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62_02共11篇

善人之葆也,不善人之所保也。——(帛书老子校订文)

《老子》62_02_校笺_07_马叙伦

马叙伦云:“‘善人之所寳’,各本无‘所’字,柰卷及《治要》引句下有‘也’字。‘不善人之所保’,馆本、卷子成疏无‘之’字,‘保’上有‘不’字。《尹文子·大道篇》引‘保’作‘寳’。伦谓...
04710

《老子》62_02_校笺_08_朱谦之

朱谦之云:“‘善,人之寳;不善,人之所不保。’按:此文当以‘善’、‘不善’断句,道既含有萬物庇荫之义,则‘善’、‘不善’均在奥中。惟人则不能无所选择,善为人之寳,故‘寳而持之’,持...
0399

《老子》62_02_校笺_09_高明

高明云:“帛书甲、乙本‘善人之也葆’,‘葆’字今本作‘寳’(引者按:或‘實’)。‘葆’从玉,葆省声,乃‘寳’字别构。‘葆’、‘寶’通用,如《史记·秦始皇本纪》‘珍寶’,《项羽本纪》...
05112

《老子》62_02_校笺_10_徐仁甫

徐仁甫云:“‘不善人之所保’,按:‘所’犹‘被’也。道是善人之寶,不善人则为道所保。‘不善人之所保’,谓不善人之被保也。下文曰:‘人之不善,何弃之有?’不弃不道之人,则不善之人为道...
0439

《老子》62_02_校笺_11_水海

水海按:后句“保”前当无“不”字。马叙伦、高明说是。朱谦之说非是。此二语是继续申说“道”的功用的,其主词仍为“道”。若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不保”断句,则“善”、“不善”分别...
02610

《老子》62_02_校笺_03_张煦

张煦云:“‘善人之所寳’,吕等无‘所’字。”
0289

《老子》62_02_校笺_04_毕沅

毕沅云:“《谷神子》引‘保’上有‘不’字。”
0367

《老子》62_02_校笺_05_严可均

严可均云:“‘不善人之所不保’,各本作‘所保’。”
0509

《老子》62_02_校笺_06_武内义雄

武内义雄云:“敦、景、遂三本作‘所不保’,‘不’字恐衍。”
05613

《老子》62_02_校笺_01_校勘

此二句,帛书甲本“葆”作“葆”,《甲本释文》校为“寶(简作宝)”。按:《说文》无“葆”字,而有“葆(bǎo)”字,疑“葆”即“葆”之异体字,“葆”有“寶”义,“葆”通‘寶’,《史记·...
0468

《老子》62_02_校笺_02_彭耜

彭耜云:“‘善人之寳’,司马、程‘寳’上有‘所’字。”
05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