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1_01_校笺_05_魏稼孙
《老子》21_07_校笺_01_校勘
《老子》21_音韵_01_江有诰
《老子》41_01_校笺_05_马叙伦
《老子》74_02_校笺_06_马叙伦
《老子》76_04_校笺_10_毕沅
《老子》77_07_校笺_03_范应元
《老子》26_05_校笺_03_陈景元
《老子》78_05_校笺_10_高亨
《老子》27_03_校笺_05_焦竑
《老子》27_04_校笺_18_水海
水海按:帛书乙本作“關籥”,通行本作“關鍵”或“關楗”。“關”,關閉門的門門(門栓)。《说文·門部》:“關,以木横持門户也。”《广韵·删韵》引《声类》:“關,所以閉也。”《墨子·备...
《老子》29_02_校笺_14_徐梵澄
徐梵澄云:“‘不可執也’一句,真本、古本及甲、乙两本皆无此句,盖后人妄增。”為保持帛书原貌,吾不增此句。“夫天下,神器也”,是一肯定判断句,谓:天下是神聖的器物。“神器”,《周易·...
《老子》51_述评
《老子》30_03_校笺_07_张煦
《老子》54_07_校笺_08_水海
水海按:许抗生已改初版误说,其著《帛书老子注译与研究》新版已校改为“博”。古棣说不足为据。“普”、“溥”、“博”三字义通。河上公即注云:“人主修道於天下,不言而化,不教而治,下之应...
《老子》09_音韵_06_本章韵读
《老子》62_06_校笺_03_毕沅
《老子》20_08_校笺_12_洪颐煊
《老子》20_16_校笺_09_毕沅
《老子》21_08_校笺_05_马叙伦
马叙伦云:“梁启超曰:‘閲同説。’按:馆本‘衆(简体作众)’作‘終’,‘衆’、‘終’古通。《仪礼·士相见礼》‘衆皆若是’,郑注:‘今文衆为終。’《春秋·僖公十五年》、《左传》‘八月...
《老子》24_01_校笺_04_范应元
范应元云:“‘跂’,去智切,举踵也。‘跨’,枯化切,越也。立而跂欲高于人也,然岂可久立邪?行而跨欲越于人也,然岂可久行邪?跂也跨也,以譬人之好高争先,所立所行不正,不可以长久也。”
《老子》39_16_校笺_03_彭耜
《老子》22_01_校笺_17_王安石
《老子》77_02_校笺_02_陆德明
《老子》79_03_校笺_16_水海
水海按:'徹'是周代奴隶制的劳役地租制。据《会笺》云:'鲁之税亩,变徹法而别為一法,故有若请仍用徹也。今曰税亩,则是不复以粟多寡為程(征),而但计亩之多寡為粟之程(征)也,·...盖助徹...
《老子》29_01_校笺_05_毕沅
《老子》53_05_校笺_06_马叙伦
《老子》30_音韵_01_江有诰
《老子》08_01_校笺_05_吴澄
吴澄注云:“‘上善’,谓第一等至极之善,有道者之善也。其若水者何也?盖水之善,以其灌溉浣濯,有利萬物之功,而不争處高洁,乃處衆人所惡卑污之地,故幾於有道者之善。‘幾’,近也。‘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