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老子》14_01_校笺_08_马叙伦
马叙伦云:“范‘夷’作‘幾’。范谓孙登、王弼同古本。傅奕云:‘幾者,幽而无象也。’是王、傅二本并作‘幾’。依义作‘幾’為长。《说文》:‘幾,微也。从丝。丝,微也。’‘幽’亦从丝从火...
《老子》14_01_校笺_09_朱谦之
朱谦之云:“作‘幾’是也,且与《周易》义相合。《易·系》言:‘极深研幾;’言‘知幾其神,幾者动之微,吉之先見者也。’郑康成注:‘幾,微也。’与傅云正合。马叙伦謂草书‘幾’字似草书‘...
《老子》14_01_校笺_10_张松如
张松如云:“今验之帛书,甲本作‘視之而弗見,名之曰聳;聽之而弗聞,名之曰希;捪之弗得,名之曰夷。’乙本同,惟‘名’字作‘命’,‘聳’字作‘微’,第一‘命’字损掩。文虽小异,而古本亦...
《老子》14_01_校笺_11_水海
水海按:当作“微”,帛书為是。“微”,无形迹之义。《说文》:“微,隐行也。”《小尔雅·广诂》:“微,无也。”又河上公注:“无形曰微。”吴澄注:“微则杳漠无形。”“道”非視觉所能及,...
《老子》14_01_校笺_01_校勘
两句,帛书甲本“微”作“聳”,為“微”的异体(银雀山汉墓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和《北海相景君铭》、《赵宽碑》皆有此字,竹简《孙膑兵法·威王问》摹写本释文即把“聳”写作“微”),《...
《老子》14_01_校笺_02_陆德明
陆德明云:“‘名’,武征反。‘曰夷’,‘夷’,顾云:‘平也。’钟会云:‘灭也,平也。’”
《老子》14_01_校笺_03_陈碧虚
陈碧虚云:“‘夷’,古本作‘幾’;幾者,幽无象也。”
《老子》14_01_校笺_04_彭耜
彭耜云:“‘夷’,李如字,平易之称。”
《老子》14_01_校笺_05_范应元
范应元云:“‘幾’字,孙登、王弼同古本。傅奕云:‘幾者,幽而无象也。’道无色,視之不可見,故名之曰幾。”
《老子》14_01_校笺_06_易顺鼎
易顺鼎云:“《列子·天瑞篇》注引《老子》‘視之不見名曰希’,疑系异本。然以本书‘大音希聲’证之,则‘聽之不聞名曰希’,于义為长。”
《老子》14_01_校笺_07_劳健
劳健云:“范注特引傅氏义训,知所见傅本必作‘幾’。然今道藏傅本与诸王本并皆作‘夷’,《释文》亦作‘夷’。注:顾云平也,钟会云灭也、平也。盖‘夷’、‘幾’二字草书与六朝别本,形皆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