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14_03共11篇

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帛书老子校订文)

《老子》14_03_校笺_11_水海

水海按:《老子》原本当作“捪”,通行本作“搏”或“搏”、“博”者(“搏”、“博”為“搏”之形讹),皆為误。“捪”,抚摸也。《说文》云:“捪,抚也,一曰摹也。”“捪”或体作“捪”,《...
0528

《老子》14_03_校笺_10_张松如

张松如云:“‘搏’字,陆希声等本作‘搏’,龙兴碑作‘博’,显系笔误。··杨伯峻《列子集释》引王重民曰:‘循,当读如揗。’《说文》:‘循,摩也。’揗,正字;循,假字。按:此句帛书作‘...
02314

《老子》14_03_校笺_01_校勘

此两句,帛书甲本如此;乙本“名”作“命”。今从甲本。河上公本、景龙本、道藏傅奕本、御注三本、陆希声本、白文本、宋微宗本、吕吉甫本、王元泽本、李息斋本、王雱本、吴澄本、李道纯本、林志...
0316

《老子》14_03_校笺_02_陆德明

陆德明云:“‘搏’,言博,简文:补各反。‘曰微’,‘微’,细也。”
04615

《老子》14_03_校笺_03_彭耜

彭耜云:“‘微’,李如字,微,妙之微。”
0478

《老子》14_03_校笺_04_范应元

范应元云:“‘搏’,手击也。”
04811

《老子》14_03_校笺_05_易顺鼎

易顺鼎云:“‘搏’乃‘搏’字之误。‘搏’即《淮南子·俶真训》‘搏垸刚柔’之‘搏’。《一切经音义》引《通俗文》‘手团曰摶’,是也。《易·乾凿度》云:‘視之不見,聽之不聞,循之不得,故...
0368

《老子》14_03_校笺_06_马叙伦

马叙伦云:“馆本、罗卷‘搏’作‘博’,寇、彭、张嗣成作‘搏’,各本作‘搏’。《庄子·知北游篇》曰:‘搏之而不得。’盖本此文,亦作‘搏’。《列子》作‘循’者,揗之借字,《老子》本文当...
0457

《老子》14_03_校笺_07_蒋锡昌

蒋锡昌云:“陆、纯、吴、雱、志‘搏’作‘搏”。《说文》:‘搏,索持也;从手,尃声。’段注:‘索持謂摸索而持之。’道绝色相,无状无物,即欲摸索而持之,亦不可得;故曰:‘搏之不得名曰微...
03911

《老子》14_03_校笺_08_朱谦之

朱谦之云:“‘搏’,王本作‘搏’,遂州本、敦煌本均误作‘博’。易、马之说是也。《淮南子·原道训》:‘是故視之不見其形,聽之不聞其声,循之不得其身;无形而有形生焉,无声而五音鸣焉,无...
0288

《老子》14_03_校笺_09_老子甲本释文

《老子甲本释文》校注:“通行本作‘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搏亦作搏。按《说文》:‘捪,抚也,摹也;’‘夷,平也。’盖捪讹為搏、搏,与夷义不相应,遂改夷為微...
0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