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
《老子》48_03_校笺_04_严可均
严可均云:“‘又損之’,河上、王弼无‘之’字。”按:宋刊河上公本“又損”后无“之”字,而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号、S三九二六号《老子德经河上公章句》“又損”后有“之”字。
《老子》48_03_校笺_05_马叙伦
马叙伦云:“臧疏及《治要》、《意林》、《文选·东京赋》注引并作‘又損之’。《理惑论》引作‘損之又損’。”
《老子》48_03_校笺_06_蒋锡昌
蒋锡昌云:“《庄子·知北游篇》‘又損’下有‘之’字。强本河(上公)注引经文云:‘損之又損之。’是河本亦有‘之’字。”
《老子》48_03_校笺_07_朱谦之
朱谦之云:“敦煌、御注、庆阳、磻溪、室町、高翻均有‘之’字。罗卷脱第一‘損’字。”
《老子》48_03_校笺_08_水海
水海按:“損之又損”与“損之又損之”意同;但“損之又損”则文笔简约,当从。宋刊河上公本“又損”下无“之”字,但河上公注文(顾欢本注引),有“之”字。河上公注本句之义则较合经文之义。...
《老子》48_03_校笺_03_范应元
范应元云:“司马温公与古本有两‘之’字。”
《老子》48_03_校笺_01_校勘
此句,帛书甲本损掩;帛书乙本作“云之有云”,“云”为“損”的假借(上古二字皆为文部),“又”为“有”的假借(上古二字皆为匣纽之部)。严遵本、敦煌唐写本P二六三九和S三九二六《老子德经...
《老子》48_03_校笺_02_彭耜
彭耜云:“‘損之又損’,纂微、司马、曹、达真下并有‘之’字。”