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42_08共17篇

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帛书老子校订文)

《老子》42_08_校笺_13_奚侗

奚侗云:“上‘人’字,谓古人,凡古人流传之善言以教我者,我亦以之教人,述而不作也。”
0308

《老子》42_08_校笺_14_张松如

张松如云:“‘人之所教’,这也讲得通,似不必改‘人’作‘天’也。至于下句,似仍当从帛书作‘亦議而教人’,意即凡前人之所教我者,我亦发为議论去用以教人。后世诸本‘義’字正是从帛书中的...
0298

《老子》42_08_校笺_15_许抗生

许抗生云:“甲本‘夕’字无義,疑为‘亦’字,‘夕’、‘亦’音近而误。此句马叙伦引孙盛《老子疑问反讯》:‘人之所教,我亦以教人’,故‘議’字疑是‘以’字之误,今据改。‘而’则为衍文。...
03214

《老子》42_08_校笺_16_高明

高明云:“综合分析世传本之句型,基本上可划分为两类:一类下句无‘義’字,如王弼本‘人之所教,我亦教人(当为之,高写误)’;另一类如诸唐本作‘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句中多一‘義’字...
03914

《老子》42_08_校笺_17_水海

水海按:张松如删去帛书甲本“故”字,不妥。然高明谓“故”假为“古”亦不确。上文谈了柔谦之道,此用“故”承接,启下文进一步谈违背柔谦之道的危害,所以“故”不可少。许抗生改“議”为“以...
0525

《老子》42_08_校笺_10_张煦

张煦云:“林、葛、赵作‘人之所教,我亦義教之’。吕作‘人之所教,而我義教之’。苏作‘人之所教,我亦教之’。”水海按:今见苏本作“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03012

《老子》42_08_校笺_11_马叙伦

马叙伦云:“罗卷、馆本、磻溪作‘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臧疏作‘人之所教,我亦義教之’。又按:‘義’字实‘亦’字音讹,因‘而’一本‘亦’‘義’重出矣。”
06812

《老子》42_08_校笺_12_蒋锡昌

蒋锡昌云:“强本荣注:‘亦我義教之者,欲使去刚强而存柔弱。’是荣本作‘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05310

《老子》42_08_校笺_03_彭耜

彭耜云:“‘亦我義教之’,司马无‘義’字,邵作‘我亦義教之’。”
03212

《老子》42_08_校笺_04_范应元

范应元云:“‘人之所以教我,而亦我之所以教人’,王弼、严遵同古本。河上公作‘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按:道藏严遵本、怡兰堂刊严遵本皆作“人之所教,亦我教之”,与范氏所见本相异。诸...
03411

《老子》42_08_校笺_05_薛蕙

薛蕙云:“‘我亦教之’,一作‘亦我教之’,一作‘亦我義教之’。”
0459

《老子》42_08_校笺_06_焦竑

焦竑云:“‘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古本作‘人之所以教我,亦我之所以教人’。一作‘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
0356

《老子》42_08_校笺_07_劳健

劳健云:“‘人之所教,亦我之教人’(劳氏写定文)···。又考上句‘人’,当作‘天’,犹第七十三章称‘天之所惡’,亦与第七十四章王弼注语‘天之所疾’作‘人之所疾’,同出形误。谓‘損之...
0366

《老子》42_08_校笺_08_毕沅

毕沅云:“河上、王弼作‘人之所教,我亦教之’。明皇作‘人之所教,我亦義教之’。”水海按:譣今易玄本(御注本)则作“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唐玄宗注本、唐玄宗疏本亦同易玄本。
0509

《老子》42_08_校笺_09_王昶

王昶云:“至元(即高翻本)同开元(即御注本)。”
03513

《老子》42_08_校笺_01_校勘

此两句,帛书甲本作“故人□□□,夕議而教人”,“夕”为“亦”的假借(二字皆为铎部字,属叠韵通假),损掩三字为“之所教”,《甲本释文》已校补。帛书乙本全损。今从《甲本释文》。傅奕本无...
0285

《老子》42_08_校笺_02_虞世南

虞世南注云:“河作‘人之所教,亦我義教之’。”按:道藏河上公本、宋刊河上公本作“人之所教,我亦教之”,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作“人之所教,我亦兼教之”,皆与虞氏...
0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