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255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73_04_校笺_06_焦竑

<p>《老子》73_04_校笺_06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繟’,音闡,舒缓也。王作‘坦’,严作‘默’。不如作‘繟’为长,盖‘默’则重‘不言’,‘坦’则近‘不争’也。”
02212

《老子》66_05_校笺_05_张煦

<p>《老子》66_05_校笺_05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吕无‘聖人’二字。各本无‘之’字,‘弗’作‘不’,无‘也’字。”
02213

《老子》81_07_校笺_03_罗振玉

<p>《老子》81_07_校笺_03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敦煌辛本无‘之’字。”
02215

《老子》23_03_校笺_11_水海

<p>《老子》23_03_校笺_11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高明说比较符合《老子》之旨。但“孰為此”不是陈述句,而是不需要回答的反问句。谓谁使飄風、暴雨如此?言外之意即“道”,这是自然的。万物既始於“道”,飄風、暴雨亦必因“道”而生...
02212

《老子》52_06_校笺_05_蒋锡昌

<p>《老子》52_06_校笺_05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顾本成疏:‘用柔即是行解之术;’强本荣注引经文云:‘用柔曰强;’是成、荣两本并作‘用’。作‘用’,盖涉下文‘用其光’而误。河上注‘見小’句云:‘萌芽未动,祸乱未見為小,...
0229

《老子》72_01_校笺_10_张松如

<p>《老子》72_01_校笺_10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奚侗曰:‘此云威即谓可畏之事,如刑罚兵戎之属,民不畏其所可畏,其故由于不能安居乐业,而祸乱自兹起,則大可畏者至矣。此为治天下者垂戒,非为凡人言也。’什么是‘大可畏者’呢...
02214

《老子》68_04_校笺_11_水海

<p>《老子》68_04_校笺_11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之力”二字,帛书本无,盖后人涉上句“是謂不争之德”而妄加。《老子》书中,“德”與“力”是不相对言的。又,“是謂配天”,正与前文“是謂用人”相对言,故不当删去“配天”前“是...
02211

《老子》48_01_校笺_04_马叙伦

<p>《老子》48_01_校笺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庄子·知北游篇》引有‘者’字,各本无。《后汉书·范升传》升奏议引‘學道日損’,盖节文。”
0228

《老子》26_03_校笺_06_严可均

<p>《老子》26_03_校笺_06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燕處’,王弼、傅奕本作‘宴處’。”
02114

《老子》20_04_校笺_02_孙鑛

<p>《老子》20_04_校笺_02_孙鑛</p>-齐物书舍
孙鑛云:“‘不可’,一作‘不敢’。”
0217

《老子》41_11_校笺_07_钱钟书

<p>《老子》41_11_校笺_07_钱钟书</p>-齐物书舍
钱钟书云:“‘大音希聲’。按:《庄子·天运篇》‘无聲之中,独闻和焉’,即此意。脱仿前说一四章之例,强为之容,则陆机《连珠》:‘繁会之音,生于绝弦;’白居易《琵琶行》:‘此时无聲胜有...
0216

《老子》26_音韵_02_朱谦之

<p>《老子》26_音韵_02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行,阳部,重,东部,阳、东通韵。臣,真部,君,文部,文真通韵。惟‘失臣’之‘臣’,当从《永乐大典》本作‘根’,以与首句相应,‘根’、‘君’為韵。”
0219

《老子》68_今译

<p>《老子》68_今译</p>-齐物书舍
善于做将帅的人,不轻易动武;善于作战的人,不轻易被激怒;善于克敌制胜的人,不与敌人争战;善于用人的人,甘居卑下地位(,而谦虚待人)。这就叫做不与人相争的美德,这就叫做善于用人,这就...
02110

《老子》75_03_校笺_05_张煦

<p>《老子》75_03_校笺_05_张煦</p>-齐物书舍
张煦云:“开元‘民’作‘人’。吕、葛、林、苏无‘上’字,不重‘生’字,赵但不重‘生’字。”
0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