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47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38_11_校笺_04_毕沅

<p>《老子》38_11_校笺_04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朱穆《崇厚论》引两‘處’字皆作‘居’。”
0435

《老子》21_09_校笺_08_马叙伦

<p>《老子》21_09_校笺_08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经幢无‘之’字,馆本、易州无‘哉’字。”水海按:广明本作“吾何以知衆甫然哉?以此。”
0345

《老子》41_音韵_02_朱谦之

<p>《老子》41_音韵_02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笑,宵部;道,幽部,幽宵通韵。唯道音盗,似误。‘道’,徒皓切,古,徒苟切。‘道’首声,九章与守、咎韵,十四章与有韵,四十七章与牖、少韵,此其例证。又,谷、辱、足、偷、渝...
0575

《老子》40_今译

<p>《老子》40_今译</p>-齐物书舍
向着对立面转化的,是道的运动;保持着柔弱状态的,是道的作用。天下的万物,都是从有名有形的东西转化而来的,有名有形的东西,又是从无名无形的东西转化而来的。
0305

《老子》23_04_校笺_03_严可均

<p>《老子》23_04_校笺_03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上不’,各本作‘尚不’。‘於人’,各本句末有‘乎’字。”
0505

《老子》75_04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75_04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乙本皆同此。今从之。宋徽宗本、邵若愚本、彭耜本无“夫”字,“賢(简为贤)”后有“於”字,“貴生”后有“也”字,作“唯无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也”;吕惠卿本与之同,唯...
0365

《老子》26_04_校笺_13_高亨

<p>《老子》26_04_校笺_13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按:《韩非子·喻老》:‘主父,萬乘之主,而以身輕於天下,是以生幽而死。’《老子》此句,疑后人本《韩非子》所加注语。”
0265

《老子》47_01_校笺_09_水海

<p>《老子》47_01_校笺_09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老子》原本当有“於”(今作“于”)字。《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古书所引即有“於”字,足证帛书甲、乙本有“於”字不误也。查《文子》的《道原篇》、《精诚篇》、《下德篇》...
0535

《老子》03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03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前句同此,后句全损;帛书乙本同此。今从乙本。河上公本、王弼本、顾欢本、御注本、邢玄本、景福本、楼正本、傅奕本、李约本、强思齐本、陆希声本、杜光庭本及诸宋元明人本“上...
0225

《老子》50_02_校笺_01_校堪

<p>《老子》50_02_校笺_01_校堪</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作“□□□□有□,□□徒十有三”;帛书乙本作“生之□□□□,□之徒十又三”,“又”通“有”。今据王弼本、傅奕本校补得此两句。两句中“十”,敦煌己本皆通作“什”。其他...
0555

《老子》55_05_校笺_07_易顺鼎

<p>《老子》55_05_校笺_07_易顺鼎</p>-齐物书舍
易顺鼎云:“按:《释文》云:‘河上本一作朘’,又引《说文》‘朘,赤子阴也;’《说文》无‘朘’字,据此,则唐本有之。《玉篇》亦云:‘朘,赤子阴也;’即本《说文》之义,是《说文》本收‘...
0405

《老子》33_01_校笺_05_朱谦之

<p>《老子》33_01_校笺_05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按:范说非是。《老子》古本有详略各本不同,此盖由南北朝以来,河北与江南各地风俗言语之影响不同。《颜氏家训·书证篇》所云:‘也、是、语、已及助字之辞,文籍有之矣,河北经传...
0495

《老子》11_音韵_04_水海

<p>《老子》11_音韵_0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卅輻同一轂,當其无,有車之用也。然(挻)埴而為器,當其无,有埴器之用也。故有之以為利,无之以為用。”輻【pǐwek】,职部;轂【kǒk】,屋部;职部【ek】和屋部【ok】,主要元音...
0395

《老子》33_07_校笺_08_宋常星

<p>《老子》33_07_校笺_08_宋常星</p>-齐物书舍
宋常星云:“居止安住之地,謂之所。人能得其所,如鱼得水,似鸟歸巢,动静合宜,身心快樂,此即是止于至善之地也。渐渐进修,可以同天地而不巧,岂非长久乎!”
0525

《老子》13_08_校笺_05_张煦

<p>《老子》13_08_校笺_05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苟’,吕等作‘及’,无‘乎’字。”
0545

《老子》14_10_校笺_10_奚侗

<p>《老子》14_10_校笺_10_奚侗</p>-齐物书舍
奚侗云:“‘忽怳’亦可倒言‘怳忽’,与‘仿佛’同谊,谓所见不能审谛也。”
0425

《老子》14_音韵_04_江有诰

<p>《老子》14_音韵_04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江有诰《唐韵·四声正·八物》云:“‘物’,文弗切。按:古有去声,当与未部并收。《老子·赞玄篇》‘復歸於无物’,与‘昧’叶。”
0615

《老子》37_02_校笺_09_朱谦之

<p>《老子》37_02_校笺_09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傅本作‘王侯’。景福本‘若’作‘而’。‘之’字景龙、御注、英伦、傅奕本均无,室町本有。”
0475

《老子》16_11_校笺_09_张松如

<p>《老子》16_11_校笺_09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按:劳健《古本考》如此。诸本‘全’均作‘王’,盖自帛书已然。帛书乙本‘王’已模糊,甲本尚清楚。····‘公’、‘王’、‘天’...
0525

《老子》64_07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64_07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语,帛书甲本作“九成之台,作於羸土”,“羸”即“籯”(或“籝”)之借,为一种“竹器”(见《玉篇》),属箱类,可盛土。《甲本释文》校正为“慕”,并云:“‘羸’,乙本作‘纂(léi)...
0445

《老子》17_05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17_05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作“□□其貴言也”,当损掩“猶呵”二字,《甲本释文》校补为“猶呵”,“呵”当为抄写者时译“兮”而来,应复原为“兮”;乙本作“猷呵其贵言也”,“兮”时译为“呵”,今复原...
0415

《老子》65_05_校笺_05_焦竑

<p>《老子》65_05_校笺_05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知此两者,亦楷式’,古本作‘常知此两者,亦楷式。’”
0395

《老子》66_04_校笺_09_苏辙

<p>《老子》66_04_校笺_09_苏辙</p>-齐物书舍
苏辙云:“聖人非欲上人、非欲先人也,盖下之、後之,其道不得不上且先耳。”
0275

《老子》19_音韵_02_邓廷桢

<p>《老子》19_音韵_02_邓廷桢</p>-齐物书舍
邓廷桢云:“倍、慈、有為韵。音声、兹声、有声之字,古音隶之部。《诗经·瞻仰》‘如贾三倍’,与‘妇无公事’為韵。”
0255

《老子》72_02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72_02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无狎’,狎,户甲反。‘无厭’,厭,于艳反。”
0275

《老子》41_08_校笺_07_罗运贤

<p>《老子》41_08_校笺_07_罗运贤</p>-齐物书舍
罗运贤云:“《御览》六五九引‘偷’作‘渝’。”
0305

《老子》74_02_校笺_11_王弼

<p>《老子》74_02_校笺_11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诡异乱群,谓之奇也。”
0435

《老子》75_04_校笺_12_朱谦之

<p>《老子》75_04_校笺_12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夫唯无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按:首句广明、景福、王羲之、赵孟頫同此石。邢玄同敦煌辛本。···又按:《淮南子·精神训》:‘夫人之所以不能终其寿命,而中道夭于刑戮者,何...
0485

《老子》45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45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其”作“亓”,“弊”作“幣”(为“弊”的假借);帛书乙本全部损掩。宋刊河上公本、《音注河上公老子道德经》本、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和S三九二六《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本...
0455

《老子》77_07_校笺_08_王弼

<p>《老子》77_07_校笺_08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言谁能處盈而全虚,損有以補无,和光同尘,荡而均者?唯有道者也。”
0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