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54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31_今译

<p>《老子》31_今译</p>-齐物书舍
兵器是不吉祥之物,一般人物就都厌恶它,所以有志向的人不处于兵器之中。君子平时安居,以左边为上位;用兵作战,以右边为上位。因此(可知)兵器不是君子所用的器物。兵器是不祥之物,(君子)...
0405

《老子》11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11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仅残存“卅”;乙本作“卅福同一轂”。福,应作“幅(简作辐)”,《乙本释文》已校为“幅(简作辐)”。今从《乙本释文》。河上公本、王弼本、顾欢本、景龙本、御注三本、傅奕本...
0375

《老子》57_04_校笺_05_马叙伦

<p>《老子》57_04_校笺_05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各本及《文选·天监三年策秀才文》注引无‘夫’字。‘夫’字盖涉‘天’字而衍。···‘镾’,各本及《策秀才文》注引并作‘彌’。”
0465

《老子》57_10_校笺_10_唐玄宗

<p>《老子》57_10_校笺_10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上无赋敛,下不烦扰,耕田凿井,家给民足,故云而民自富。人君诚能内守冲和,外无营欲,则下之感化自淳樸也。”
0325

《老子》60_02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60_02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天下,亓鬼不神”,损掩“以道立”三字;帛书乙本同此。今从乙本。帛书《甲、乙本释文》及高明等皆校“立”为“莅”。道藏严遵本、宋刊河上公本、王弼本、景龙本、御...
0555

《老子》36_08_校笺_09_马叙伦

<p>《老子》36_08_校笺_09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范‘邦’字同此。各本及《淮南子·道应训》、《荀子·正名篇》杨注、《淮南子·主术训》高注、《文选·关中诗》注、《后汉书·杜笃传》引并作‘國’。易州及《后汉书·翟酺传》...
0335

《老子》62_01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62_01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萬物之奥也’,‘奥’,李乌报切,言道体无外而万物资给于奥中。纂微、苏、曹、陈、清源、程并无‘也’字。”
0535

《老子》63_01_校笺_03_王弼

<p>《老子》63_01_校笺_03_王弼</p>-齐物书舍
王弼云:“以无為為居,以不言為教,以恬淡為味,治之极也。”
0315

《老子》67_06_校笺_05_韩非子

<p>《老子》67_06_校笺_05_韩非子</p>-齐物书舍
《韩非子·解老》云:“爱子者慈于子,重生者慈于身,贵功者慈于事。慈母之于弱子也,务致其福,务致其福则事除其祸,事除其祸则思虑孰,思虑孰则得事理,得事理则必成功,必成功则其行之也不疑...
0405

《老子》20_13_校笺_10_王昶

<p>《老子》20_13_校笺_10_王昶</p>-齐物书舍
王昶云:“‘沌沌兮’,开元无‘兮’字。”
0365

《老子》67_10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67_10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误脱;帛书乙本“其”作“亓”,“儉”借作“檢”,《乙本释文》分别已校为“其”、“儉”,其他文字同此。今从《乙本释文》本。严遵本“舍”作“釋”,“儉”前无“其”字,谓...
0365

元气【知识百科】

元气【知识百科】-齐物书舍
元气,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组成与分布 元气的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
01845

《老子》67_13_校笺_13_蒋锡昌

<p>《老子》67_13_校笺_13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马说是。八十章‘虽有甲兵,无所陳之’。‘陳’字文谊,并与此同,亦其例也。‘戰’当改‘陳’。《道德真经集註》引王弼注:‘相慜而不避於难,故正也。’据此,则王‘勝’作‘正’...
0265

《老子》21_09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21_09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奚’字,古本。‘此’者,谓真道也。老子自谓‘吾奚以知衆始之所以然哉,以此真道也’。”
0395

《老子》70_今译

<p>《老子》70_今译</p>-齐物书舍
我的话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行;但是,人们没有谁能理解它,(也)没有谁能实行它。(我的)话语有主旨,(我的)行事有根据。因为人们不理解我的话语的道理,所以就不能理解我。理解我的...
0385

《老子》72_03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72_03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夫惟无猒,是以无猒’,古本。‘猒’,如‘天厭之’之‘厭’。”
0415

《老子》22_05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22_05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损掩“自”字,《甲本释文》已校补,“章”误作“明”;帛书乙本同此句。今从乙本。今通行本“視(简作视)”作“是”,“章”作“彰”,謂“不自是,故彰”。唯想尔本“章”如字...
0385

《老子》22_11_校笺_10_水海

<p>《老子》22_11_校笺_10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高明说是,马氏说非。帛书甲、乙本和河上公本、王弼本作“誠(简作诚)”是。“誠”,副词,确实、真正之义。《广韵·清韵》:“誠,审也。”杨树达《词诠》卷五:“誠,表态副词(情态...
0425

《老子》45_02_校笺_09_张松如

<p>《老子》45_02_校笺_09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按:《说文》:‘盅,器虚也’。是‘盅’、‘沖’、‘冲’、‘’并通,都是空虚的意思。马谓‘盈’是故书,···帛书作‘盈’是其证。”
0495

《老子》49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49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全损,帛书乙本损掩句首一“聖(简作圣)”字,据诸通行本校补。严遵本、河上公本、王弼本、王羲之本、傅奕本、景福本、御注三本、楼正本、虞世南本、李约本、杜光庭本、邵若愚本...
0335

《老子》02_05_校笺_05_罗振玉

<p>《老子》02_05_校笺_05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景龙、御注、景福三本,均无‘焉’字。”
0365

《老子》28_08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28_08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同;乙本前句同,后句“貣”作“貸”。今从甲本。想尔本、索洞玄本、敦煌丁本、遂州本无“為天下式”句,“恒”作“常”,“貣”作“貸”,谓“常德不貸”。景龙本、(唐)李荣...
0265

《老子》04_04_校笺_11_奚侗

<p>《老子》04_04_校笺_11_奚侗</p>-齐物书舍
奚侗云:“道不可见,故云‘湛’。《说文》:‘湛,没也。’《小尔雅·广诂》:‘没,无也。’道若可见,故云‘似或存’。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二十一章:‘忽兮怳兮,其中有象;怳...
0435

《老子》31_09_校笺_14_肖天石

<p>《老子》31_09_校笺_14_肖天石</p>-齐物书舍
肖天石云:“恃其兵强器精,而好争戰於天下,是樂殺人矣。天道好还,勝之於此者,必败於彼;得之於此者,必失於彼;樂殺人者,其能免人亦殺之乎?”
0545

《老子》10_07_校笺_04_马叙伦

<p>《老子》10_07_校笺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畜’借為育,古书训养之‘畜’,皆育之借也。” 又,河上公注云:“道生万物而畜养之。”
0515

《老子》13_02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13_02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何謂寵辱’,陆、王弼下有‘若驚’二字,简文云:‘寵,得也;辱,失也;若,而也。’”
0325

《老子》34_06_校笺_07_柳存仁

<p>《老子》34_06_校笺_07_柳存仁</p>-齐物书舍
柳存仁云:“‘是以聖人能成其大也’,明祖(明太祖)盖用吴草庐(吴澄)本子也。”
0505

《老子》15_04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15_04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作“曰:與呵其若冬□□”,“兮”时译為“呵”,损掩“涉水”二字,《甲本释文》已校补;乙本作“曰:與呵亓若冬涉水”,“兮”时译為“呵”,“其”作“亓”,《乙本释文》已...
0335

《老子》15_08_校笺_05_毕沅

<p>《老子》15_08_校笺_05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苏灵芝书》误‘樸’為‘撲’,非也。或作‘朴’,同。”
0415

《老子》15_10_校笺_12_吴澄

<p>《老子》15_10_校笺_12_吴澄</p>-齐物书舍
吴澄云:“‘曠’,空豁貌。‘若谷’,虚而善应也。”
0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