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45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05_04_校笺_08_罗振玉

<p>《老子》05_04_校笺_08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今本王作‘屈’,与景龙、御注、景福三本同。《释文》出‘掘’字,知王本作‘掘’。”
0325

《老子》55_10_校笺_07_水海

<p>《老子》55_10_校笺_07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古棣反驳俞樾此两句下有“是故用其光,復归其明”说,甚为有力;但说“已”当作“亡”,非是矣。彼三十章作“亡”,亦为个别本子,河上公本、王弼本、傅奕本等通行本皆作“已”,帛书甲...
0275

《老子》11_04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11_04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作“當其无,有埴器□□□”,《甲本释文》校为“當其无有,埴器之用也。”乙本如此,唯“其”作“亓”。今从乙本。《乙本释文》则以“當其无有”断句。许抗生而以“當其无”断...
0335

《老子》34_01_校笺_05_严可均

<p>《老子》34_01_校笺_05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道氾’,御注作‘道汎’。”
0395

《老子》59_01_校笺_09_马叙伦

<p>《老子》59_01_校笺_09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弼注曰:‘上承天命,下绥百姓。’成疏曰:‘上合天道,下化黎元’,是王、成‘人’皆作‘民’。成疏曰:‘天,自然也;式,法也;莫若,犹莫过也。言上合天道,下化黎元者,无过...
0255

《老子》61_02_校笺_05_范应元

<p>《老子》61_02_校笺_05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天下之牲’,‘牲’字,严遵同古本。”
0275

《老子》63_04_校笺_08_马叙伦

<p>《老子》63_04_校笺_08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馆本、卷子本成疏‘細’作‘小’,馆本无下句‘天下之’三字。”
0395

《老子》80_02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80_02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使民重死而不遠徙’,司马‘遠徙’作‘重復’,苏、叶无此一句。”
0255

《老子》20_09_校笺_06_张煦

<p>《老子》20_09_校笺_06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葛、林、苏‘若’作‘如’。”水海按:林希逸本、苏辙本经文作“若”,而注文作“如”。
0475

《老子》20_11_校笺_04_毕沅

<p>《老子》20_11_校笺_04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河上、王弼‘我’上并有‘而’字。”
0515

《老子》38_08_校笺_04_李翘

<p>《老子》38_08_校笺_04_李翘</p>-齐物书舍
李翘云:“《庄子·知北游篇》引云:‘禮者,道之華而亂之首也’。误合下为一句。”
0275

《老子》70_01_校笺_02_石田羊一郎

<p>《老子》70_01_校笺_02_石田羊一郎</p>-齐物书舍
石田羊一郎云:“下文‘言有宗’二句,检文义当在此上。‘甚易行’上当脱‘吾事’二字。”
0495

《老子》39_11_校笺_10_成玄英

<p>《老子》39_11_校笺_10_成玄英</p>-齐物书舍
成玄英疏云:“貴,尊高也;賤,卑下也。得一之君,故能谦下;失道之主,必致骄矜。故知骄矜是賤下之基,谦卑是尊高之本。校量得失,故有斯戒。”
0475

《老子》39_音韵_05_本章韵读

<p>《老子》39_音韵_05_本章韵读</p>-齐物书舍
本章韵读:清、寧、靈、盈、正,耕部。裂、發、歇、渴、蹶,月部。本,文部,基,之部,文之合韵。穀,屋部;輿,鱼部,屋鱼合韵。玉,屋部;石,铎部,屋铎合韵。
0515

《老子》22_05_校笺_04_朱谦之

<p>《老子》22_05_校笺_04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景龙碑本‘彰’字残缺不明,下‘不’字泐,当据他本补之。遂州本‘不自見,故明’在‘不自是,故彰’句下。”
0455

《老子》23_07_校笺_05_水海

<p>《老子》23_07_校笺_05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譣之帛书乙本,《老子》原本作“失”而不作“天”。高说误。 又,河上公注云:“失谓任己而失人也。同於失者,所為与失同也。”
0425

《老子》45_03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45_03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屈’,丘物反,伪也。”
0415

《老子》02_今译

<p>《老子》02_今译</p>-齐物书舍
天下之人都知道了美的东西是美,也就知道了丑的东西是丑了;都知道了善的事物是善,也就知道恶的事物是恶了。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体现;高和下相互对...
0475

《老子》03_02_校笺_03_马叙伦

<p>《老子》03_02_校笺_03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罗卷无‘為’字。《北堂书钞》二七引作‘不貴貨,使民不盗’。王弼注曰:‘貴貨过用,贪者竞趣,穿窬探箧,没命而盗。’则《书钞》所引,疑古本也。今王作‘不貴難得之貨,使民...
0495

《老子》29_音韵_03_奚侗

<p>《老子》29_音韵_03_奚侗</p>-齐物书舍
奚侗云:“各本作‘羸’,从范本改作‘剉’。隨、吹、剉、墮為韵。”
0595

《老子》06_02_校笺_06_宋徽宗

<p>《老子》06_02_校笺_06_宋徽宗</p>-齐物书舍
宋徽宗注云:“庄子曰:‘万物有乎生,而莫见其根,有乎出,而莫见其門,而见之者,必圣人已。’故于此名言‘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物与天地,本无先后,明大道之序,...
0275

《老子》30_05_校笺_06_王昶

<p>《老子》30_05_校笺_06_王昶</p>-齐物书舍
王昶云:“至元‘驕’作‘憍’。”
0975

《老子》30_08_校笺_03_焦竑

<p>《老子》30_08_校笺_03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不道’,古本、龙兴观碑次解本并作‘非道’。‘早已’,言不久也。”
0485

《老子》12_01_校笺_05_张松如

<p>《老子》12_01_校笺_05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五色令人目盲’,甲本‘盲’讹作‘明’。”
0465

《老子》35_01_校笺_08_范应元

<p>《老子》35_01_校笺_08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道不可執,此言執者,谓守道者如手之執物,不可失也。道本无象,此言象者,以万象皆由是而兆见,故曰‘大象’也。圣人能執道不失,则天下皆心往而诚歸之,非圣人有招来天下之心也。...
01015

《老子》59_02_校笺_04_彭耜

<p>《老子》59_02_校笺_04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是以’,纂微、司马、苏、曹、陈‘以’并作‘謂’。‘早復’,纂微、苏、曹、陈‘復’并作‘服`。”
0485

《老子》37_05_校笺_06_蒋锡昌

<p>《老子》37_05_校笺_06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五十七章‘我好静而民自正’,与此文异谊同。彼作‘自正’,而此作‘自定’者,以‘静’、‘定’為韵耳。强本成疏引经文云:‘不欲以静,天下自正;’则成无‘將’字,‘定’作...
0525

《老子》17_04_校笺_14_水海

<p>《老子》17_04_校笺_1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王念孙和《甲本释文》校注之说是。帛书乙本即证《老子》原本当作“信不足,安有不信”。帛书甲本“安”作“案”,则是“安”的假借(二字皆为影纽元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案...
0375

《老子》20_10_校笺_03_陈景元

<p>《老子》20_10_校笺_03_陈景元</p>-齐物书舍
陈景元云:“‘乘乘’,王弼作‘儡儡’,一本作‘魁魁’。”
0515

《老子》69_03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69_03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行无行’,下‘行’,户刚反。‘攘’,苦羊反。”
0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