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有诰

《老子》20_音韵_03_江有诰

江有诰云:“悶,莫困切。按古有平声,当與魂部并收。《老子·異俗篇》:‘我獨悶悶;’與‘昏’叶。《顺化篇》‘其政悶悶’,與‘醇’叶。”(《唐韵·四声正·二十六慁》)
0376

《老子》71_音韵_03_江有诰

江有诰《唐韵四声正·四十一漾》谓:“上”,时亮、时雨二切。按古有平声,当与阳部并收。此字惟《周书》引谚“民恶其上”与“网”叶,读上声。《老子》“知不知上”与“病”叶,读去声,余无读...
03012

《老子》72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高本汉谓:威、至韵。武内义雄谓:威、至韵,知、愛、贵韵。朱谦之云: 严可均《说文声类·脂部》收“至声”、“威声”。王念孙《古韵谱》威、愛与貴同入脂部,至,并入...
03914

《老子》13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謂无韵。高本汉以身、患為韵。(水海按:此為真元合韵。朱谦之謂“非韵”,則误。)陈柱謂五“驚”字為韵,三“身”字為韵,四“下”字為韵。杨树达谓:“上文身、惊系两节,不...
07911

《老子》06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謂:死、牝韵(脂部、牝音匕),門、根、存、勤韵(文部)。
0528

《老子》12_音韵_07_江有诰

江有诰云:“爽,疏两切。按:古惟读平声,至曹植《释愁文》‘乱我情爽’,与掌、党叶,始作上声。当与阳部并收。《老子·检欲篇》‘五味令人口爽’,与聾、狂通韵。”(《唐韵·四声正·三十六...
04211

《老子》20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阿、何韵(歌部),惡、若韵(鱼部,惡,乌入声;若,入声),畏、畏韵(脂部),哉、熙、臺、孩韵(之部,哉,音兹;臺,徒其反;孩,胡其反),歸、遺韵(脂部),昬、悶韵...
0557

《老子》34_音韵_02_江有诰

江有诰云:“辭,似兹切。按古有去声,当之、志二部并收。《任成》篇‘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与右叶。”(《唐韵四声正》)
0587

《老子》30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謂:者、下韵(鱼部,者音渚)。還、焉、年韵(元真合韵,還音旋,年叶奴连反)。
0515

《老子》37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节江有诰韵读谓:爲、爲、化韵(歌部,爲音譌,化音呵),樸、樸、欲韵(侯部),静、正韵(耕部)。奚侗谓:爲、化為韵,作、樸、樸、欲為韵,静、定為韵。
05611

《老子》40_音韵_01_江有诰

江有诰、姚文田、奚侗皆认为此章无韵。邓廷桢、陈柱、高本汉皆认为:動、用韵。孔广森《诗声类》(四)阳声四东、钟、江合一部,并收“動”、“用”二字,引《老子》曰:“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
02912

《老子》58_音韵_03_江有诰

江有诰《古韵总论》云:“古人有一句首尾为韵者,如《老子》‘禍兮福所倚’二句是也。”
02711

《老子》49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陈柱谓:二心字韵,三善字韵,三信字韵。
0368

《老子》28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雌、谿、谿、離、兒韵(歌支通韵,離叶音黎)。黑、式、式、忒、極韵(之部,黑,呼力反,忒,他力反)。辱、谷、谷、足、樸韵(侯部)。朱谦之云:“雌、谿、兒支部,離歌部...
03013

《老子》35_音韵_02_江有诰

江有诰云:“‘餌’,仍吏切,按古有上声,当與止部并收。《老子·仁德篇》‘樂與餌’,與止叶。”
0385

《老子》54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拔、脱、輟韵(祭部,拔音蹩,脱他厥反)。身、真韵(真部)。家、余韵(鱼部,家音姑)。鄉、長韵(阳部)。邦、豐韵(东部,邦博工反,原作“修之國”,今从《韩非子·解老...
0449

《老子》11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高本汉谓:輻、轂韵。
03011

《老子》09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已、保、守、咎、道韵(之幽通韵,已叶音酉,保音探)。邓廷桢谓:保、守、咎、道韵,“保”,古音补阜切;“道”首声,古音在幽部。高本汉谓:“驕”字叶已、保、守、咎、道...
0489

《老子》03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高本汉以腹、骨、欲為韵。陈柱谓:為、治韵,“盖歌之音变也”。
04313

《老子》80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高本汉谓经文作“至治之極,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極、食、服、俗、業韵。又“鄰國相望··老死不相往來”,高本汉改“往來”为“來往”,以叶“望”字...
0258

《老子》21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容、從韵(东部),物、惚韵(脂部,惚呼橘反),恍、象韵(阳部),惚、物韵(脂部),冥、精韵(耕部),真、信部(真部,信平声),去、甫韵(鱼部)。高本汉“自古及今”...
0405

《老子》01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道、道韵(幽部),名、名韵(耕部),始、母韵(之部,母满以反),妙、徼韵(宵部,徼去声),玄、門韵(文真通韵,玄胡均反)。姚文田谓:玄、玄、門韵,餘同。
0306

《老子》50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无韵。陈柱云:三“三”字韵。
0308

《老子》16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謂:篤、復韵(幽部),芸、根韵(文部),静、命韵(耕部),常、明、凶、容、公、王韵(阳东通韵,明音芒;凶叶虚王反,容叶音王,公叶音光),道、久、殆韵(之幽通韵,道叶徒...
04014

《老子》52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始、母、母、子、母、殆韵(之部);門、勤韵(文部);事、救韵(之幽通韵,事叶士瘦反);明、强、光、明、殃、常韵(阳部)。
05715

《老子》14_音韵_04_江有诰

江有诰《唐韵·四声正·八物》云:“‘物’,文弗切。按:古有去声,当与未部并收。《老子·赞玄篇》‘復歸於无物’,与‘昧’叶。”
0605

《老子》62_音韵_01_江有诰

江有诰韵读谓:奥、寳、保韵(幽部、奥胡叟反,宝音探)。奚侗增尊、人韵。
03113

《老子》66_音韵_01_江有诰

江有诰韵读谓本章无韵。高本汉谓:下、後韵。陈柱又增二“争”字韵。
0529

《老子》47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户、下韵(鱼部)。牖、道韵(幽部)。姚文田增名、成韵。陈柱谓:牖、道、少韵,名、成韵。奚侗谓:遠、尠为韵,行、明、成为韵。按:奚侗“少”作“尟”,“名”作“明”。“...
0497

《老子》51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畜、育、熟、覆韵(幽部),有、恃、宰韵(之部)。武内义雄谓:有、恃、宰、德韵。
0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