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老子》23_02_校笺_15_水海
水海按:帛书甲、乙本经文“飄(简作飘)”前皆无“故”字,从经义分析,无“故”字者是。乙本“飄”作“莿”。“莿(biāo)”,上古帮纽宵部【pǐau】;“飄”,上古滂纽宵部【p*ǐau】,故二...
《老子》23_02_校笺_16_王弼
王弼注云:“言暴疾美兴不长也。”水海按:楼宇烈谓:“此句原当作‘言暴兴不长也’。三十章王弼注:‘飄風不終朝,骤雨不終日,故暴兴必不道,早已也。’义正与此相同。”
《老子》23_02_校笺_17_唐玄宗
唐玄宗疏云:“飄風,狂疾之風也。驟雨,暴急之雨也。夫風者所以散物,雨者所以润物,若狂疾暴急,則害物而不久。以况言教所以诠理,若执滞教,则无由悟了,必失道而生迷。故風雨不可飘骤,言教...
《老子》23_02_校笺_07_纪昀
纪昀云:“‘故飄風不終朝’,按:河上公注本及各本俱无‘故’字。”
《老子》23_02_校笺_18_顾本王
顾本王注云:“山泽相通,爲於飄風;阴气喷击,作於驟雨。阴阳失节,则惊風驟雨。人失中和,則為暴疾,残身丧实,不可常行。惊暴非恒,自然难久。故曰‘不終朝’也。”
《老子》23_02_校笺_08_张煦
张煦云:“开元、吕、葛、苏、赵无‘故’字。‘崇’,各本作‘終’。”
《老子》23_02_校笺_19_吴澄
吴澄注云:“飄,狂疾也;驟,急暴也。自旦至食时為終朝,自旦至暮时為終日。不因其自然而轻躁发,言譬如天地之飄風、驟雨,皆反自然之常,而為怪变者也。”
《老子》23_02_校笺_09_罗运贤
罗运贤云:“《御览》十引‘驟’作‘暴’。”
《老子》23_02_校笺_20_魏源
魏源云:“希言而玄同,自然者也。風之飘,雨之驟,立之企,行之跨,食之馀,形之赘,皆非自然者也。盖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如时雨之应会而至,不疾不徐。若非自然,而强谈诡辩以惊世,以犹飄...
《老子》23_02_校笺_10_罗振玉
罗振玉云:“景龙、广明、景福、英伦诸本,均无‘故’字。又,馆本‘驟’作‘超’。”
《老子》23_02_校笺_21_肖天石
肖天石云:“飄風驟雨,乃天地暴怒不平之气,阴阳不燮所使然,沛然而来,悠然而去,以其变而非常也;凡变而非常者不能久,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老子》23_02_校笺_11_马叙伦
马叙伦云:“按:寇、白、两经幢、馆本、易州、臧疏、二赵、吴及《治要》引无‘故’字。‘崇’,范同此。成疏曰:‘会不崇朝,何能竟日。’是成亦作‘崇’,各本作‘終’。傅奕本‘驟’,各本同...
《老子》23_02_校笺_22_王淮
王淮云:“‘飄風’以喻暴政之号令天下,宪令法禁是也。‘驟雨’以喻暴政之鞭策百姓,赋税劳役是也。”
《老子》23_02_校笺_12_王叔岷
王叔岷云:“《文子·九守篇》、《列子·说符篇》‘驟’并作‘暴’。《事文类聚·前集》五引《庄子》亦云:‘驟雨不終日。’”
《老子》23_02_校笺_13_朱谦之
朱谦之云:“景龙本‘雨’下‘不’字泐,当据他本补之。”
《老子》23_02_校笺_14_高亨
高亨云:“‘飄’上,王本原有‘故’字,河上本无。今据删。按:无‘故’字,是也。盖后人误以‘希言自然’一句冠此章之首,因增‘故’字以联之,而不计其文意之不相关也。”
《老子》23_02_校笺_04_范应元
范应元云:“‘飄’,《说文》云:‘回風也。’《音辩》云:‘疾也。’‘崇’,一作‘終’。假此以譬人之暴戾不能久也。”
《老子》23_02_校笺_05_焦竑
焦竑云:“‘故飄風不終朝’,一无‘故’。‘終’,古本作‘崇’,下同。‘飄風’,疾風也;‘驟雨’,暴雨也。自旦及晡為‘終朝’,自朝及莫(暮)為‘終日’。風雨震荡飄忽,必不能久。”水海...
《老子》23_02_校笺_06_毕沅
毕沅云:“河上公、王弼‘崇’作‘終’。”
《老子》23_02_校笺_01_校勘
此二句,帛书甲本同;帛书乙本前句“飄(简作飘)”作“”,后句同。今从甲本。王弼本、宋徽宗本、邵若愚本、林希逸本、董思靖本、王雱本、彭耜本、张嗣成本、张之象本“飄(简作飘)”字前皆有...
《老子》23_02_校笺_02_陆德明
陆德明云:“‘故飄’,飄,毗遥反,扶遥反。‘驟’,状救反。”
《老子》23_02_校笺_03_彭耜
彭耜云:“‘故飄風’,纂微、司马、苏、曹、陈、达真、程无‘故’字。‘驟雨’,‘驟’苏作‘暴’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