虽有甲兵,无所陳之’。‘陳’字文谊,并与此同,亦其例也。‘戰’当改‘陳’。《道德真经集註》引王弼注:‘相慜而不避於难,故正也。’据此,则王‘勝’作‘正’...
0245

《老子》21_07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21_07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同;帛书乙本“其”作“亓”,《乙本释文》已校改。今从甲本。傅奕本、范应元本同此二句。其他诸通行本皆作“自古及今,其名不去”。
0515

《老子》21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21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容、從韵(东部),物、惚韵(脂部,惚呼橘反),恍、象韵(阳部),惚、物韵(脂部),冥、精韵(耕部),真、信部(真部,信平声),去、甫韵(鱼部)。高本汉“自古及今”...
0415

《老子》41_01_校笺_05_马叙伦

<p>《老子》41_01_校笺_05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范作‘懃而行之’。各本及《理惑论》、《广弘明集》九《甄鸾笑道论》引并作‘勤而行之’。馆本作‘懃能行之’。”
0265

《老子》74_02_校笺_06_马叙伦

<p>《老子》74_02_校笺_06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馆本、卷子成疏、易州无‘使’下‘民’字。‘常畏’,范作‘而畏’。卷子、馆本、成疏‘常’上有‘不’字。”
0295

《老子》76_04_校笺_10_毕沅

<p>《老子》76_04_校笺_10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道藏傅奕本‘兵’字误‘共’,今河上本亦误‘共’,非也。王弼作‘兵’,是。”
0325

《老子》77_07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77_07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唯有道者’,古本。有道者故能如此。苏曰:‘有道者赡足万物而不辞,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非有道者,无以堪此。’”
0365

《老子》26_05_校笺_03_陈景元

<p>《老子》26_05_校笺_03_陈景元</p>-齐物书舍
陈景元云:“古本作‘輕則失本’。···臣而不镇重,則失其身本而亡其职分。”
0415

《老子》78_05_校笺_10_高亨

<p>《老子》78_05_校笺_10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聖人云','聖人'上王本原有'是以'二字。严遵本无,今据删。'
0375

《老子》27_03_校笺_05_焦竑

<p>《老子》27_03_校笺_05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善計不用籌策’,古本作‘善數者无籌策’,又‘策’作‘算’。‘籌策’,計數者所用之算,以竹为之。”
0455

《老子》27_04_校笺_18_水海

<p>《老子》27_04_校笺_18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帛书乙本作“關籥”,通行本作“關鍵”或“關楗”。“關”,關閉門的門門(門栓)。《说文·門部》:“關,以木横持門户也。”《广韵·删韵》引《声类》:“關,所以閉也。”《墨子·备...
0435

《老子》49_07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49_07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聖人之在天下’,严遵、王弼同古本。”水海按:今譣之严遵本和王弼本,皆无“之”字。然王弼注云:“是以聖人之于天下·”王弼本似有“之”字。
0435

《老子》04_04_校笺_11_奚侗

<p>《老子》04_04_校笺_11_奚侗</p>-齐物书舍
奚侗云:“道不可见,故云‘湛’。《说文》:‘湛,没也。’《小尔雅·广诂》:‘没,无也。’道若可见,故云‘似或存’。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二十一章:‘忽兮怳兮,其中有象;怳...
0425

《老子》31_09_校笺_14_肖天石

<p>《老子》31_09_校笺_14_肖天石</p>-齐物书舍
肖天石云:“恃其兵强器精,而好争戰於天下,是樂殺人矣。天道好还,勝之於此者,必败於彼;得之於此者,必失於彼;樂殺人者,其能免人亦殺之乎?”
0535

《老子》10_07_校笺_04_马叙伦

<p>《老子》10_07_校笺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畜’借為育,古书训养之‘畜’,皆育之借也。” 又,河上公注云:“道生万物而畜养之。”
0485

《老子》13_02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13_02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何謂寵辱’,陆、王弼下有‘若驚’二字,简文云:‘寵,得也;辱,失也;若,而也。’”
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