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55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45_07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45_07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清静”作“請靚”,“請”為“清”的借字,《老子甲本释文》即校為“清”,“靓”为“静”之假借,《甲本释文》已校改。帛书乙本全部损掩。今从《甲本释文》。严遵本“清静”作...
0228

《老子》27_06_校笺_11_高亨

<p>《老子》27_06_校笺_11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是以’二字衍文,盖后人所加。”
02210

《老子》03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03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前句同此,后句全损;帛书乙本同此。今从乙本。河上公本、王弼本、顾欢本、御注本、邢玄本、景福本、楼正本、傅奕本、李约本、强思齐本、陆希声本、杜光庭本及诸宋元明人本“上...
0225

《老子》32_08_校笺_04_张煦

<p>《老子》32_08_校笺_04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开元作‘譬道在天下’。吕等‘譬’下有‘道’字。”
0228

《老子》12_07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12_07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作“故去罷耳此”,“罷(简作罢)”為“彼”的音假(上古二字皆為歌部),“耳”是“取”的假借(上古“耳”為之部,“取”為侯部。因之部【a】和侯部【o】元音相近,故可旁转,...
02210

《老子》41_11_校笺_07_钱钟书

<p>《老子》41_11_校笺_07_钱钟书</p>-齐物书舍
钱钟书云:“‘大音希聲’。按:《庄子·天运篇》‘无聲之中,独闻和焉’,即此意。脱仿前说一四章之例,强为之容,则陆机《连珠》:‘繁会之音,生于绝弦;’白居易《琵琶行》:‘此时无聲胜有...
0226

《老子》75_04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75_04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夫惟无以為生者,是賢於貴生也’,古本。”
02215

《老子》64_07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64_07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累’,纂微作‘絫’。”水海按:赵孟頫本亦作“絫”,纂微、赵本皆谓“九層之台,起於絫土”。
0225

《老子》26_音韵_02_朱谦之

<p>《老子》26_音韵_02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行,阳部,重,东部,阳、东通韵。臣,真部,君,文部,文真通韵。惟‘失臣’之‘臣’,当从《永乐大典》本作‘根’,以与首句相应,‘根’、‘君’為韵。”
0229

《老子》05_01_校笺_05_严可均

<p>《老子》05_01_校笺_05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猫’,别体字。”
02214

《老子》54_03_校笺_08_马叙伦

<p>《老子》54_03_校笺_08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罗卷、馆本、赵写及《治要》、《文选·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注引‘修’并作‘脩’,下同。‘修’是,‘脩’借。各本及《文选·经曲阿诗》注引‘之’下有‘於’字。罗卷上‘其’字...
0227

《老子》39_04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39_04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王侯得一以為天下贞’,‘貞’,正也。王弼、郭云同古本。一本‘貞’作‘正’,亦后人避讳也。河上公本作‘侯王’。”
02210

《老子》20_04_校笺_02_孙鑛

<p>《老子》20_04_校笺_02_孙鑛</p>-齐物书舍
孙鑛云:“‘不可’,一作‘不敢’。”
0217

《老子》68_今译

<p>《老子》68_今译</p>-齐物书舍
善于做将帅的人,不轻易动武;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与敌人争战;善于用人的人,甘居卑下地位(,而谦虚待人)。这就叫做不与人相争的美德,这就叫做善于用人,这就...
02110

《老子》75_03_校笺_05_张煦

<p>《老子》75_03_校笺_05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开元‘民’作‘人’。吕、葛、林、苏无‘上’字,不重‘生’字,赵但不重‘生’字。”
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