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5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47_附论_02_水海

<p>《老子》47_附论_02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老子》这几章节中的“远”,应释为楚方言的“远”,则切当也。扬雄《方言》(卷十三)云:“藐,广也。”《方言笺疏》云:“《楚辞·九章》云:‘藐蔓蔓之不可量兮’,通作‘邈’。前...
02915

《老子》49_08_校笺_16_古棣

<p>《老子》49_08_校笺_16_古棣</p>-齐物书舍
古棣云:“帛书甲本作‘’,乙本作‘欱’,‘欱’、‘’当是‘翕’的古异体字。河上公古本(即王羲之本)作‘惵惵’,伪河上注传本有的作‘怵怵’,有的作‘淡淡’(见陆德明《释文》)。”水海...
04915

《老子》31_音韵_05_本章韵读

<p>《老子》31_音韵_05_本章韵读</p>-齐物书舍
本章韵读:者,鱼部,之,之部,鱼之合韵;居,鱼部,之鱼合韵;左,歌部,鱼歌合韵;右,之部,歌之合韵;者、者,鱼部,之,之部,鱼之合韵。上,阳部,下,鱼部,阳鱼通韵;美、美,脂部,人...
09615

《老子》55_05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55_05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作“未知牝□□□□□□,精□至也”,前句损掩“牡之會而朘怒”六字;后句损掩“之”一字;乙本同此二句。今从乙本。龙兴观本“牝”作“玄”,“會”作“合”,“朘怒”作“峻...
05215

《老子》10_03_校笺_02_水海

<p>《老子》10_03_校笺_02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脩”,上古心纽幽部【sǐeu】;“滌”(“涤”的繁体),定纽觉部【dieuk】,陆德明谓“徒历反”;幽部【eu】和觉部【euk】,主要元音相同,可以对转,故觉幽通韵。因此“脩”、“滌...
04715

《老子》10_06_校笺_05_张煦

<p>《老子》10_06_校笺_05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开元、吕等作‘能无知’,六句并无‘乎’字。”
03215

《老子》56_04_校笺_05_武内义雄

<p>《老子》56_04_校笺_05_武内义雄</p>-齐物书舍
武内义雄云:“敦、景、遂三本作‘忿’,盖‘紛’为‘忿’之借字。”
04815

《老子》57_10_校笺_09_王弼

<p>《老子》57_10_校笺_09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注云:“上之所欲,民从之速也。我之所欲唯无欲,而民亦无欲而自樸也。此四者,崇本以息末也。”
05115

《老子》62_01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62_01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奥’,于六反,暖也,河上乌报反。”
04415

《老子》64_05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64_05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乙本全损,《甲、乙本释文》已校补。今从《甲、乙本释文》本。敦煌庚本无两“也”字,作“為之於其未有,治之於其未亂”。傅奕本、范应元本“於”作“乎”,无两“也”字,谓“...
05215

《老子》17_02_校笺_02_纪昀

<p>《老子》17_02_校笺_02_纪昀</p>-齐物书舍
纪昀云:“‘其次親而譽之’,按:‘而’,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作‘之’。”
03215

《老子》80_01_校笺_12_朱谦之

<p>《老子》80_01_校笺_12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小國寡人’,按:柰卷‘寡’作‘寮’。景福、柰卷、王羲之‘伯’下有‘人’字。”
03415

《老子》20_13_校笺_09_毕沅

<p>《老子》20_13_校笺_09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王弼同河上作‘純’,苏灵芝书亦作‘純’。作‘純’为是。陆德明曰:‘沌,本又作忳。’‘沌’、‘忳’并非也。河上公作‘衆人昭昭’。王弼无‘皆’字。”
03515

《老子》41_05_校笺_09_蒋锡昌

<p>《老子》41_05_校笺_09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建言’非古载籍名,谓古之立言者。老子引古立言者语,十四章所谓‘执古之道’也。奚说非是。”
04614

《老子》22_今译

<p>《老子》22_今译</p>-齐物书舍
委曲才能保全,斜偏才能矫正,低洼才能积满,破旧才能出新,少些才能有所获得,贪多反而会迷惑(而无所得)。因此圣人始终执持万物对立统一的法则,把它作为治理天下的手段。不自我标榜,所以能...
04414

《老子》42_01_校笺_04_淮南子

<p>《老子》42_01_校笺_04_淮南子</p>-齐物书舍
《淮南子·天文训》云:“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萬物生。”
03914

《老子》23_02_校笺_09_罗运贤

<p>《老子》23_02_校笺_09_罗运贤</p>-齐物书舍
罗运贤云:“《御览》十引‘驟’作‘暴’。”
05214

《老子》76_04_校笺_09_马叙伦

<p>《老子》76_04_校笺_09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文子·道原篇》‘則’作‘即’。‘則’、‘即’古书多通用,见《经传释词》。《列子》引‘不勝’二字作‘滅’字,是也。由‘滅’字脱失。读者以弼注中有‘故必不得勝’云云,补‘...
05214

《老子》79_03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79_03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故有德司契',一无'故'。'徹',法也。'
04114

《老子》27_08_校笺_15_宋常星

<p>《老子》27_08_校笺_15_宋常星</p>-齐物书舍
宋常星云:“善人者,备兹五善之人也。”
03614

《老子》01_今译

<p>《老子》01_今译</p>-齐物书舍
“道”,可以用言词述说的,就不是“大道”了。“名”,可以叫得出来的,就不是永恒的名了。“无名”是产生万物的本始,“有名”是育化万物的母体。所以,从恒常“无欲”出发,以此可以观察“大...
04114

《老子》53_03_校笺_13_奚侗

<p>《老子》53_03_校笺_13_奚侗</p>-齐物书舍
奚侗云:“‘人’指人主言,各本皆误作‘民’,与下文谊不相属。盖古籍往往‘人’、‘民’互用,以其谊可两通。此‘人’字属君言,自不能借‘民’为之,兹改正。‘徑’,邪道也,见《离骚》王逸...
03614

《老子》30_07_校笺_14_清世祖

<p>《老子》30_07_校笺_14_清世祖</p>-齐物书舍
清世祖注云:“不矜其能,不伐其功,不驕其势,其果常出於不得已,是乃果而勿强之道也。”
02914

《老子》34_01_校笺_12_古棣

<p>《老子》34_01_校笺_12_古棣</p>-齐物书舍
古棣云:“帛书甲本作‘汎’,乙本作‘渢’,古代‘凡’、‘風’同声,‘渢’当是‘汎’的假借字。马叙伦‘氾’解作氾滥,不妥。氾滥為贬词,老子不会用以形容道。高亨训‘氾’為博,甚确。高说...
04814

《老子》57_述评

<p>《老子》57_述评</p>-齐物书舍
老子这一章节比较集中地宣扬了“无为”的政治思想。《老子》本章的主旨,被王弼概括为“崇本”。 《老子》“崇”的“本”是指什么呢?就是“无为”、“好静”、“无事”、“欲无欲”,此“四者...
03714

《老子》36_02_校笺_06_水海

<p>《老子》36_02_校笺_06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查道藏河上公本及王羲之本(古棣所謂“河上公古本”)皆作“將欲弱之”。吴云所见本当是宋刊河上公本(影宋本),但宋刊河上公本作“將使弱之”,而不作“使非弱之”。“弱”:形容词用...
05214

《老子》37_02_校笺_14_宋常星

<p>《老子》37_02_校笺_14_宋常星</p>-齐物书舍
宋常星云:“若能清静自养,不生嗜欲以乱其心,不多作為以乱其事,自守于无為,因物以成物,随物以立物,萬物安有不化者。”
04514

《老子》65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65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國、賊、國、福、式、式、德韵(之部,贼徂力反)。遠、反韵(元部)。邓廷桢谓:賊、福、式、德韵,遠、反韵。奚侗谓:賊、福、式、式、德韵,遠、反、順韵。
03314

《老子》66_07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66_07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莫能與之争’,叶无‘能’字。”按:马叙伦引彭耜校语谓:“彭耜曰:‘是以天下莫能與之争’,邵‘是’作‘所’,叶无‘能’字。”“是以天下”是彭耜所引经文“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
04614

魂魄主导着人的哪些生命活动?中医视角深入解读“三魂七魄”【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

魂魄主导着人的哪些生命活动?中医视角深入解读“三魂七魄”【国学堂梁冬对话徐文兵】-齐物书舍
作品来自B站,作者【齐物书舍】丨作品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yi4y1x7HQ
02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