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46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20_06_校笺_05_焦竑

<p>《老子》20_06_校笺_05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如享’,古本作‘若享’。”
0257

《老子》42_06_校笺_04_范应元

<p>《老子》42_06_校笺_04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严遵同古本,河上公作‘而王公以為稱’。今从古本。”按:严遵云:“衆人之所惡,而侯王之所以自名也。”严遵似作“自名”。然今存怡兰堂与道藏二严本经文皆作“而王公以名稱”。不...
02513

《老子》44_02_校笺_06_薛蕙

<p>《老子》44_02_校笺_06_薛蕙</p>-齐物书舍
薛蕙云:“世之人不知贵己贱物之道,而危身弃生以徇物。老子闵而教之曰:名之與身,何者其親乎?何为外身而内名也?身之于貨,何者其重乎?何为贱身而贵貨也?或得名貨而亡身,或得身而亡名貨,...
02513

《老子》03_06_校笺_04_马叙伦

<p>《老子》03_06_校笺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臧疏、张嗣成‘民’作‘心’。‘常使民无知无欲’,孙盛《老子疑问反讯》及《治要》引同此。成疏曰:‘知者,分别之名;欲者,贪求之目。言聖人常以空惠利益苍生,令倒置之徒,息分...
0255

《老子》06_03_校笺_02_张煦

<p>《老子》06_03_校笺_02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勤’作‘懃’。”
0256

《老子》31_13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31_13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戰勝,以喪禮處之’,纂微、司马、苏、五注、曹、陈、达真、清源、程、邵‘勝’下并有‘則’字。”
02510

《老子》11_06_校笺_10_清世祖

<p>《老子》11_06_校笺_10_清世祖</p>-齐物书舍
清世祖云:“此章言有无合一之妙。世人但知有之為用,而不知以无运有,其用乃神。观乎乘载以車,而必轂有空虚之处,乃得車之用。日用以器,而必器有空虚之处,乃得器之用。居处以室,而必室有空...
02513

《老子》15_07_校笺_10_张煦

<p>《老子》15_07_校笺_10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葛‘涣’下有‘兮’字,‘冰’下有‘之’字,葛‘冰’作‘水’。”
0258

《老子》17_03_校笺_16_范应元

<p>《老子》17_03_校笺_16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注云:“大朴既散,人伪日生,又其次之君,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虽畏之,而亦侮之也。苏曰:‘以政齐民,民非不畏也,然力之所不及,则侮之矣。’”
02513

《老子》41_07_校笺_04_朱谦之

<p>《老子》41_07_校笺_04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罗卷敦戊本‘谷’不作‘俗’,与法京敦乙本异。”
0257

《老子》48_今译

<p>《老子》48_今译</p>-齐物书舍
求学者一天比一天增加(情欲文饰),闻道者一天比一天减少(情欲)。(闻道者的情欲)减少了再减少,一直达到(清淡、)不妄为的境地;(清淡、)不妄为就是没有因为什么欲望而作为。将要治理天...
02515

《老子》14_05_校笺_13_高明

<p>《老子》14_05_校笺_13_高明</p>-齐物书舍
高明云:“按:‘裙’字从君得声,‘混’字从昆得声,‘君’、‘昆’皆见纽文部字,古读音相同,故甲本‘園’字与乙本‘裙’字,均当从今本假為‘混’。”
0258

《老子》81_03_校笺_02_范应元

<p>《老子》81_03_校笺_0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善言不辯,辯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古本。”
02511

《老子》23_07_校笺_11_蒋锡昌

<p>《老子》23_07_校笺_11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失’则指‘飄風’、‘驟雨’之治而言;以人君行‘希言’之治,則為‘道’、為‘德’;行‘飄風’、‘暴雨’之治,則為‘失’也。此言人君行道,則与道同体;行德,則与德同体;行...
02510

《老子》52_音韵_04_奚侗

<p>《老子》52_音韵_04_奚侗</p>-齐物书舍
奚侗云:“母,读若每。事、救為韵,《鹖冠子·世兵篇》以、之韵游、邮亦其例。”
02512

《老子》09_01_校笺_02_陈碧虚

<p>《老子》09_01_校笺_02_陈碧虚</p>-齐物书舍
陈碧虚云:“严君平作‘殖而盈之’,谓积其财宝也。”水海按:朱谦之谓:“严君平作‘殖而盈之’,陈碧虚云:‘谓积其财宝也。’按此盖涉下文‘金玉满室,莫之能守’,而误改上文。”可备参考。
0257

《老子》70_06_校笺_05_张煦

<p>《老子》70_06_校笺_05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等无‘而’字。”
0257

《老子》71_03_校笺_03_焦竑

<p>《老子》71_03_校笺_03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聖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韩非子》作‘聖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
0258

《老子》41_03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41_03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损掩,乙本如此,今从乙本。傅奕本、范应元本“大”前有“而”字,作“下士聞道,而大笑之”。敦煌唐写本S三九二六《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景龙本、遂州本、赵孟頫本作“下45...
0255

《老子》41_12_校笺_02_范应元

<p>《老子》41_12_校笺_0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大道无象,而众象由是而见,乃象之大者也。”水海按:范氏谓“大象”为“大道”。
0256

《老子》01_03_校笺_04_蒋锡昌

<p>《老子》01_03_校笺_04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马说是也。吾于马证以外,复得四证焉:四十章:‘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即‘有名’,‘无’即‘无名’。《文子·道原篇》:‘有名,产于无名;无名者,有名之母也...
0256

《老子》57_09_校笺_10_水海

<p>《老子》57_09_校笺_10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当有“而”字。有“而”义顺,并且强调了“我无為”与“民自化”、“我好静”与“民自正”的因果关系。“而”即“则”、“就”之义。《庄子》引文有“而”字,帛书本有“而”字,证明《...
02515

《老子》17_05_校笺_16_水海

<p>《老子》17_05_校笺_16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猷”,则“猶”的古写。《尔雅·释兽》:“猶,如麂,善登木。”《广韵·尤韵》“猷,《说文》曰:‘玃属。’”《说文·犬部》作“猶”。王筠《句读》:“猶,《韵会》引作‘猷’,又...
02512

《老子》02_05_校笺_04_毕沅

<p>《老子》02_05_校笺_04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河上公、王弼并作‘萬物作焉而不辭’。陆希声及《太平御览》七十六引皆无‘焉’字。”
02514

《老子》09_02_校笺_09_易顺鼎

<p>《老子》09_02_校笺_09_易顺鼎</p>-齐物书舍
易顺鼎云:“‘税’字当从河上本作‘鋭’。《说文》:‘税,木杖也。’‘棁’既为木杖,不得云‘揣而税之’。《释文》虽据王本作‘税’,然言‘税’字‘音菟夺反,又徒活反’。考《玉篇·手部》...
02512

《老子》27_04_校笺_17_高明

<p>《老子》27_04_校笺_17_高明</p>-齐物书舍
高明云:“帛书甲、乙本‘關籥’二字,王本作‘關楗’,世传今本也有作‘關鍵’者。范应元云: ‘··。’(见前引范文)范说不确。《广雅·释宫》:‘投謂之閹,鍵笠户牡也。’王念孙疏证云:...
02513

《老子》52_06_校笺_02_吴澄

<p>《老子》52_06_校笺_02_吴澄</p>-齐物书舍
吴澄云:“‘日’,或作‘曰’,传写之误。”
0258

《老子》32_06_校笺_02_范应元

<p>《老子》32_06_校笺_0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夫亦將知止’,马诞、王弼同古本。”道本无名,老子初不得已,而强为之名,以发明后世,此‘始制有名’也。名亦既有,则可因有名而及身,以求无名之樸,自然纯备,无间杂欠阙,此...
0255

《老子》58_06_校笺_09_徐仁甫

<p>《老子》58_06_校笺_09_徐仁甫</p>-齐物书舍
徐仁甫云:“按:‘其无正’之‘正’,当读为‘定’。《周礼·宰夫》:‘岁终则令群吏正岁会。’注:‘正’犹‘定’也。《玉篇》:‘正,定也。’《尔雅·释天》注:‘定,正也。’本书三十七章...
02513

《老子》60_今译

<p>《老子》60_今译</p>-齐物书舍
治理大国,犹如熟煮小鱼那样,(不要常去搅动它。)用“道”来治理天下,天下的鬼魅就不灵验且不作怪了。不但鬼魅不灵验且不作怪,天下的神祇也不伤害世间民人了。不但神祇不伤害世间民人,而且...
0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