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42_01共11篇

道生一,——(帛书老子校订文)

《老子》42_01_校笺_04_淮南子

《淮南子·天文训》云:“道曰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萬物生。”
03914

《老子》42_01_校笺_05_王弼

王弼注云:“萬物万形,其归一也。何由致一?由于无也。由无乃一,一可谓无?已谓之一,岂得无言乎?有言有一,非二如何?有一有二,遂生乎三。从无之有,数尽乎斯,过此以往,非道之流。故萬物...
0266

《老子》42_01_校笺_06_唐玄宗

唐玄宗疏云:“道者虚极之神宗,一者冲和之精气,生者动出也。言道动出和气,以生于物,然应化之理由自未足,更生阳气,积阳气以就一,故谓之二也。”
0338

《老子》42_01_校笺_07_苏辙

苏辙云:“夫道非一、非二,及其与物为偶,道一而物不一,故以‘一’名‘道’,然而道则非一也。”
0457

《老子》42_01_校笺_08_吕吉甫

吕吉甫云:“道之在天下,莫与之偶者。莫与之偶,则一而已矣。”
02814

《老子》42_01_校笺_09_蒋锡昌

蒋锡昌云:“道始所生者一,一即道也。自其名而言之,谓之道;自其数而言之,谓之一。三十九章‘天得一以清’,言‘天得道以清也’,此其证也。”
05310

《老子》42_01_校笺_10_奚侗

奚侗云:“《周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道与易异名同体,此云‘一’即‘太极’,‘二’即‘两仪’,谓天地也。天地气合而生和,二生三也。和气合而生物,三生萬物也。”
0377

《老子》42_01_校笺_11_水海

水海按:释“一”为“道”说,非也。河上公谓“一”为“道始所生也”。显然,“一”不是“道“一”,即为“元气”。据《老子》下文云:“萬物负阴而抱阳”,可知“一”指“阴阳未分的混沌元气”...
04412

《老子》42_01_校笺_01_校勘

此句,帛书甲本损掩;乙本如此。今从乙本。其他诸本,皆同帛书乙本。
0239

《老子》42_01_校笺_02_河上公

河上公注云:“‘道生一’,道始所生者,一也。”
02813

《老子》42_01_校笺_03_严遵

严遵云:“道虚之虚,故能生一。有物混沌,恍惚居起。轻而不发,重而不止,阳而无表,阴而无里。既无上下,又无左右,通达无境,为道纲纪。怀壤空虚,包裹未有,无形无名,芒芒澒澒,混混沌沌,...
0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