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44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27_01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27_01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善行’,‘行’下孟反。‘无徹’,梁(简文)云:‘应車边。今作彳边者,古字少也。’‘跡’,河上作‘迹’。”
02711

《老子》56_08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56_08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前句损掩一“得”字,后句“賤”借作“淺”(上古二字皆为元部),帛书《老子甲本释文》已校为“賤”。帛书乙本同此。今从乙本。李约本、赵孟頫本无“不可得而贵”一句。严遵本...
02712

《老子》15_10_校笺_06_许抗生

<p>《老子》15_10_校笺_06_许抗生</p>-齐物书舍
许抗生云:“‘曠’,乙本作‘滋’,甲本缺文,诸本皆作‘曠’。今据改。‘滋’疑作‘莊’,曠、莊音近而误。河上公注:‘曠者宽大。’‘曠’,即空曠广大的意思。‘谷’,甲、乙本皆作‘浴’,...
0278

《老子》62_08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62_08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不曰’,‘曰’,于月反。”
02715

《老子》19_音韵_02_邓廷桢

<p>《老子》19_音韵_02_邓廷桢</p>-齐物书舍
邓廷桢云:“倍、慈、有為韵。音声、兹声、有声之字,古音隶之部。《诗经·瞻仰》‘如贾三倍’,与‘妇无公事’為韵。”
0275

《老子》81_04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81_04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三句,帛书甲本作“聖人无□,□既以為□,□□□”,第一句损掩一“積”字,第二句损掩“既”和“人”两字,第三句全损,《甲本释文》皆已校补。帛书乙本“聖”省作“聊”,《乙本释文》作“...
0276

《老子》67_音韵_05_本章韵读

<p>《老子》67_音韵_05_本章韵读</p>-齐物书舍
本章韵读:大、大,月部;肖、肖,宵部。小,心纽、宵部;细,心纽、脂部,二字纽同押韵。寳、寳,幽部。慈,之部;先,文部;之文合韵。勇,东部;廣,阳部;东阳合韵;長,阳部。勇,东部;廣...
0278

《老子》22_06_校笺_08_水海

<p>《老子》22_06_校笺_08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見(简作见)”(xiàn),是“現(简作现)”的古字。详見上章节校笺文。“自見”,自我荐达之义。全句义谓:不自我推荐,所以能被了解。
02710

《老子》43_01_校笺_04_范应元

<p>《老子》43_01_校笺_04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淮南子》‘騁’下有‘於’字,与古本同。‘至柔’谓道之用也,‘至堅’谓物之剛者。道能运物是至柔馳聘於至堅也。”水海按:《淮南子·原道训》和《道应训》引皆无“於”字,当是...
0279

《老子》07_04_校笺_16_王安石

<p>《老子》07_04_校笺_16_王安石</p>-齐物书舍
王安石注云:“《字说》:《韩非子》曰:‘自营为私’,‘背私为公’。夫自营者,未有能成其私者也,故其字为自营而不周之形。故《老子》曰:‘夫非以无私也,故能成其私。’私从禾,从厶。厶,...
02715

《老子》31_10_校笺_05_张煦

<p>《老子》31_10_校笺_05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开元、吕(知常)、苏、葛、赵无‘故’字。”
02711

《老子》10_08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10_08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恃’,河上本作‘侍’。‘長’,丁丈反。”
0277

《老子》70_06_校笺_12_水海

<p>《老子》70_06_校笺_12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帛书甲、乙本“褐”下皆有“而”字,正与严遵本、敦煌壬本、傅奕本、范应元本同。有“而”字义足。 又,“褐(hè)”,乃《老子》书所用楚方言。《淮南子·齐俗训》注云:“楚人谓袍为...
02713

《老子》78_04_校笺_04_严可均

<p>《老子》78_04_校笺_04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莫能知',各本'能'作'不'。'
0275

《老子》51_06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51_06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長’,张丈反。‘亭之’,如字别也。‘毒之’,‘毒’徒笃反,今作‘熟’。”
0277

《老子》10_02_校笺_14_王弼

<p>《老子》10_02_校笺_14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專,任也;致,极也。言任自然之氣,致至柔之和,能若婴兒之无所欲乎?则物全而性得矣。”
02710

《老子》59_03_校笺_03_王安石

<p>《老子》59_03_校笺_03_王安石</p>-齐物书舍
王安石云:“夫人莫不有视、听、思。目之能视,耳之能听,心之能思,皆天也。然视使之明,听而使之聪,思而使之正,皆人也。然形不可太劳,精不可太用。太劳则竭,太用则瘦。惟能嗇之而不使至于...
0276

《老子》17_02_校笺_09_蒋锡昌

<p>《老子》17_02_校笺_09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親’、‘譽’谊近,故连言之。傅本重‘其次’二字,则将‘親’、‘譽’二字分为道德衰降之二个阶级,似非是。‘其次’,謂世道下降,次于上言者也。此謂其次之世,人君亟亟以...
02711

《老子》65_08_校笺_04_罗振玉

<p>《老子》65_08_校笺_04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然後’二字,景龙本、敦煌庚本、敦煌壬本无。‘乃至’下敦煌庚本有‘於’字。”水海按:今河北省易县存唐景龙二年易州龙兴观道德经碑有“然後”二字。朱谦之、高明等人校释景龙碑...
02714

《老子》74_02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74_02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若民恒是死,則而為者”,前句“使民”作“若民”,无“且”字,“是”為“畏”的误写,或“恒是”下捝一“畏”字;后句“而”前衍一“則”字,无“畸”字。《甲本释文》校...
02713

《老子》56_04_校笺_12_张舜徽

<p>《老子》56_04_校笺_12_张舜徽</p>-齐物书舍
张舜徽云:“帛书甲、乙本并有此六句,知非后人误衍。惟甲、乙本作‘挫其鋭而解其紛’在‘和其光,同其尘’之上,与今本异耳。塞兑閉門,谓人君閉明塞聪也;挫鋭解紛,谓人君摧折己之锋芒,消除...
02715

《老子》76_02_校笺_13_高亨

<p>《老子》76_02_校笺_13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柔脆’作‘柔弱’为胜,盖‘柔弱’二字乃本章之主干也。”
02710

《老子》77_述评

<p>《老子》77_述评</p>-齐物书舍
老子在这一章节中,主要是讲“平等”问题。陈柱发微此旨云:“此老子主张一切平等之说也。夫贵者愈贵,则贱者愈贱,富者愈富;富者愈富,则贫者愈贫;而天下之富者,必少于贫者,贵者必少于贱者...
02712

《老子》13_05_校笺_06_张松如

<p>《老子》13_05_校笺_06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明太祖《御注道德真经》本无‘是謂寵辱若驚’句。”
0279

《老子》62_09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62_09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乙本如此,今从帛书甲、乙本。他本皆同帛书本。
0276

《老子》64_15_校笺_07_水海

<p>《老子》64_15_校笺_07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朱谦之、张舜徽之说是也。《老子》原本当作“能輔”。此句言“聖人”能够輔助萬物的自然发展,而不敢强作妄為。显然这是在宣传“无為”之道的。 又,河上公注云:“教人反本实者,欲以...
02711

《老子》81_06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81_06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天之道’,五注无‘之’字。”
0279

《老子》46_述评

<p>《老子》46_述评</p>-齐物书舍
这一章节主要表现了老子反对战乱的思想。 前四句老子用正反对比的方法,表示他对战乱的深厌痛绝。天下有道,社会安定,“却走马以粪”,人民安心从事农业生产。天下无道,兵荒马乱,“戎马生于...
0277

《老子》64_01_校笺_03_陈奇猷

<p>《老子》64_01_校笺_03_陈奇猷</p>-齐物书舍
陈奇猷云:“按:‘持’,读‘自恃’之‘恃’。”
02711

《老子》27_03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27_03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同此;帛书乙本“以”作“用”,“菥”作“(高明作‘答’)”。今从甲本。河上公本、白文本、(唐)李荣本、林希逸本、董思靖本、陈景元本、邓锜本、张嗣成本、李道纯本、杜道坚...
02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