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19_01共15篇

绝圣弃知,而民利百倍。——(帛书老子校订文)

《老子》19_01_校笺_07_魏稼孙

魏稼孙云:“‘絶聖棄智’,御注‘智’作‘知’。”
0409

《老子》19_01_校笺_08_纪昀

纪昀云:“《永乐大典》‘絶聖’二句,在‘絶仁’二句之下。”
03310

《老子》19_01_校笺_09_马叙伦

马叙伦云:“按:《淮南子·道应训》引此二句。范‘棄’作‘弃’,下同。各本及《淮南子·道应训》、孙盛《老子疑问反讯》、《理惑论》、《广弘明集》八《释道安二教论》引并作‘絶聖棄智’。”
03115

《老子》19_01_校笺_10_蒋锡昌

蒋锡昌云:“龙兴碑、李荣‘民’作‘人’,下同。按:圣者创制立法,智者舞巧弄诈。五十七章‘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六十五章‘以智治国,国之贼’;故必絶之弃之,而后民利百倍也。《韩非子·...
02910

《老子》19_01_校笺_11_高亨

高亨云:“按:《老子》书称‘聖人’者凡三十许处,皆视為至高之人而无诋訾之语,此乃云‘絶聖’者,非自相矛盾也。《说文》:‘聖,通也。’是此‘聖’字之义。《诗经·凯风》:‘母氏聖善。’...
0515

《老子》19_01_校笺_01_校勘

此两句,帛书甲本“聖(简作圣)”作“聲”(為“聖”之音假,二字皆為书纽耕部),无“而”字,“倍”假作“負(简作负)”(二字皆属并纽之部),《甲本释文》已校改;乙本前句“聖”省作“取...
04315

《老子》19_01_校笺_12_水海

水海按:《老子》原本当作“知”。想尔本、傅奕本等本即作“知”。《庄子·胠箧篇》和《在宥篇》两次援引皆作“知”。“知”,后来写作“智”。又,帛书甲本与通行本无“而”字,乙本有“而”字...
0327

《老子》19_01_校笺_02_陆德明

陆德明云:“‘百倍’,倍,蒲罪反。”水海按:上古“倍”为並纽之部字,拟音【be】。帛书甲本假借為“負(简作负)”,“負(简作负)”,亦為并纽之部字,拟音【bǐwe】。因上古无轻唇音,所...
04415

《老子》19_01_校笺_13_庄子

《庄子·肤箧篇》云:“世俗之所谓至知者,有不為大盗积者乎?所谓至聖者,有不為大道守者乎?····聖人已死,则大盗不起,天下平而无故矣。··上诚好知而无道,则天下大乱矣。” 又,河上...
04610

《老子》19_01_校笺_03_范应元

范应元云:“‘絶聖棄知,民利百倍’,古本。”
03711

《老子》19_01_校笺_14_王安石

王安石注云:“‘絶聖棄智,民利百倍’,所以返樸也。”
03512

《老子》19_01_校笺_04_毕沅

毕沅云:“诸本‘知’作‘智’。”
03710

《老子》19_01_校笺_15_范应元

范应元云:“聖、知本欲以利民,而其末必至害民。盖聖、知之迹彰,则寝失无為之化也。上失无為,则下多妄作,民遭其害。故絶其世俗之所谓聖、知之事,则民百倍其利矣。”
0478

《老子》19_01_校笺_05_张煦

张煦云:“吕等‘知’作‘智’。”
0428

《老子》19_01_校笺_06_武内义雄

武内义雄云:“遂州本‘民’作‘人’,盖避唐讳。”
02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