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43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33_01_校笺_05_朱谦之

<p>《老子》33_01_校笺_05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按:范说非是。《老子》古本有详略各本不同,此盖由南北朝以来,河北与江南各地风俗言语之影响不同。《颜氏家训·书证篇》所云:‘也、是、语、已及助字之辞,文籍有之矣,河北经传...
0505

《老子》11_音韵_04_水海

<p>《老子》11_音韵_0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卅輻同一轂,當其无,有車之用也。然(挻)埴而為器,當其无,有埴器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无之以為用。”輻【pǐwek】,职部;轂【kǒk】,屋部;职部【ek】和屋部【ok】,主要元音...
0395

《老子》33_07_校笺_08_宋常星

<p>《老子》33_07_校笺_08_宋常星</p>-齐物书舍
宋常星云:“居止安住之地,謂之所。人能得其所,如鱼得水,似鸟歸巢,动静合宜,身心快樂,此即是止于至善之地也。渐渐进修,可以同天地而不巧,岂非长久乎!”
0525

《老子》13_08_校笺_05_张煦

<p>《老子》13_08_校笺_05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苟’,吕等作‘及’,无‘乎’字。”
0545

《老子》14_10_校笺_10_奚侗

<p>《老子》14_10_校笺_10_奚侗</p>-齐物书舍
奚侗云:“‘忽怳’亦可倒言‘怳忽’,与‘仿佛’同谊,谓所见不能审谛也。”
0445

《老子》14_音韵_04_江有诰

<p>《老子》14_音韵_04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江有诰《唐韵·四声正·八物》云:“‘物’,文弗切。按:古有去声,当与未部并收。《老子·赞玄篇》‘復歸於无物’,与‘昧’叶。”
0635

《老子》37_02_校笺_09_朱谦之

<p>《老子》37_02_校笺_09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傅本作‘王侯’。景福本‘若’作‘而’。‘之’字景龙、御注、英伦、傅奕本均无,室町本有。”
0475

《老子》17_04_校笺_05_焦竑

<p>《老子》17_04_校笺_05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信不足,有不信’,王弼有二‘焉’。”
0345

《老子》66_03_校笺_08_朱谦之

<p>《老子》66_03_校笺_08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磻溪、高翻、柰卷均有‘聖人’二字。‘必以’,杭州、高翻、磻溪并作‘以其’。《金人铭》曰:‘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後之。’《淮南子·说山训》曰...
0325

《老子》38_04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38_04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损掩“而无”两字;乙本如此。今从乙本。《韩非子·解老》同帛书乙本。其他诸本皆同帛书乙本,惟句尾皆无“也”字。
0559

《老子》38_11_校笺_04_毕沅

<p>《老子》38_11_校笺_04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朱穆《崇厚论》引两‘處’字皆作‘居’。”
0455

《老子》21_09_校笺_08_马叙伦

<p>《老子》21_09_校笺_08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经幢无‘之’字,馆本、易州无‘哉’字。”水海按:广明本作“吾何以知衆甫然哉?以此。”
0345

《老子》72_02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72_02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无狎’,狎,户甲反。‘无厭’,厭,于艳反。”
0275

《老子》41_08_校笺_07_罗运贤

<p>《老子》41_08_校笺_07_罗运贤</p>-齐物书舍
罗运贤云:“《御览》六五九引‘偷’作‘渝’。”
0305

《老子》74_02_校笺_11_王弼

<p>《老子》74_02_校笺_11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诡异乱群,谓之奇也。”
0445

《老子》75_04_校笺_12_朱谦之

<p>《老子》75_04_校笺_12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夫唯无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按:首句广明、景福、王羲之、赵孟頫同此石。邢玄同敦煌辛本。···又按:《淮南子·精神训》:‘夫人之所以不能终其寿命,而中道夭于刑戮者,何...
0495

《老子》45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45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其”作“亓”,“弊”作“幣”(为“弊”的假借);帛书乙本全部损掩。宋刊河上公本、《音注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本、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和S三九二六《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本...
0455

《老子》77_07_校笺_08_王弼

<p>《老子》77_07_校笺_08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言谁能處盈而全虚,損有以補无,和光同尘,荡而均者?唯有道者也。”
0485

《老子》27_07_校笺_05_魏源

<p>《老子》27_07_校笺_05_魏源</p>-齐物书舍
魏源云:“‘常善救物,故物无棄物,是謂襲明’,他本‘故’字下无‘物’字,此从《淮南子》。‘故物’,傅奕本同。‘是以聖人’下四句,傅奕謂河上本有之,古本无。按:《淮南子》引《老子》曰...
0275

《老子》27_09_校笺_05_范应元

<p>《老子》27_09_校笺_05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不善人,未觉者也,非本不善,未明乎善也。資,质也。未觉者亦有先觉者之资质也。人皆可以为善人,特其未觉,而藉先觉者觉之耳。”
0465

《老子》49_08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49_08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三字,帛书甲本(块排本)作“焉”,《甲本释文》作“擒擒焉”,《甲本释文》本校為“歙歙焉”;乙本作“欱欱焉”,《乙本释文》本亦校为“歙歙焉”。“”(xī)则為“愉”的异体,高明即校...
0565

《老子》52_07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52_07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同,唯两“其”字作“亓”,《甲本释文》已校改;乙本仅残留一“用”字,余皆损掩。今从《甲本释文》本。《淮南子·道应训》引此二句,“用”字上有“是故”二字,谓“是故用其...
0355

《老子》06_02_校笺_08_吴澄

<p>《老子》06_02_校笺_08_吴澄</p>-齐物书舍
吴澄云:“‘門’謂所由以出;‘根’謂所由以生。虚无自然者,天地之所由以生,故曰‘天地根’。‘天地根’者,天地之始也,《庄子》所謂‘常无有’者,此或号之为‘元始’,先天之祖。”
0575

《老子》08_05_校笺_06_张煦

<p>《老子》08_05_校笺_06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葛‘政’作‘正’。”
0635

《老子》10_05_校笺_06_文廷式

<p>《老子》10_05_校笺_06_文廷式</p>-齐物书舍
文廷式云:“《老子》一书皆言‘守雌’,独至‘天門開闔’之时,应机一发,不为万物制。故以‘无雌’为训。文本作‘為雌’者误。”
0475

《老子》55_08_校笺_11_高亨

<p>《老子》55_08_校笺_11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祥’,当读为痒,同声系,古通用。《尔雅·释诂》:‘痒,病也。’《诗经·正月》:‘忧以痒’,毛传《桑柔》:‘稼穑卒痒’,郑笺并同。益生者,以五色养目,以五音养耳,以五味养...
0565

《老子》11_06_校笺_07_水海

<p>《老子》11_06_校笺_07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帛书甲乙本有“也”字,义盛。当以“當其无”断句,如上,张说非是。 又,河上公注云:“‘鑿户牖以為室’,谓作屋室。‘當其无,有室之用’,言户牖空虚,人得以出入观视;室中空虚,...
0305

《老子》34_01_校笺_18_吴澄

<p>《老子》34_01_校笺_18_吴澄</p>-齐物书舍
吴澄云:“汎,广也。谓如水之汎滥洋溢。言道之广无所不在,或左、或右,随处而有,取之左右,无所不可也。”
0375

《老子》16_11_校笺_09_张松如

<p>《老子》16_11_校笺_09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按:劳健《古本考》如此。诸本‘全’均作‘王’,盖自帛书已然。帛书乙本‘王’已模糊,甲本尚清楚。····‘公’、‘王’、‘天’...
0545

《老子》64_07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64_07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语,帛书甲本作“九成之台,作於羸土”,“羸”即“籯”(或“籝”)之借,为一种“竹器”(见《玉篇》),属箱类,可盛土。《甲本释文》校正为“慕”,并云:“‘羸’,乙本作‘纂(léi)...
0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