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10_01共21篇

戴營袙抱一,能毋离乎?——(帛书老子校订文)

《老子》10_01_校笺_13_水海

水海按:“衰”,后来写作“抱”。“褒”为古字,乙本作“抱”为今字。《说文》云:“褒,裹也。从衣,包声。”徐铉注:“今俗作抱,非。”段玉裁注:“《论语》:‘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03410

《老子》10_01_校笺_14_水海

水海按:以上诸说,均不失为一家之言。但管见认为“抱”则为《老子》书所用楚方言,其义为“耦”(或“偶”)。扬雄《方言》卷二云:“抱,耦也。(郭璞注云:‘耦,亦匹,互見其义耳。’)荆、...
0559

《老子》10_01_校笺_15_陆德明

陆德明云:“‘能无離’,‘離’,力智反。”按:疑陆见王本无“乎”字。
04313

《老子》10_01_校笺_16_李道纯

李道纯云:“‘抱一能无離’,已下六句,加一‘乎’字,非。”
0526

《老子》10_01_校笺_17_薛蕙

薛蕙云:“‘能无離乎’,一无‘乎’字,下五句并同。”
0267

《老子》10_01_校笺_18_蒋锡昌

蒋锡昌云:“按:强本成疏:‘抱一能无離’,是成无‘乎’字。”
0367

《老子》10_01_校笺_19_俞樾

俞樾云:“河上公本无‘乎’字,唐景龙碑亦无‘乎’字。然《淮南子·道应训》引《老子》曰:‘載營魄抱一,能无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婴兒乎?’则古本固有‘乎’字。”
0297

《老子》10_01_校笺_20_朱谦之

朱谦之云:“按:‘乎’字系衍文。罗振玉曰:‘景龙、御注、敦煌乙、敦煌丙、英伦诸本,均无乎字,以后各乎字同。’”
04415

《老子》10_01_校笺_21_水海

水海按:《老子》原本当有“乎”字,今本多捝误。帛书乙本、敦煌唐写本S四七七《老子道经河上公章句》、道藏河上公本有“乎”,足证古本固有“乎”字。
02912

《老子》10_01_校笺_12_徐梵澄

徐梵澄云:“‘抱一’,古本作‘衰一’。字同。”
03812

《老子》10_01_校笺_02_陆德明

陆德明云:“能无離’,離,力智反。”
04114

《老子》10_01_校笺_03_褚伯秀

褚伯秀云:“首‘载’字,诸解难通,盖以前三字为句,‘抱一’属下文,与后语不类,所以费解牵合。尝深考其义,得之郭忠恕《佩觿》引开元诏语云:‘朕钦承聖训,覃思玄宗,顷改《道德经》十章载...
0305

《老子》10_01_校笺_04_孙诒让

孙诒让《札迻》云:“按:旧注并以‘天之道’断章,而读‘載營魄抱一’為句,《淮南子·道应训》及《群书治要》三十九引‘道’下并有‘也’字,而章句亦同。《楚辞·远游》云‘載營魄而登霞兮’...
03810

《老子》10_01_校笺_05_马叙伦

马叙伦云:“按:《抱朴子·应嘲篇》‘先生載營抱一’,‘載’、‘哉’古通,不烦改字。然以‘載’字属上句读,是也。盖上章十二句,句末‘之’、‘已’、‘之’、‘保’、‘室’、‘守’、‘驕...
03613

《老子》10_01_校笺_06_蒋锡昌

蒋锡昌云:“按:王注:‘载,犹处也。’《楚辞·远游》:‘載營魄而登霞兮;’王注:‘抱我灵魂而上升也。’營魄曰处,义甚迂曲;若曰抱我灵魂,则与‘抱一’相突。二诂皆非。‘載’为‘哉’字...
04114

《老子》10_01_校笺_07_易顺鼎

易顺鼎云:“钟会注云:‘載,辞也。’盖下皆四字,此独多一字,故士季以为发语之词。《礼器》碑文曰:‘皇戏统华胥,承聖天外。’首句五字,以后数十句皆四字,乃知古人原有斯例,然施之首句则...
04510

《老子》10_01_校笺_08_水海

水海按:“載(简作载)”为“哉”说非也。帛书乙本上章末二句作“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句尾收以“也”字,《淮南子·道应训》所引亦然。帛书乙本上章“而允之,不可長葆也;金玉盈室,莫之能...
03113

《老子》10_01_校笺_09_毕沅

毕沅云:“诸本‘褒’并作‘抱’。按:‘褒’,裹也;‘抱’同‘捊’,取也,义异,应用‘褒’字。”
03911

《老子》10_01_校笺_10_魏源

魏源云:“‘抱一’,傅奕‘抱’作‘’,古今字。”
0507

《老子》10_01_校笺_11_马叙伦

马叙伦云:“按:《抱朴子·应嘲篇》:‘先生載營抱一’。··《文选·吊魏武文》注引‘抱一能无離乎?’····《抱朴子·至理篇》曰:‘滌除玄覽,守雌抱一,專氣致柔;’盖本此文。····...
0516

《老子》10_01_校笺_01_校勘

此二句,帛书甲本损掩,《甲本释文》已校补(《甲本释文》校“袙”为“魄”帛书乙本同此二句(《乙本释文》和高明校“袙”为“魄”)。今从乙本。其他诸本“袙”皆作“魄”。宋刊河上公本、想尔...
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