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老子》78_07_校笺_09_高亨
高亨云:''是謂天下王',王本'謂'原作'為',河上本、傅本并作'謂',《淮南子·道应训》、《新序·杂事篇》引并同,今据改。按:河上本、傅本是也。《论语·尧曰篇》:'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
《老子》78_07_校笺_10_水海
水海按:'是為'当為'是謂'。高亨说是。又,甲本作'受邦之不祥',乙本作'受國之不祥',宋刊河上公本、经训堂刊傅奕本同乙本。浙江书局刊张之象刻王弼本作'受國不祥'。我疑心诸本'不'字衍。'祥',...
《老子》78_07_校笺_11_成玄英
成玄英疏云:'不祥,犹不善也。言聖鉴虚通,达於善恶,若有不祥之事,辄自责躬引过归己,此可為天下君王也。昔成汤自翦,千里来云,即其事也。前言社稷可寄诸侯,后举天下宜属天子。'
《老子》78_07_校笺_01_校勘
此二句,帛书甲本同此,惟'謂'假為'胃',《甲本释文》已校补。帛书乙本'邦'讳為'國','謂'作'胃'。今从《甲本释文》。其他各本'邦'皆作'國',与帛书乙本同。严遵本'不祥'前无'之'字,作'受國不...
《老子》78_07_校笺_12_奚侗
奚侗云:'《尚书·汤诰》:'万方有罪,在予一人。予一人有罪,无以尔万方。'《庄子·则阳篇》:'古之君人者,以得為在民,以失為在己;以正為在民,以枉為在己。'此皆所謂'受國之垢'与'不祥'也...
《老子》78_07_校笺_02_彭耜
彭耜云:''受國之不祥',纂微、司马、苏、曹、叶、清源、黄、程'不祥'上并无'之'字。'是為',纂微、司马、苏、五注、曹、陈、达真、叶、清源、黄、程、邵并'為'作'謂'。'
《老子》78_07_校笺_13_水海
水海按:'王',《说文》謂'天下所归往也'。《榖梁传·庄公三年》云:'其曰王者,民之所归往也。'则训'王'為'往',人所归落,斯為'王'之本义。《六书故·疑》云:'王,有天下曰王。帝与王一也。'...
《老子》78_07_校笺_03_张煦
张煦云:'葛、苏'為'作'謂'。'
《老子》78_07_校笺_04_严可均
严可均云:''受國不祥',河上、高翻'國'下有'之'字。'
《老子》78_07_校笺_05_魏源
魏源云:''能受国之垢,是為社稷主;能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王',各本无两'能'字。傅奕'主'上、'王'上有两'之'字。此并从《淮南子》。'
《老子》78_07_校笺_06_孙鑛
孙鑛云:''受國不祥',今本'受國'下,多'之'字。'
《老子》78_07_校笺_07_马叙伦
马叙伦云:''受國之不祥,是為天下之王',按:六朝残卷无二'之'字,'為'作'謂'。磻溪同。···'不祥'上'之'字,宋河上、彭、寇、赵同此。'是為',范、宋河上、易州、馆本、卷子成疏、赵作'是謂...
《老子》78_07_校笺_08_蒋锡昌
蒋锡昌云:''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按:《淮南子·道应训》引作'能受國之不祥,是謂天下王'。'為'当据道藏王本作'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