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老子》53_08_校笺_03_彭耜
彭耜云:“‘非道也哉’,李如字。兴叹之辞,非助语。司马上有‘盗誇’字。”
《老子》53_08_校笺_04_严可均
严可均云:“王弼‘盗夸’下复有‘盗夸’二字,《释文》引河上本同。”
《老子》53_08_校笺_05_马叙伦
马叙伦云:“宋河上、白、吴无‘也’字,譣河上注曰:‘复言也哉,痛伤之辞;’是河上有‘也’字。罗卷、馆本无‘也哉’二字。”
《老子》53_08_校笺_06_陈柱
陈柱云:“句中‘也’字一本无。柱按:有者是也,‘也’字即‘施’字之假字,或‘施’之坏体,即上‘行于大道,唯施是畏’之‘施’;‘非道也哉’,谓盜竽即盗之施者也。”
《老子》53_08_校笺_07_奚侗
奚侗云:“此句赘,疑是衍文。”
《老子》53_08_校笺_08_张舜徽
张舜徽云:“此数句言人主多欲,修其宫庭,美其服饰,以致田野荒蕪,倉廪空虚,而国家倾覆随之,此由违乎无为之道而然也。末句加重语气,以痛伤之。或疑‘非道也哉’四字为衍文,非是。”
《老子》53_08_校笺_09_古棣
古棣云:“《老子》故书应重‘盗夸’,否则语法不完整。帛书乙本‘也’后无‘哉’字,‘哉’字应有,与上文‘夸’、‘餘’谐韵,无‘哉’字则失韵。”
《老子》53_08_校笺_10_水海
水海按:此句不为衍文,是为本章节点睛之笔,揭出“盗竽”之行举,是不走大道的妄为,与章首的“使我摞有知也,行于大道,唯迆是畏”的循道行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老子》赞成什么(循道而...
《老子》53_08_校笺_01_校勘
此句,帛书甲本全损;帛书乙本作“□□非□也”,“非”前损掩“盗竽”二字,“非”后损掩“道”一字。“盗竽”二字,按《老子》文义及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当应重出,故校补此二字;“道”字,据...
《老子》53_08_校笺_02_陆德明
陆德明云:“‘盗夸非道也哉’,河上本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