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物书舍-齐物书舍-第96页
齐物书舍的头像-齐物书舍
管理员
万物静观皆自得丨微信公众号【齐物书舍】

《老子》53_02_校笺_02_邵若愚

<p>《老子》53_02_校笺_02_邵若愚</p>-齐物书舍
邵若愚云:“‘行於大道,惟施是畏’,‘行’,音衡。”
0465

《老子》30_06_校笺_04_许抗生

<p>《老子》30_06_校笺_04_许抗生</p>-齐物书舍
许抗生云:“此句甲、乙本皆作‘果而毋得已居’,傅奕本、通行本、河上公本皆无‘居’字。疑‘居’为衍文,今删。”
0465

《老子》64_03_校笺_13_于省吾

<p>《老子》64_03_校笺_13_于省吾</p>-齐物书舍
于省吾云:“何氏校刊:‘只范本泮作判,余均作破。’罗氏《考异》:‘诸本亦作破。’按作‘破’是也。后人不明古音改‘破’为‘泮’,以韵下句‘其微易散’之‘散’,殊有未当。《释文》:‘脆...
0468

《老子》39_14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39_14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句,帛书甲本作“此亓賤□□與,非□”,“之本”两字损掩,“也”字亦损掩。帛书乙本同此句,唯“其”作“亓”。今从乙本。严遵本句首有“唯”字,“此其”作“斯以”,“之本”作“為本”,...
0466

《老子》75_今译

<p>《老子》75_今译</p>-齐物书舍
人民的饥饿,因为他们被收取粮食税太多,所以饥饿。百姓的不易治理,由于统治者强作妄为(,而骚挠他们),因此不易治理。民众的轻死,在于他们把谋求生存的事看得很重,因而轻死。只有不把形体...
0469

《老子》76_05_校笺_04_严可均

<p>《老子》76_05_校笺_04_严可均</p>-齐物书舍
严可均云:“‘故堅强處下’,各本作‘强大處下’,无‘故’字。”
0469

《老子》26_04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26_04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语,帛书甲本“輕(简作轻)”假作“巠”,《甲本释文》已校正。乙本同此两语。今从乙本。宋刊河上公本、王弼本、顾欢本、御注三本、邢玄本、英伦本、楼正本、虞世南本、李约本、陆希声本、...
0465

《老子》55_音韵_01_江有诰

<p>《老子》55_音韵_01_江有诰</p>-齐物书舍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螫、據、搏、固、作、嗄韵(鱼部,螫音恕,搏音布,作音诅,嗄疏去声)。常、明、祥、强韵(阳部)。老、道、已韵(之幽通韵,老卢叟反,已叶音酉)。姚文田同此,唯“嗄”作...
0467

《老子》11_音韵_03_黄瑞云

<p>《老子》11_音韵_03_黄瑞云</p>-齐物书舍
黄瑞云云:“‘器’、‘室’、‘利’,质部,对应句叶韵。”按:器【kYēt】、室【cǐět】、利【lǐēt】,皆為质部;但“當其无有室之用”不當于“有”字处断句(见【2】校笺文),當在“无”...
04615

《老子》58_08_校笺_15_高明

<p>《老子》58_08_校笺_15_高明</p>-齐物书舍
高明云:“乙本无‘聖人’二字,今本除严本外,其他皆有之,究属孰是?从前后文义分析,前文则谓:‘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也,其日固久矣。’后边则接‘是以方而不割,廉而不刺,直至不肆...
04615

《老子》14_音韵_03_孔广森

<p>《老子》14_音韵_03_孔广森</p>-齐物书舍
孔广森《诗声类》八《脂类》云:“在古本无去入之别,其可旁证者,《老子》:‘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无物。’”
04613

《老子》20_09_校笺_07_马叙伦

<p>《老子》20_09_校笺_07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按:石田羊一郎移下文‘沌沌兮’于此句上,作‘沌沌兮若婴之未咳’。‘若’字,臧疏、馆本、彭、潘同此;范、寇、白、赵、吴、磻溪并作‘如’,张嗣成无‘若’字。馆本、易州无‘之...
04614

《老子》67_10_校笺_05_宋常星

<p>《老子》67_10_校笺_05_宋常星</p>-齐物书舍
宋常星说:“舍其儉,且廣,即是不儉之廣也。不儉之廣,谓之虚大之廣。”
04613

《老子》73_04_校笺_20_水海

<p>《老子》73_04_校笺_20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繟”字众说纷纭,概括起来约有四派。其一是“繟”当为“坦”说,有宋徽宗、蒋锡昌、大田晴轩、劳健、张松如、楼宇烈、高明等人。当为主“坦”派。其二是“繟”当为“默”说,有范应元...
04612

《老子》51_08_校笺_03_水海

<p>《老子》51_08_校笺_03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范说是也。“玄”,幽深、奥妙。《说文》云:“玄,幽远也。”《玉篇》云:“玄,胡渊切,幽远也,妙也。”“玄德”即幽深、奥妙之德。古棣谓:“‘玄’训远,取玄祖之‘玄’义,故‘玄...
04610

《老子》52_06_校笺_07_水海

<p>《老子》52_06_校笺_07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作“日”為误也。通行本《老子》五十五章云:“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文例与此一律,可旁证《老子》原文作“曰”而不作“日”。《韩非子》引、诸王本皆作“曰”...
0469

《老子》13_11_校笺_07_朱谦之

<p>《老子》13_11_校笺_07_朱谦之</p>-齐物书舍
朱谦之云:“‘愛以身’,广明、景福二本作‘愛身以’;吴云《二百兰亭斋金石记》误校广明作‘愛以身与為天下者’,与景龙同。又‘為天下’者,罗振玉《道德经考异》误校景龙本‘者’作‘矣’,...
0469

《老子》19_01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19_01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两句,帛书甲本“聖(简作圣)”作“聲”(為“聖”之音假,二字皆為书纽耕部),无“而”字,“倍”假作“負(简作负)”(二字皆属并纽之部),《甲本释文》已校改;乙本前句“聖”省作“取...
04615

《老子》20_12_校笺_02_范应元

<p>《老子》20_12_校笺_0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世本省‘獨’字。今从古本。圣人之心浑然天理,终日如愚,谓我獨愚蒙人之心也哉。”
0466

《老子》21_04_校笺_02_彭耜

<p>《老子》21_04_校笺_02_彭耜</p>-齐物书舍
彭耜云:“‘恍兮惚兮,中有物兮’,纂微、司马、苏、五注、曹、陈、达真、叶、清源、黄、程、邵并作‘恍兮惚,其中有物’。”
0466

《老子》50_05_校笺_02_范应元

<p>《老子》50_05_校笺_02_范应元</p>-齐物书舍
范应元云:“‘夫何哉’,《韩非》与古本同。”
04613

《老子》12_06_校笺_04_张松如

<p>《老子》12_06_校笺_04_张松如</p>-齐物书舍
张松如云:“王、傅、范及诸唐本,均无‘之治也’及‘而’字。”
04614

《老子》59_07_校笺_01_校勘

<p>《老子》59_07_校笺_01_校勘</p>-齐物书舍
此二句,帛书甲本作“是胃深固氐,長□□□□道也”,“”为“根”之别构(《甲本释文》误释为“槿”);“氐”为“柢”之假(上古二字皆为端纽脂部),损掩下句“生久視之”四字,《甲本释文》...
0468

《老子》20_06_校笺_12_水海

<p>《老子》20_06_校笺_12_水海</p>-齐物书舍
水海按:帛书甲、乙本作“巸巸”(yí yí),为经文本字,此为叠音词。“巸”其异体为“婴”,喜悦之义。《集韵·之部》:“婴,或省(作巸)。”《类篇·巳部》:“巸,乐也。”《马王堆汉墓...
04613

《老子》20_08_校笺_16_蒋锡昌

<p>《老子》20_08_校笺_16_蒋锡昌</p>-齐物书舍
蒋锡昌云:“按陈碧虚谓王弼作‘廓’,与《释文》合。易氏谓王本作‘廓’,是也。强本引成疏经文:‘我魄未兆;’是成作‘我魄未兆’。顾本成疏:‘怕,寂也。’‘魄’作‘怕’,盖后人据顾本经...
04612

《老子》10_04_校笺_06_罗振玉

<p>《老子》10_04_校笺_06_罗振玉</p>-齐物书舍
罗振玉云:“‘愛民’景龙碑避讳作‘人’。‘國’下敦煌丙本作‘而无知’,景龙、御注、英伦三本均作‘能无為’。”水海按:御注本、景福本、邢玄本等唐人本皆作“民”,并未避讳。故罗氏之说不...
04612

《老子》17_06_校笺_04_焦竑

<p>《老子》17_06_校笺_04_焦竑</p>-齐物书舍
焦竑云:“‘事遂’,一作‘名遂’。‘皆曰’,司马无‘皆’。”水海按:焦竑本经文作“百姓皆謂我自然”,注文“皆謂”作“皆曰”。
04615

《老子》38_11_校笺_04_毕沅

<p>《老子》38_11_校笺_04_毕沅</p>-齐物书舍
毕沅云:“朱穆《崇厚论》引两‘處’字皆作‘居’。”
0465

《老子》39_述评

<p>《老子》39_述评</p>-齐物书舍
本章的主旨是在宣传“以贱为本”的民主思想。严复在评点《老子》时,就曾强调这一点,说“以贱为本,以下为基,民主之说”。 本章开首部分,似乎用意在讲“一”(极近于“道”)的普遍性和重要...
04613

《老子》41_07_校笺_11_马叙伦

<p>《老子》41_07_校笺_11_马叙伦</p>-齐物书舍
马叙伦云:“‘’,各本及《庄子·寓言篇》、《列子·黄帝篇》、《淮南子·说林训》、《文选·竟陵王行状》注引并作‘辱’。范同此(黪)。《说文》作‘黷’字。”
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