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39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33_03_校笺_05_朱谦之

<p>《老子》33_03_校笺_05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河、王、傅、范本‘人’下均有‘者’字,《周易集解》‘坤’下虞翻引此句亦有‘者’字。”
03313

《老子》33_03_校笺_06_水海

<p>《老子》33_03_校笺_06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老子》故本当有“者”字。这几句都是用“··者···也”标准格式表示的判断句。又,“勝”,勝利,与“負”相反,此处意为战勝、克服。《老子》并不否定“勝人”,而是主张“不争而...
03610

《老子》33_03_校笺_07_王弼

<p>《老子》33_03_校笺_07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勝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勝者,无物以损其力。用其智于人,未若用其智于已也。用其力于人,未若用其力于己也。明用于己,则物无避焉;力用于己,则物无改焉。”
04714

《老子》33_03_校笺_08_范应元

<p>《老子》33_03_校笺_08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勝,克也。守道之士,谦柔自处,未尝欲勝人,而人每不能勝之者,惟其有定力故也。定力者何?能克去己私,而全乎天理,此自强也。”
03811

《老子》33_04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33_04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语,帛书甲本作“自勝者,□□”,损掩“强也”二字,《甲本释文》已校补;乙本作“自朕者,强也”,“勝(简作胜)”假作“朕”,《乙本释文》已校改。今“自勝者”从甲本,“强也”从乙本...
0409

《老子》33_04_校笺_02_马叙伦

<p>《老子》33_04_校笺_02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周易集解》一虞翻引‘自勝者强’,二引‘勝人者有力也’。疑《老子》本文‘知人者智’、‘勝人者有力’下各有‘也’字,乃两句为一义也。”水海按:有“也”字是。
04913

《老子》33_04_校笺_03_朱谦之

<p>《老子》33_04_校笺_03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韩非子·喻老》‘自勝者强’作‘自勝之謂强’。《吕氏春秋·先己篇》‘故欲勝人者,必先自勝’,盖出于《老子》而变其文。”水海按:疑《韩非子》“自勝謂之强”的“謂之”为注文...
04615

《老子》33_04_校笺_04_易顺鼎

<p>《老子》33_04_校笺_04_易顺鼎</p>-齐物书舍
易顺鼎云:“‘勝’为‘载’(‘车载’之‘載’)。”水海按:今譣帛书本及《韩非子·喻老》皆作“勝”。易氏疑《老子》弃“强”,而此云“强”者非也。其实,《老子》对“强”的认识有两义,第...
04014

《老子》33_04_校笺_05_唐玄宗

<p>《老子》33_04_校笺_05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自勝者,自能制勝其心,使心柔弱。柔弱之道,物不能加,故可以全其强尔。故下经云:‘守柔曰强。’又曰:‘柔勝强。’故曰‘自勝者,强’。”
03711

《老子》33_04_校笺_06_黄茂材

<p>《老子》33_04_校笺_06_黄茂材</p>-齐物书舍
黄茂材云:“吾能自勝,不与物争,强莫甚焉。”
04310

《老子》33_04_校笺_07_王雱

<p>《老子》33_04_校笺_07_王雱</p>-齐物书舍
王雱云:“力可以勝人,不可以勝己。自勝者,克己从‘道’,能专气者。”
02813

《老子》33_04_校笺_08_冯达甫

<p>《老子》33_04_校笺_08_冯达甫</p>-齐物书舍
冯达甫云:“有力即可以勝人,没有极坚强的克制力却不能自勝。不能冲破私心杂念重围,如何謂强!故有当大敌而常勝,临着糖衣炮弹便倒下的,正在于但能勝人,不能自勝。”
0268

《老子》33_05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33_05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语,帛书甲本作“□□□,□也”,损掩“知足者,富”四字,《甲本释文》已校补;乙本同此。今从乙本。傅奕本、白文本、范应元本皆同此,与帛书乙本合。其他诸本皆无“也”字。
0347

《老子》33_05_校笺_02_河上公

<p>《老子》33_05_校笺_02_河上公</p>-齐物书舍
河上公注云:“人能知足,则长保福禄,故为富也。”
04110

《老子》33_05_校笺_03_王弼

<p>《老子》33_05_校笺_03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知足者自不失,故富也。”
0285

《老子》33_05_校笺_04_唐玄宗

<p>《老子》33_05_校笺_04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知足在心,心若知足,则无贪求,虽箪食瓢飲,傲然自足,可謂富矣。”
0497

《老子》33_05_校笺_05_范应元

<p>《老子》33_05_校笺_05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知万物皆备于我者,则莫富于此也。”
0556

《老子》33_05_校笺_06_宋常星

<p>《老子》33_05_校笺_06_宋常星</p>-齐物书舍
宋常星云:“随境自适,心不妄贪,謂之知足。人能以澹泊自守,以寡欲自安,身虽贫而志不贫,境虽困而道不困,既无不足,则长富矣。”
0369

《老子》33_05_校笺_07_严复

<p>《老子》33_05_校笺_07_严复</p>-齐物书舍
严复云:“足而不知,虽富,贫耳!”
0247

《老子》33_05_校笺_08_肖天石

<p>《老子》33_05_校笺_08_肖天石</p>-齐物书舍
肖天石云:“知足者,常自足其足,且自足于内,以其有止,故少分即足。不知足者,常求足于外,求足于外则无止,是即能富有天下,亦不能足。”
02314

《老子》33_05_校笺_09_古棣

<p>《老子》33_05_校笺_09_古棣</p>-齐物书舍
古棣云:“王弼注是符合《老子》原意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九章),‘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故‘多藏’、‘金玉满堂’不为富;‘能守’、‘不亡’(即王弼说的‘不失’)才算富。可...
0256

《老子》33_06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33_06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语,帛书甲、乙本皆同。今从甲、乙本。想尔本、景龙本、敦煌丁本、遂州本、危大有本皆无“者”字,无“也”字,作“强行有志”。傅奕本、白文本、范应元本皆同此,与帛书甲、乙本合。其他诸...
04513

《老子》33_06_校笺_02_严可均

<p>《老子》33_06_校笺_02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强行有志’,各本‘行’下有‘者’字。”
0426

《老子》33_06_校笺_03_罗振玉

<p>《老子》33_06_校笺_03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景龙本、敦煌本均无‘者’字。”
0549

《老子》33_06_校笺_04_马叙伦

<p>《老子》33_06_校笺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罗卷、易州‘行’下无‘者’字及‘也’字。赵写无‘也’字。《治要》卷三十四引‘行者’下有‘則’字。”
03511

《老子》33_06_校笺_05_朱谦之

<p>《老子》33_06_校笺_05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室町本‘行’下有‘者’字。”
04711

《老子》33_06_校笺_06_水海

<p>《老子》33_06_校笺_06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老子》故本有“者”字,想尔本等删字本无“者”字为误。又,“彊(简作强)”,努力,尽力。《集韵·养韵》:“彊(今简作强),勉也。”《荀子·宥坐篇》:“幼不能彊(今简作强)学...
04913

《老子》33_06_校笺_07_河上公

<p>《老子》33_06_校笺_07_河上公</p>-齐物书舍
河上公注云:“人能强力行善,则为有意于道,道亦有意于人。”
03013

《老子》33_06_校笺_08_王弼

<p>《老子》33_06_校笺_08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勤能行之,其志必获,故曰‘强行者有志’矣。”
0466

《老子》33_06_校笺_09_唐玄宗

<p>《老子》33_06_校笺_09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强勉力行,曾不懈怠,自知自勝,终久不渝,可謂有志节矣。”
0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