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33_05共9篇

知足者,富也;——(帛书老子校订文)

《老子》33_05_校笺_01_校勘

此二语,帛书甲本作“□□□,□也”,损掩“知足者,富”四字,《甲本释文》已校补;乙本同此。今从乙本。傅奕本、白文本、范应元本皆同此,与帛书乙本合。其他诸本皆无“也”字。
0347

《老子》33_05_校笺_02_河上公

河上公注云:“人能知足,则长保福禄,故为富也。”
04010

《老子》33_05_校笺_03_王弼

王弼注云:“知足者自不失,故富也。”
0285

《老子》33_05_校笺_04_唐玄宗

唐玄宗疏云:“知足在心,心若知足,则无贪求,虽箪食瓢飲,傲然自足,可謂富矣。”
0497

《老子》33_05_校笺_05_范应元

范应元云:“知万物皆备于我者,则莫富于此也。”
0556

《老子》33_05_校笺_06_宋常星

宋常星云:“随境自适,心不妄贪,謂之知足。人能以澹泊自守,以寡欲自安,身虽贫而志不贫,境虽困而道不困,既无不足,则长富矣。”
0369

《老子》33_05_校笺_07_严复

严复云:“足而不知,虽富,贫耳!”
0247

《老子》33_05_校笺_08_肖天石

肖天石云:“知足者,常自足其足,且自足于内,以其有止,故少分即足。不知足者,常求足于外,求足于外则无止,是即能富有天下,亦不能足。”
02314

《老子》33_05_校笺_09_古棣

古棣云:“王弼注是符合《老子》原意的。‘金玉满堂,莫之能守’(九章),‘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故‘多藏’、‘金玉满堂’不为富;‘能守’、‘不亡’(即王弼说的‘不失’)才算富。可...
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