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58_01_校笺_02_彭耜
《老子》15_09_校笺_06_严可均
《老子》62_03_校笺_03_彭耜
《老子》64_07_校笺_08_蒋锡昌
蒋锡昌云:“按:强本成疏及荣注引经文云‘九重之台’,是成、荣并作‘重’。《吕览·音初篇》引作‘九成之台’。《说文》:‘層,重屋也。’此句与上句词异谊同。”
《老子》64_11_校笺_08_水海
水海按:此“其”(qí),时间副词,相当於“将”。王引之《经传释词》云:“其,犹将也。”《尚书·微子》“今殷其沦丧”,孔传:“言殷将没亡。”《管子·小匡篇》“政事其不治”,敦沫若集...
《老子》17_05_校笺_08_严可均
《老子》66_01_校笺_08_蒋锡昌
蒋锡昌云:“‘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按:《御览·地部》引作‘江海能為百谷王者’;《皇王部》引此句同此。《地部》引作‘以其善下也’;《皇王部》引作‘以其善下之也’。”
《老子》23_01_校笺_12_王安石
《老子》36_06_校笺_11_蒋锡昌
《老子》76_04_校笺_01_校勘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兵强則不勝,木强則恒”,无“是以”二字,“恒”,“疑读为‘框’。《说文》:‘框,竟也。’木强則框,犹木强則折。”(《甲本释文》校注语)此说是,今从。帛书乙本作“...
《老子》45_06_校笺_03_马叙伦
《老子》61_03_校笺_20_吴澄
《老子》80_03_校笺_06_张舜徽
《老子》20_14_校笺_02_彭耜
《老子》39_04_校笺_07_张煦
《老子》73_03_校笺_01_校勘
此二句,帛书甲本全损,《甲本释文》已校补。帛书乙本“惡(wù)”假作“亞”(上古二字皆为影纽铎部),《乙本释文》已校正为“惡”,今从《乙本释文》本。寇才质本“孰”作“誰(简作谁)”...
《老子》23_01_校笺_02_范应元
《老子》52_述评
《老子》53_音韵_02_古棣
《老子》11_06_校笺_04_朱谦之
《老子》65_06_校笺_02_彭耜
《老子》24_07_校笺_05_张煦
《老子》41_06_校笺_12_水海
水海按:“類”,通“纇”。二字上古皆为来纽物部,属同音通假。段玉裁《说文注》云:“‘纇’,亦假‘類’为之。”其义为戾,偏颇,不公平。《集韵·贿韵》云:“類,偏颇也。”《逸周书·史记...
《老子》52_04_校笺_05_罗运贤
《老子》54_01_校笺_07_蒋锡昌
《老子》10_08_校笺_10_水海
水海按:“長而不宰”,“宰”為动词,“主”的意思。使萬物生長而不主宰萬物。正如严复所谓:“夫黄老之道,民主之國之所用也。故能‘長而不宰’,‘无為而无不為’。君主之國,未有能用黄老者...
《老子》11_03_校笺_02_陆德明
陆德明云:“挻,始然反。河上云‘和也’。宋衷注本云:经同声类,云:‘柔也。’《字林》云:‘长也,君连反。’又一曰:‘柔。’挻,《方言》云:‘取也’,如淳作‘繁’。‘埴’,市力反,河...
《老子》13_07_校笺_02_彭耜
《老子》15_07_校笺_04_焦竑
《老子》19_02_校笺_06_范应元
范应元云:“仁義本欲以治民,而其末必至乱民。盖仁義之名显,则寝失自然之本也。上失自然,则下生人僞,民鲜貞良,故絶弃世俗之所谓仁義之事,则民復孝慈而不知以為孝慈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