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老子》34_04_校笺_08_罗运贤
罗运贤云:“按:‘於小’、‘為大’对文。‘於小’,猶為小也。《史记·张仪列传》:‘韩果称為东藩之臣;’《赵策》‘為’作‘於’,是已。”
《老子》34_04_校笺_09_奚侗
奚侗云:“‘衣養’,猶云覆育。有覆育萬物之功,而不為之主,是自处卑下也,故云‘可名於小’。此二句(指‘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和‘可名於小’)与下二句相偶。各本‘可名於小’句上,误赘‘常...
《老子》34_04_校笺_10_蒋锡昌
蒋锡昌云:“按:‘常无欲’三字,盖涉王注‘故天下常无欲之时’而衍。敦煌丁本无此三字,是也。按十四章:‘搏之不得名曰微。’《广雅·释诂》二:‘微,小也。’故此‘小’非大小之小,乃搏之...
《老子》34_04_校笺_11_朱谦之
朱谦之云:“傅、范本作‘故常无欲,可名於小矣(范本‘於’作‘為’),萬物歸之而不知主’,共十七字。敦煌本、遂州本、顾欢本无‘常无欲’三字,余各本与河、王本略同(诸河、王本‘歸之’作...
《老子》34_04_校笺_01_校勘
此二句,帛书甲本、乙本皆同。今从甲、乙本。想尔本、顾欢本、敦煌丁本、遂州本、(唐)李荣本皆无前句,后句同此。景龙本无此二句。王羲之本、傅奕本、白文本、宋徽宗本、邵若愚本、司马光本、...
《老子》34_04_校笺_12_古棣
古棣云:“‘故常无欲’四字确不应有。‘衣被萬物而不為主,可名於小矣,萬物歸焉而不知主,可名於大矣’,两句相对為文,整齐对应,加‘故常无欲’,有乖老子文风。而且,这里跟‘无欲’、‘有...
《老子》34_04_校笺_02_彭耜
彭耜云:“‘故常无欲,可名於小矣’,纂微、苏、曹并上无‘故’字、下无‘矣’字;程只无‘矣’字。陈作‘可名為小’。”
《老子》34_04_校笺_13_水海
水海按:《老子》原本应有“則恒无欲也”一句。本篇是论“道”的特性、功能的,所以上句言“萬物歸焉而弗為主”,此句自然以“則”(通行本作“故”,“則”猶“故”,申事之词也,详见《古书虚...
《老子》34_04_校笺_03_焦竑
焦竑云:“‘可名於小’,一作‘可名為小’,一作‘可名於小矣’。可名於小尔,言不可名小。既云可左可右,所以非小。非小,所以成其大。”
《老子》34_04_校笺_04_毕沅
毕沅云:“河上公、王弼无‘故’、‘矣’二字。”
《老子》34_04_校笺_05_魏稼孙
魏稼孙云:“‘不為主’下‘可名於大’上,御注有‘常无欲,可名於小,萬物歸之不為主’十四字。”
《老子》34_04_校笺_06_张煦
张煦云:“吕作‘常无欲,可名为小’。苏、林无‘故’、‘矣’二字。”水海按:元刻林逸本经文有“故”、“矣”二字;而注文云:“(道)湛然而无所欲,可谓之自小矣,故曰‘可名於小’。”据此...
《老子》34_04_校笺_07_马叙伦
马叙伦云:“按:白、彭同此(傅奕本),磻溪无‘故’字、‘矣’字。范‘於’作為’,古音‘於’、‘為’相近。易州无‘故常无欲,可名於小矣,萬物歸之而不知主’三句,罗卷无‘故常无欲’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