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49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57_07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57_07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章’,明也。司马迁同古本。”水海按《史记·酷吏列传》引作“法令滋章,盗賊多有”,与傅奕本、范应元本基本相合。
02412

《老子》81_03_校笺_02_范应元

<p>《老子》81_03_校笺_0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善言不辯,辯言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古本。”
02411

《老子》44_01_校笺_03_王弼

<p>《老子》44_01_校笺_03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尚名好高,其身必疏。贪貨无厌,其身必少。”
02415

《老子》09_01_校笺_02_陈碧虚

<p>《老子》09_01_校笺_02_陈碧虚</p>-齐物书舍
陈碧虚云:“严君平作‘殖而盈之’,谓积其财宝也。”水海按:朱谦之谓:“严君平作‘殖而盈之’,陈碧虚云:‘谓积其财宝也。’按此盖涉下文‘金玉满室,莫之能守’,而误改上文。”可备参考。
0247

《老子》56_08_校笺_05_成玄英

<p>《老子》56_08_校笺_05_成玄英</p>-齐物书舍
成玄英疏云:“夫富貴(应为‘贵賤’)者,兴乎荣辱也。故毁誉不动,宠辱莫惊。故不可以貴賤语其心也。”
0247

《老子》13_08_校笺_09_朱谦之

<p>《老子》13_08_校笺_09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按:‘及’字,傅、范本作‘苟’。范曰:‘···’盖‘及’与‘若’同义。王念孙曰:‘···’今证之古本,知‘及’与‘若’同,与‘苟’字亦可互用。又,‘患’字下室町本有‘乎...
0248

《老子》35_音韵_05_本章韵读

<p>《老子》35_音韵_05_本章韵读</p>-齐物书舍
本章韵读:象、往,阳部;害、大,月部;餌、止,之部。言、見,元部;味,物部,聞,文部,物文通韵,既,物部,文物通韵。
02412

《老子》17_02_校笺_12_王弼

<p>《老子》17_02_校笺_12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不能以无为居事,不言为教,立善行使,使下得親而譽之也。”
0248

《老子》74_05_校笺_15_徐梵澄

<p>《老子》74_05_校笺_15_徐梵澄</p>-齐物书舍
徐梵澄云:“‘司殺者’,法也。司寇、司隶之属奉行之。国君執法而操生殺之柄,必曰:此祖宗之法,国家之法,贵戚与凡民共之者也。故法不可乱,不能凭其喜、怒以生、殺人。史美舜、禹之治。皋陶...
0246

《老子》48_06_校笺_02_焦竑

<p>《老子》48_06_校笺_02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不足以取天下’,古本作‘又不足以取天下矣’。”
0245

《老子》38_04_校笺_05_范应元

<p>《老子》38_04_校笺_05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仁者,爱之理也,義者,事之宜也。爱出乎理,谓之上仁。上仁為之而无以為者,非以要誉也,无所為(去声)而為之也。”
0246

《老子》69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69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如此,乙本“有”借作“又”。今从甲本。傅奕本同帛书甲本。范应元本“兵”后有“者”字,作“用兵者有言曰”。严遵本、河上公本、王弼本、顾欢本、景龙本、御注三本、景福本、遂...
02414

《老子》53_07_校笺_13_朱谦之

<p>《老子》53_07_校笺_13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武内敦乙本与罗卷本均作‘盗誇’。····按作‘盗李’是也。夏竦《古文四声韵》卷二引古《老子》作,与(景龙)碑本合。御注、赵孟頫本同此(景龙碑)。范本作牵,疑与牵字通。牵...
02412

《老子》13_10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13_10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可以寄天下’,古本作‘則可以託天下矣’。开元本‘則’作‘若’,无‘矣’字。一‘寄’下有‘於’。”
02410

《老子》15_09_校笺_14_周绍贤

<p>《老子》15_09_校笺_14_周绍贤</p>-齐物书舍
周绍贤云:“超然不群而不立异以為高,故能與众人和光同尘相处,似乎舆俗同流;然而水性本清,若濁,并非真濁。”
02411

《老子》15_14_校笺_10_洪颐煊

<p>《老子》15_14_校笺_10_洪颐煊</p>-齐物书舍
洪颐煊云:“‘故能蔽不新成’,按:‘蔽’字與‘新’对言之,‘蔽’即‘敝’字。下文‘弊則新’,《释文》作‘蔽’。《论语·子罕》‘衣敝缊袍’,《释文》‘弊本作敝’;《庄子·逍遥游篇》‘...
0246

《老子》52_06_校笺_02_吴澄

<p>《老子》52_06_校笺_02_吴澄</p>-齐物书舍
吴澄云:“‘日’,或作‘曰’,传写之误。”
0248

《老子》52_音韵_05_水海

<p>《老子》52_音韵_05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啓其说,濟其事,冬身不棘。”事【d3ǐe】,之部;棘【kǐek】,职部。之部【e】和职部【ek】,主要元音相同,可以对转,故之职通韵,事、棘押韵。
0246

《老子》32_06_校笺_02_范应元

<p>《老子》32_06_校笺_0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夫亦將知止’,马诞、王弼同古本。”道本无名,老子初不得已,而强为之名,以发明后世,此‘始制有名’也。名亦既有,则可因有名而及身,以求无名之樸,自然纯备,无间杂欠阙,此...
0245

《老子》12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12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甲本“盲”作“明”,《甲本释文》校正为“盲”。乙本同此句,今从乙本。今诸通行本“使”作“令”,谓“五色令人目盲”。
02410

《老子》15_10_校笺_11_成玄英

<p>《老子》15_10_校笺_11_成玄英</p>-齐物书舍
成玄英疏云:“尘累斯尽,心灵虚白,故道德宽曠,包容若谷也。”
02410

《老子》24_04_校笺_04_唐玄宗

<p>《老子》24_04_校笺_04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夫谦者德之柄,让者礼之文,苟失斯道,无从而可,况自专固伐取,欲以求功,不让则争,功斯滥矣。故云‘自伐者无功’。”
0248

《老子》49_04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49_04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德善矣’,篡微、苏、曹并无‘矣’字。司马、五注、达真‘德’并作‘得’。”
02414

《老子》59_02_校笺_11_马叙伦

<p>《老子》59_02_校笺_11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臧疏、易州、馆本、磻溪、柰卷‘惟’作‘唯’。‘是以’,范、吴、臧疏、馆本同此,各本作‘是謂’,‘以’字是。彭、张嗣成、吴、潘‘服’作‘復’,‘復’字是。陆德明作‘復’,...
0248

《老子》59_06_校笺_05_王弼

<p>《老子》59_06_校笺_05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國之所以安,谓之母。重积德,是唯图其根,然后营末,乃得其终也。”
0248

《老子》64_07_校笺_06_罗振玉

<p>《老子》64_07_校笺_06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層’,敦煌庚本作‘成’,辛本作‘重’,壬本作‘曾’。”
02415

《老子》17_01_校笺_09_石田羊一郎

<p>《老子》17_01_校笺_09_石田羊一郎</p>-齐物书舍
石田羊一郎云:“本无‘不’字,依义当有。太古无名之世聖人在上,无为而化,民戴而不知也。”
0247

《老子》71_音韵_04_水海

<p>《老子》71_音韵_04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尚【zǐan】、病【bian】为韵,二字皆入阳部。又,两“矣”字为虚字脚,故此为富韵。又,知【tǐe】、知【tǐe】为韵,知入支部;尚【zǐan】、病【bi...
02412

《老子》31_11_校笺_12_张煦

<p>《老子》31_11_校笺_12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是以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吕(知常)、葛无‘是以’二字,‘處’作‘居’。‘言居上势則以喪禮處之’,吕(知常)、葛无‘居上势則’四字。”
0248

《老子》36_01_校笺_21_河上公

<p>《老子》36_01_校笺_21_河上公</p>-齐物书舍
河上公注云:“先開張之者,欲极其奢淫。”唐玄宗注云:“將欲歙敛众生情欲,则先開張,极其侈心,令自困於爱欲,则当歙敛矣。”
0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