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20_11共14篇

众人皆有馀,我独遗。——(帛书老子校订文)

《老子》20_11_校笺_10_蒋锡昌

蒋锡昌云:“按强本引成疏经文;‘衆人皆有餘,我獨若遣;’是成本无‘而’字。”
02912

《老子》20_11_校笺_11_水海

水海按:奚氏、于氏之说是也。“遣”(wèi),通“匱”(kuì)。“遺”,上古余纽微部【ǐwei】;“匱”,群纽物部【qíwet】;微部【ei】和物部【et】,主要元音相同,故可对转,微物通韵,...
0269

《老子》20_11_校笺_12_王弼

王弼注云:“衆人无不有怀有志,盈溢胸心,故曰‘皆有餘’也。我獨廓然无为无欲,若遗失之也。”
0557

《老子》20_11_校笺_13_范应元

范应元注云:“圣人之心,无得无失。衆人皆以伪学为有餘,而我與道合同,实无所得,故獨若失也。”
0536

《老子》20_11_校笺_14_宋常星

宋常星云:“衆人之心,常怀不足,终日营营於功名富贵,逐逐於荣华得失,即已无不遂意,而贪之不已,惟求有餘。我獨若遺,遺者,遺弃其求餘之心,守其知足之念也。功名不能乱其志,利禄不能惑其...
0388

《老子》20_11_校笺_09_高亨

高亨云:“按:以前后文例之,不当有‘而’字。”
0365

《老子》20_11_校笺_01_校勘

此两句,帛书甲本作“□□皆有餘,我獨遺”,前句损掩“衆人”二字,《甲本释文》已校补;乙本前句“有”假为“又”,无后句。《乙本释文》校注云:“此下甲本有‘我獨遗’三字,通行本作‘而我...
0298

《老子》20_11_校笺_02_彭耜

彭耜云:“‘我獨若遺’,司马、苏、曹、陈上有‘而’字;叶‘我’下有‘欲’字。”
02312

《老子》20_11_校笺_03_纪昀

纪昀云:“‘而我獨若遣’,按:《永乐大典》无‘而’字。”
04312

《老子》20_11_校笺_04_毕沅

毕沅云:“河上、王弼‘我’上并有‘而’字。”
0515

《老子》20_11_校笺_05_张煦

张煦云:“吕、葛、苏‘我’上有‘而’字。”
0319

《老子》20_11_校笺_06_罗振玉

罗振玉云:“景龙本、御注本均无‘而’字。”
02515

《老子》20_11_校笺_07_马叙伦

马叙伦云:“‘我獨若遺’,按:范、寇、白、赵、磻溪并有‘而’字;易州、彭、张嗣成、臧疏、吴、赵写、馆本并同此。臧疏‘遣’误作‘道’。”
03812

《老子》20_11_校笺_08_奚侗

奚侗云:“‘遺’,借为‘匱’,不足之意。《礼记·祭义》‘而穷老不遺’,《释文》‘遺,本作匮’,是其证。”于省吾曰:“按‘遺’应读作‘匱’,二字均谐‘贵’声,音近字通。《广雅·释诂》...
0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