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5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16_07_校笺_04_张舜徽

<p>《老子》16_07_校笺_04_张舜徽</p>-齐物书舍
张舜徽云:“‘復命,常也;知常,明也。’各本均作‘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今据帛书甲、乙本写正。此言安静可以復还性命,乃物理之常;知此常理而能守之,然后謂之明也。”
0775

《老子》12_05_校笺_06_想尔

<p>《老子》12_05_校笺_06_想尔</p>-齐物书舍
想尔注云:“非雅音也,郑卫之声,抗诤伤人,听过神去,故聾。”
07714

《老子》77_04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77_04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故天之道,败有□□□□□”,“損(简为损)”作“败”,损掩“餘而補不足”五字,《甲本释文》已校補。帛书乙本損掩“故天之道”四字,“損”借作“云”,《乙本释文》本...
07713

《老子》29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29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随、吹、羸、墮韵(歌部,吹音磋,羸音罗,墮平声)。
0767

《老子》09_04_校笺_12_想尔

<p>《老子》09_04_校笺_12_想尔</p>-齐物书舍
想尔注云:“精结成神,阳炁有馀,务当自爱,閇心绝念,不可欺阴也。驕欺,咎即成。又外说乘权富貴而驕世,即有咎也。”
0758

《老子》32_02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32_02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天下莫能臣也’,河上本作‘天下不敢’。”
0759

《老子》36_06_校笺_13_张松如

<p>《老子》36_06_校笺_13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柔之勝剛,弱之勝强’,傅、范、彭诸本如此。按:‘之’字,义猶則也。见《经传释词》,古‘之’、‘則’通用。帛书甲、乙本作‘柔弱勝强’。”水海按:张说从劳健。甲本作“友弱...
07512

《老子》62_08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62_08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不胃求□得,有罪以免輿”,前句“謂”假为“胃”,损掩一“以”字;后句“與”假作“輿”(上古二字皆为余纽鱼部)。帛书乙本同此,唯“謂”假作“胃”,《乙本释文》已校...
07515

《老子》34_06_校笺_08_张松如

<p>《老子》34_06_校笺_08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诸王本无‘是以聖人’之文。王本不言‘聖人’,而直承上文,其主语当為首句之‘大道’。验之帛书,应以有‘聖人’為是,这是由论述大道之所以‘可名於大’而推及体道的聖人应如何以...
0747

《老子》24_01_校笺_16_水海

<p>《老子》24_01_校笺_16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帛书甲、乙本皆作“炊者不立”,而不是今通行本的“跂者不立”或“企者不立”;并皆无今通行本之下句“跨者不行”,或某些传本之上句“喘者不久”。不大可能是帛书甲、乙本都抄写错了。...
07415

《老子》37_述评

<p>《老子》37_述评</p>-齐物书舍
本章节《老子》提出了“守道”、去贪欲、贵静等思想,其目的是建立理想的社会。老子认为,统治者如果能修心进“道”,清心寡欲,让人民自生自长、自化自育(但化育不能萌动贪欲),而不妄加干预...
07314

《老子》17_02_校笺_10_张松如

<p>《老子》17_02_校笺_10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其次親之,其次譽之’,傅奕如此。范与景龙、开元、道藏龙兴碑本、《永乐大典》王本,皆作‘其次親之譽之’。道藏、武英殿两王本则作‘其次親而譽之’。帛书甲本作‘其次親譽之’...
0737

《老子》35_03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35_03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樂’,音岳。‘餌’,而志反。‘過’,古卧反。”
07314

《老子》27_04_校笺_03_陆德明

<p>《老子》27_04_校笺_03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楗’,其偃反,距門也。”
0728

《老子》36_音韵_03_顾炎武

<p>《老子》36_音韵_03_顾炎武</p>-齐物书舍
顾炎武云:“明,古音谟郎反,今以字母求之,似当作弥郎反。明與强为韵。旁证:《中庸》:‘果能此道,虽柔必强。’”(《唐韵正》卷五《十二庚》)又云:“柔,古读如蠕。《说文》糅、鍒皆训耎...
07214

《老子》35_04_校笺_13_古棣

<p>《老子》35_04_校笺_13_古棣</p>-齐物书舍
古棣云:“应作‘出言’。‘言’字與下句‘視之不足見’谐韵,作‘出口’误。唐以后各本,作‘出口’者,乃后人据河上公注本而误改。帛书甲本、乙本皆作‘故道之出口也,曰’,许抗生从之,误。...
07110

《老子》35_04_校笺_03_彭耜

<p>《老子》35_04_校笺_03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道之出言’,纂微、司马、苏、陈、清源、黄、程‘言’并作‘口’。”
07115

《老子》20_16_校笺_12_王昶

<p>《老子》20_16_校笺_12_王昶</p>-齐物书舍
王昶云:“至元同开元(作‘寂兮似无所止’)。”
07110

《老子》36_01_校笺_16_张舜徽

<p>《老子》36_01_校笺_16_张舜徽</p>-齐物书舍
张舜徽云:“按:翕者,敛也,合也。與‘張’为对。《韩非子·喻老》引作‘翕’,乃原文也。传写者或增其偏旁为‘噏’,为‘偏’,为‘歙’。帛书甲本讹而为‘拾’,乙本又变为‘擒’,皆失之。...
07011

《老子》54_07_校笺_04_马叙伦

<p>《老子》54_07_校笺_04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溥’,各本作‘普’,《说文》曰:‘普,日无光也;溥,沛也。’溥字是。《左传·昭公七年》:‘溥天之下’,《释文》:‘溥,本作普。’《诗经·北山》:‘溥天之下’,《孟...
0696

《老子》31_13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31_13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戰勝’,‘勝’式证反。”
06915

《老子》24_02_校笺_07_徐梵澄

<p>《老子》24_02_校笺_07_徐梵澄</p>-齐物书舍
徐梵澄云:“‘自视···’两句,通行本颠倒。或作‘自是’。古作‘視’,汉人作‘示’。义同。作‘自視’者是。”
0697

《老子》24_01_校笺_13_蒋锡昌

<p>《老子》24_01_校笺_13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强本成疏引经文云:‘跂者不久。’是成作‘跂者不久’。按:王注:‘物尚进则失安。’‘企者不立’,盖所以喻人君行有为之政,如飘風暴雨,急往前进,而其结果,终不免失败也。”帛...
06910

《老子》16_01_校笺_07_张松如

<p>《老子》16_01_校笺_07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致虚極,守静篤’,《文子·道原篇》所引即如此。景福本‘致’作‘至’,古字通。帛书一、二句末都有‘也’字。甲本‘静篤’作‘情表’,乙本‘静篤’作‘静督’,盖皆声假。”
06915

《老子》15_07_校笺_05_王昶

<p>《老子》15_07_校笺_05_王昶</p>-齐物书舍
王昶云:“邢州‘釋’作‘汋’。”
0696

《老子》37_01_校笺_05_郑良树

<p>《老子》37_01_校笺_05_郑良树</p>-齐物书舍
郑良树云:“帛书甲、乙本同时都作‘道恒无名’,这已经是很不寻常的现象了。因為二本抄写时代既不同,所据者也不同。‘道恒无名,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读起来不但比‘道常无為而无不為...
0698

《老子》55_02_校笺_03_范应元

<p>《老子》55_02_校笺_03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毒蟲虺蛇不螫’,傅奕与古本同。‘毒蟲’,蠍蠆之类。‘虺’,蝮蛇也。‘螫’,音释,蟲行毒也。”水海按:可知范所见傅奕本作“毒蟲虺蛇不螫”。
06813

《老子》34_01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34_01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道氾’,本又作‘汎’,周、张并同。”
0687

《老子》31_01_校笺_02_陆德明

<p>《老子》31_01_校笺_02_陆德明</p>-齐物书舍
陆德明云:“‘佳’,格牙反,善也,河上:‘飾也。’”
06813

《老子》51_07_校笺_06_水海

<p>《老子》51_07_校笺_06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此三句极言无为之道,功用甚溥。“生而弗有也,為而弗恃也,長而弗宰也”:“有”,占有。“生”,动词,使动用法,使···生長、化生,其后省宾语“之”(代“萬物”)。“生而弗有”...
06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