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79共8篇

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以责于人。故有德司契,无德司勶。夫天道无亲,恒与善人。——(帛书老子校订文)

《老子》79_今译

和解了大的怨恨,必定还有怨恨遗留下来,怎么能认为这样做就妥善了呢?因此,'圣人'虽然拿着左半边的债务契约,但是他不以此索求于负债人。所以,有德之人,只经管保存着债权契约(而不向负债人...
05210

《老子》79_述评

这里老子提出'怨',并指出了杜绝产生'怨'的根源等问题。 老子认为'怨'是一种产生社会祸乱的因素,要自善修德,杜绝'怨'于未生。如果等到'大怨发生而再希图和解,那定会留下余怨',这当然不是妥...
04513

《老子》79_音韵_06_本章韵读

本章韵读:怨、怨、善,元部;人,真部;真元合韵。契、勶,月部。親、人,真部。
05211

《老子》79_音韵_01_江有诰

本章江有诰韵读谓:怨、怨、善韵(元部),契、徹韵(祭部,契音挈),親、人韵(真部)。陈柱谓:怨、怨、善、人韵。
0348

《老子》79_音韵_02_顾炎武

顾炎武《唐韵正》卷十七《十七薛》云:'轍,去声,则直例反。《老子》'有德司契,无德司轍',一本作'徹'。'
04614

《老子》79_音韵_03_李赓芸

李赓芸《炳烛编》卷三云:'《老子》'任契'章:'有德司契,无德司徹。'按:契、徹韵也。契当读入声,如挈。《广韵》'契'在《十六屑》,'徹'在《十七薛》,屑、薛通也。'
0378

《老子》79_音韵_04_江有诰

江有诰《唐韵四声正·二十八狝》云:'善,常演切。按古有平声,当與仙部并收。《老子·信契篇》'安可以為善',與怨(音冤)叶。'
0407

《老子》79_音韵_05_水海

水海按:'和大怨,必有餘怨,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以責於人。'怨【ǐwan】、怨【ǐwan】、善【zǐan】,皆為元部;人【nǐen】,真部。真部【en】和元部【an】皆為阳声韵,主要元音...
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