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61_02_校笺_07_焦竑
《老子》37_02_校笺_09_朱谦之
《老子》32_03_校笺_13_吴澄
《老子》57_06_校笺_02_邵若愚
邵若愚云:“‘奇物滋起’,‘奇’,音碁。人多伎巧,无益盛行,故奇物滋起。‘奇’,异也。”水海按:《玉篇·石部》云:“碁,音其,围碁也。”《集韵·之韵》云:“棊,或作碁,通作棋。”“...
《老子》34_06_校笺_12_明太祖
《老子》15_06_校笺_09_陈柱
《老子》20_18_校笺_17_蒋锡昌
蒋锡昌云:“按河上注,训‘食’为用,亦有根据。《周易·象》下传:‘井泥不食。’虞注:‘食,用也。’《战国策·卫策》:‘始君之所行於世者,食高丽也。’高注:‘食,用也。’并其证也。母...
《老子》41_03_校笺_08_水海
水海按:张说是。以上就“上士”、“中士”、“下士”识道不同的三种士人进行对比,“识之深者,行之笃;识之浅者,或行或不行;全不识者,惟相與非笑而已。其意以为至道赜奥,本非人人所易喻。...
《老子》49_04_校笺_08_马叙伦
《老子》02_音韵_01_江有诰
《老子》28_07_校笺_02_饶宗颐
《老子》54_01_校笺_10_河上公
《老子》32_音韵_03_王念孙
《老子》12_述评
《老子》58_05_校笺_04_张煦
《老子》36_08_校笺_04_焦竑
《老子》18_01_校笺_06_朱谦之
朱谦之云:“‘癈’当作‘廢’。景龙、广明均作‘癈’。《字鉴》曰:‘廢,放肺切,《说文》屋顿也。与笃癈字异。’又‘人義’当从诸本作‘仁義’。《庄子·马蹄篇》:‘道德不廢,安取仁義。’...
《老子》19_01_校笺_13_庄子
《庄子·肤箧篇》云:“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聖者,有不為大道守者乎?····聖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 又,河上...
《老子》22_02_校笺_13_水海
水海按:《老子》原本当作“洼”。“洼(wā)”,低凹,低陷、洼曲之地。《集韵·佳韵》:“洼,曲也。”《庄子·齐物论篇》:“大小百围之窍穴··似洼者,似污者。”陆德明《释文》:“司马...
《老子》47_03_校笺_18_古棣
古棣云:“这一段大意是:‘不从大门走出去,可以知天下。不从窗户往外偷看一眼,可以知天道。而出去的越遠,知道的东西就越少。’用‘不出於户’、‘不闚於牖’,其喻意是不必接触形形色色的具...
《老子》28_08_校笺_07_蒋锡昌
《老子》55_音韵_03_邓廷桢
《老子》22_01_校笺_12_朱谦之
朱谦之云:“‘曲則全’即《庄子·天下篇》所述‘老聃之道,人皆求福,己独曲全’也。《尚书·洪范》‘木曰曲直’,此亦以木為喻。曲者《庄子·逍遥游篇》所謂‘卷曲而不中规矩’,《人间世篇》...
《老子》28_06_校笺_04_严可均
《老子》05_02_校笺_05_吴澄
吴澄云:“聖人无心于爱民,而任其自作自息,故以芻狗為喻。盖聖人之心,虚而无所倚著,若有心于爱民,则心不虚矣。”水海按:吴氏所谓“心虚”,含有心无成见之意。
《老子》29_音韵_06_本章韵读
《老子》06_02_校笺_09_冯达甫
冯达甫云:“本章之谷,为下丹田,为气海,是胎息的产地。神,是人体内在三宝精、气、神的代称,它主导精气,是人体一切活动的概括。谷神,指气海中的元神,亦称元气。《素问遗篇·刺法论》:‘...
《老子》57_06_校笺_03_彭耜
《老子》21_02_校笺_11_水海
水海按:按帛书甲、乙本,当作“道之物”。“之”,动词,相当于“為”,作為、作之义。吴昌莹《经词衍释》卷九:“之,犹為也。《孟子》:‘欲其子之齐语也。’言欲子為齐语也。‘贼仁者谓之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