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38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80_04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80_04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使人復’,‘復’音服,又扶又反。”
02414

《老子》20_03_校笺_09_蒋锡昌

<p>《老子》20_03_校笺_09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顾本成疏:‘顺意为美,逆心为惡;’是成作‘美’。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惡已。’彼此并‘美’、‘惡’对言。傅本‘善’作‘美’,应从之。此文‘阿’、‘何’、‘惡’、...
03914

《老子》20_12_校笺_06_马叙伦

<p>《老子》20_12_校笺_06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范‘愚’上有‘獨’字,各本并无。譣弼注曰:‘绝愚之人,心无所别析,意无所好欲,犹然其情不可睹,我颓然若此也。’则王亦无‘獨’字。无者是也。盖涉上句而衍。馆本‘愚’作‘...
05614

《老子》21_04_校笺_06_王弼

<p>《老子》21_04_校笺_06_王弼</p>-齐物书舍
十四章王弼注:‘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狀之狀,无物之象也。”
03814

《老子》70_06_校笺_04_范应元

<p>《老子》70_06_校笺_04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披’,音被,衣覆也。‘褐’,短衣也。惟其真知吾道者希少,則吾道貴矣,其他可以智知者,何足貴哉!是以聖人内有真贵,外不华饰,不求人知,与道同也。故曰‘披褐而懷玉’。玉者...
02314

《老子》23_02_校笺_18_顾本王

<p>《老子》23_02_校笺_18_顾本王</p>-齐物书舍
顾本王注云:“山泽相通,爲於飄風;阴气喷击,作於驟雨。阴阳失节,则惊風驟雨。人失中和,則為暴疾,残身丧实,不可常行。惊暴非恒,自然难久。故曰‘不終朝’也。”
05114

《老子》76_04_校笺_18_范应元

<p>《老子》76_04_校笺_18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主兵者以慈則勝,若恃强而不义,則不勝也。苏曰:‘兵以义勝者,非强也。强而不义,其败必速。’”
02814

《老子》77_04_校笺_11_易佩绅

<p>《老子》77_04_校笺_11_易佩绅</p>-齐物书舍
易佩绅云:“道在天下均而已,均而后适於用。此有餘則彼不足,此不足而彼有餘,皆不可用矣。抑其高者,損有餘也;舉其下者,補不足也。天之道如是,故其用不穷也。”
03714

《老子》78_03_校笺_06_罗振玉

<p>《老子》78_03_校笺_06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柔之勝剛',景福本'勝'作'能'。敦煌辛本作'故柔勝剛,弱勝强'。
02314

《老子》26_05_校笺_11_马叙伦

<p>《老子》26_05_校笺_11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輕則失本,躁則失君’,按:范、张之象同此,各本及《治要》引并作‘臣’。成疏曰:‘忠良窜匿,失臣也。’是成亦作‘臣’。寻《韩非子·喻老》引此说主父之事曰:‘无势之谓輕,...
03214

《老子》47_05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47_05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损掩句首的“弗”字和句末的“成”字;帛书乙本如此。今从乙本。宋刊河上公本、赵孟頫本“弗為”作“无為”,作“无為而成”。其他诸本作“不為而成”。
03314

《老子》27_05_校笺_05_蒋锡昌

<p>《老子》27_05_校笺_05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淮南子·道应训》引上句及此句同此(王弼本),足证范本之误。按:《说文》:‘繩,索也;’‘約,缠束也。’是二者皆用以为束之物也。”
03214

《老子》02_01_校笺_08_水海

<p>《老子》02_01_校笺_08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蒋、陈之说是。又,宋徽宗注云:“道无异相,孰為美惡?性本一致,孰為善否?有美也,恶為之对,故曰:‘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有善也,不善為之对,故曰:‘皆知善之為善,斯不...
04014

《老子》02_06_校笺_03_焦竑

<p>《老子》02_06_校笺_03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夫唯不居’,古本作‘不處’。”
02914

《老子》50_述评

<p>《老子》50_述评</p>-齐物书舍
此章是讲的“执生”之道。 “出生,入死”都有固有的规律。人之生,必有其所以生之理;而人之死,亦必有其所以死之理。生与死皆自然之理也。但有的人,既生之后,自贵其身,贪厌好得,求益其生...
03414

《老子》07_02_校笺_10_水海

<p>《老子》07_02_校笺_10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帛书甲、乙本作“故能長生”是。下文“不以其无私與?故能成其私”,以之为例,则此处应作“長生”,不应作“長久”。 又,河上公注云:“说天地長生久寿,以喻教人也。天地所以独長且...
03514

《老子》55_03_校笺_13_高亨

<p>《老子》55_03_校笺_13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毒蟲、猛獸、攫鳥,皆从喻强暴残毒之人也。此三句言虽强暴残毒之人,对赤子亦不加害耳。”
04014

《老子》56_06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56_06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不可得而親,亦不可得而疎’,‘亦’字,河上、司马同古本。”
04414

《老子》12_05_校笺_06_想尔

<p>《老子》12_05_校笺_06_想尔</p>-齐物书舍
想尔注云:“非雅音也,郑卫之声,抗诤伤人,听过神去,故聾。”
09014

《老子》34_07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34_07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以其終不自為大’,河上本云‘是以聖人終不為大’也。”
07514

《老子》14_03_校笺_10_张松如

<p>《老子》14_03_校笺_10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搏’字,陆希声等本作‘搏’,龙兴碑作‘博’,显系笔误。··杨伯峻《列子集释》引王重民曰:‘循,当读如揗。’《说文》:‘循,摩也。’揗,正字;循,假字。按:此句帛书作‘...
02314

《老子》14_12_校笺_06_奚侗

<p>《老子》14_12_校笺_06_奚侗</p>-齐物书舍
奚侗云:“《诗经·思齐》:‘以御於家邦。’郑笺:‘御,治也。’《国语·鲁语》‘九有’,高注:‘有,域也。’古今异世,道常不变,可持以治今之邦域也。”
03614

《老子》61_01_校笺_08_唐玄宗

<p>《老子》61_01_校笺_08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江海处众流之下,百川委输,故曰下流。施之于人,是谦德也。”
04214

《老子》64_15_校笺_09_高亨

<p>《老子》64_15_校笺_09_高亨</p>-齐物书舍
高亨云:“《老子》极言聖人无為。二章曰:‘聖人处无為之事。’三十八章曰:‘上德无為而无不為。’四十三章曰:‘无為之益,天下希及之。’四十七章曰:‘聖人不為而成。’四十八章曰:‘為道...
05314

气【知识百科】

气【知识百科】-齐物书舍
气的基本概念 气,在古代是人们对于自然现象的一种朴素认识。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就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物质;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的。如《周...
024514

《老子》20_16_校笺_17_朱谦之

<p>《老子》20_16_校笺_17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漂无所止’,室町本同。王羲之本作‘飂兮若无所之’。又孙鑛《古今本考正》曰:‘飂兮若无止,一作漂兮若无止,一作膠兮似无止。’‘膠兮似无止’不知所据何本,疑‘廫’字之误。...
04614

《老子》39_08_校笺_10_唐玄宗

<p>《老子》39_08_校笺_10_唐玄宗</p>-齐物书舍
唐玄宗疏云:“神得道用,而能靈变无方,当须忘其精靈,若矜用其靈,將恐至于歇绝,不能妙用也。”
04614

《老子》70_音韵_03_水海

<p>《老子》70_音韵_03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吾言甚易知也,甚易行也;而人莫之能知也,莫之能行也。”知【tǐe】、知【tǐe】为韵,知入支部【e】;行【xean】、行【xean】为韵,行入阳部【an】。此为交韵、富韵(因有虚字脚)...
02714

《老子》41_09_校笺_06_毕沅

<p>《老子》41_09_校笺_06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輸’,河上公、王弼作‘渝’,古字通,如《春秋》‘渝平’为‘輸平’是也。”
03314

《老子》40_04_校笺_02_文子

<p>《老子》40_04_校笺_02_文子</p>-齐物书舍
《文子·道原篇》云:“有形产於无形,故无形者,有形之始也···有名产於无名,无名者,有名之母也。”
03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