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40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笔记:「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

笔记:「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因此...」-齐物书舍
测试内容
0555

《老子》62_05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62_05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三语,帛书甲本如此;帛书乙本作“□立天子,置三鄉,雖有□□璧以先四馬”,损掩“故”和“共之”三字,“卿”假借为“鄉”(两字上古皆为阳部,可叠韵通假)。今从甲本。其他诸本“三卿”皆...
0515

《老子》64_音韵_08_本章韵读

<p>《老子》64_音韵_08_本章韵读</p>-齐物书舍
本章韵读:持、謀,之部。判、散、亂,元部。木,明纽屋部;末,明纽月部,双声為韵。土、下,鱼部。敗,月部;失,质部,月质合韵。為,歌部;敗,月部,歌月通韵;失,质部,月质合韵。事、之...
0335

《老子》17_06_校笺_05_毕沅

<p>《老子》17_06_校笺_05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河上公、王弼作‘百姓皆謂我自然’。”
0475

《老子》18_02_校笺_06_张煦

<p>《老子》18_02_校笺_06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等无‘焉’字。”
0235

《老子》67_11_校笺_02_马叙伦

<p>《老子》67_11_校笺_02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六朝残卷‘捨其後且先’句,‘捨’作‘舍’,馆本作‘赦’。”
0525

《老子》20_17_校笺_07_俞樾

<p>《老子》20_17_校笺_07_俞樾</p>-齐物书舍
俞樾云:“按‘似’当读为‘以’,古‘以’、‘似’通用。《周易·明夷·彖传》:‘文王以之。’《释文》曰:‘以,荀向本作似。’《诗经·旄丘》:‘必有以也。’《仪礼·特牲·馈食礼》注引作...
0445

《老子》39_15_校笺_05_薛蕙

<p>《老子》39_15_校笺_05_薛蕙</p>-齐物书舍
薛蕙云:“‘故致數輿无輿’,一作‘數車无車’,一作‘數譽无譽’,一作‘故至譽无譽’,无‘數’字。”
0375

《老子》25_06_校笺_04_马叙伦

<p>《老子》25_06_校笺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列子·仲尼篇》注引夏侯玄引‘彊為之名’,则字作‘彊’。馆本、易州及《文选·宣德皇后令》注引‘强為之名’上有‘吾’字。经幢(广明本)作‘强名之曰大’。《文子·道原篇》引...
0495

《老子》45_03_校笺_05_张煦

<p>《老子》45_03_校笺_05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詘’,吕等作‘屈’。”
0385

《老子》78_02_校笺_04_陶鸿庆

<p>《老子》78_02_校笺_04_陶鸿庆</p>-齐物书舍
陶鸿庆云:'王注曰:'以,用也。其,谓水也。言用水之柔弱,无物可以易之也。'是王本'其'上有'以'字,故顺文解之。'
0315

《老子》27_12_校笺_03_严可均

<p>《老子》27_12_校笺_03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此謂’,各本作‘是謂’。”
0315

《老子》50_06_校笺_04_水海

<p>《老子》50_06_校笺_0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作“執生”是也。執,保持。執生,谓保存生命,以尽天年。《老子》主张執生,以保生守静、顺乎自然为特点。老子反对“生生”,即过分看重生命而动作、妄为的“养生法”。严遵注云:“贪...
0245

《老子》51_05_校笺_04_彭耜

<p>《老子》51_05_校笺_04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莫之爵’,纂微、司马、苏、五注、曹、达真、陈、黄、程并上有‘夫’字。”
0515

《老子》53_04_校笺_02_范应元

<p>《老子》53_04_校笺_0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虚’,古本如此。‘除’,去也,开也。先言‘朝甚除’者,谓朝廷尚施为要贿赂,去君子,取小人,甚开私小之路也。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故智诈并兴,官...
0285

《老子》56_01_校笺_07_水海

<p>《老子》56_01_校笺_07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以语法求之,此两句并非“···者···也”式的判断句,所以,当无“也”字。古棣以音韵律之则无“也”字,其说是也。这两句,二“知”字为韵,上古“知”入支部,其韵例与《诗经·麟...
0295

《老子》56_06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56_06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惟“疏”作“疏”,其他字同;“疏”则为“疏”之异体,帛书《老子甲本释文》、许抗生《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张松如《老子校读》、高明《帛书老子校注》等书则疏忽未校。乙本...
0285

《老子》35_01_校笺_11_蒋锡昌

<p>《老子》35_01_校笺_11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大象’即指大道而言,盖以道有法象,可为人君之法则,故谓大道为‘大象’也。四十一章‘大象无形’,言大道无形也。‘執大象,天下往’,谓圣人守大道,则天下万民歸往也。河上...
0295

《老子》13_11_校笺_09_范应元

<p>《老子》13_11_校笺_09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故貴以身為天下者,不轻身以徇物也;愛以身為天下者,不危身以掇患也。‘託’,付也。‘寄’,寓也。先不轻身以徇物,則可以付天下於自然,而各安其安。能不危身以掇患,然后可以寓...
0255

《老子》59_述评

<p>《老子》59_述评</p>-齐物书舍
老子在这一章节提出了“治人”、“事天”应该施用“啬”这一方法策略,就是说治国养生,要重视爱惜精神欲望。朱熹就指出:老子之学,谦冲、俭啬、全不肯役精神。魏源则指出:“老子之书,上之可...
0475

《老子》60_音韵_02_高亨

<p>《老子》60_音韵_02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治大國,若烹小鮮。’按:作‘鳞’是也,鳞与下文神、人为韵。应据改。”水海按:《说文》谓“鮮,鱼名”。《尔雅·释鱼》、《说文·鱼部》皆无“鳞”字,疑为后起字。《老子》原本...
0275

《老子》63_02_校笺_10_水海

<p>《老子》63_02_校笺_10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帛书甲本与严遵本、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景龙本、顾欢本、范应元本等本同,是知没有缺夺,姚鼐、奚侗、陈柱之说误也。马叙伦以吴澄误捝本(吴本此两句放在下一章节)為据,想取消...
0515

《老子》20_08_校笺_07_纪昀

<p>《老子》20_08_校笺_07_纪昀</p>-齐物书舍
纪昀云:“‘我獨泊兮其未兆’,按《永乐大典》无‘獨’字。”
0365

《老子》38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38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江有诰韵读谓本章无韵。奚侗谓:首、始韵,薄、華韵。
0405

《老子》22_01_校笺_12_朱谦之

<p>《老子》22_01_校笺_12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曲則全’即《庄子·天下篇》所述‘老聃之道,人皆求福,己独曲全’也。《尚书·洪范》‘木曰曲直’,此亦以木為喻。曲者《庄子·逍遥游篇》所謂‘卷曲而不中规矩’,《人间世篇》...
0465

《老子》22_10_校笺_06_魏稼孙

<p>《老子》22_10_校笺_06_魏稼孙</p>-齐物书舍
魏稼孙云:“御注‘全’下有‘者’字,下句作‘豈虚言哉’。严举‘哉’字,失校‘者’字、‘言’字。”
0325

《老子》74_05_校笺_12_水海

<p>《老子》74_05_校笺_12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这两句是承上两句的议论,议论“代司殺者”的情况(非自然死亡的情况)。句首当有“夫”字。“夫”,发语词,引起议论,亦起提示下文的作用。马叙伦謂“夫”为衍文,非是。严遵本、傅奕...
0375

《老子》23_05_校笺_05_毕沅

<p>《老子》23_05_校笺_05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陆德明《音义》有‘道者於道’四字,云:‘河上於道者绝句;’疑古本河上并无‘同’字。又《淮南子·道应训》引作‘從事於道者,同於道’,义较明绝。河上、王弼‘於道’者、‘於得’...
0465

《老子》25_07_校笺_04_魏源

<p>《老子》25_07_校笺_04_魏源</p>-齐物书舍
魏源云:“‘反’,河上及傅奕作‘返’,此从王弼。”水海按:今见诸河上公本作“反”,道藏河上公注文本亦作“反”。但顾欢本引河上公注云:“言其遠,不超绝,乃复返在人身。”强思齐本、范应...
0365

《老子》79_03_校笺_11_节解

<p>《老子》79_03_校笺_11_节解</p>-齐物书舍
节解云:'谓人行道德,司命赐算;人行其恶,司殺徹其籍,此之谓也。'高亨云:'按:'徹'疑当為'殺',盖篆文'徹'作'',《说文》'殺'古文作'徽',形相近。《老子》此字作'',后人不识,误以為'徹'...
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