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43_03共9篇

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帛书老子校订文)

《老子》43_03_校笺_03_严可均

严可均云:“御注作‘是以知无為之有益益’。河上、王弼有‘之’字,不重‘益’字。”
04511

《老子》43_03_校笺_04_魏稼孙

魏稼孙云:“严举御注‘之’字‘益’字,失校御注‘是’上‘吾’字。”
02615

《老子》43_03_校笺_05_马叙伦

马叙伦云:“易州、罗卷、潘无‘吾’字,罗卷、馆本、易州并无‘之’字、‘也’字,磻溪、赵写无‘也’字。···张嗣成无‘知’字,盖误脱。罗卷、臧疏无‘之’字。譣弼注曰:‘故知无為之有益...
04210

《老子》43_03_校笺_06_高明

高明云:“唐李荣《老子道德经注》将‘是以’改作‘以是’,谓‘吾以是知无為之有益’。傅奕、邵若愚二本作‘吾是以知无為之有益也’,与帛书甲本同。”水海按:邵若愚《道德真经直解》经文及注...
03712

《老子》43_03_校笺_07_水海

水海按:帛书《老子》甲本、傅奕本句子字足意足,其他本或脱“吾”字,或脱“之”字,或脱“也”字,皆非《老子》原本。《嘉业堂丛书》刊顾欢本“益”作“盗”,因“盗”与“益”形近而致误。 ...
0559

《老子》43_03_校笺_08_王弼

王弼注云:“虚无柔弱,无所不通。无有不可穷,至柔不可折。以此推之,故知无為之有益也。”
03011

《老子》43_03_校笺_09_范应元

范应元云:“吾者,老子自称也,谓道之所以馳騁於至堅、入於无間者,惟柔弱虚通而已,岂有為哉?吾是以知无為之有益而无损也,人能体此道而虚心应物,则不言而信,不动而化,无為而成,岂无益也...
0296

《老子》43_03_校笺_01_校勘

此句,帛书甲本作“五是以知无為□□益也”,“五”為“吾”的假借(上古二字皆為疑纽鱼部),“之有”二字损缺,据王弼本、傅奕本校补;帛书乙本作“吾是以□□□□□□也”,只残留“吾是以”...
0296

《老子》43_03_校笺_02_彭耜

彭耜云:“‘是以知无為之有益也’,纂微、司马、苏、曹、陈并上有‘吾’字,下无‘也’字,叶只无‘也’字。”
0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